easyfundingllc.com
home

讓城市會“呼吸”拉薩海綿城市這樣建

發布時間: 2023-11-21 09:19:00 來源: 西藏商報

  讓大地有“彈性”,讓城市會(hui) “呼吸”,近年來“海綿城市”這個(ge) 詞逐漸走入人們(men) 的視野。今年5月26日,“十四五”第三批係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評審結果公示,拉薩成功入選,位居15個(ge) 入選城市的第一名。那麽(me) ,什麽(me) 是海綿城市?身邊常見的海綿設施有哪些?近日,記者走訪了拉薩部分公園、小區,並采訪了自治區住建廳相關(guan) 負責人,帶大家了解拉薩如何建設海綿城市。 

  進展

  入選建設示範城市 部分建設項目將完工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能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麵具有良好的“彈性”。每年6至9月是拉薩的雨季,受季節性降雨天氣、城市地形及地下管網複雜等因素影響,拉薩市區當熱路、東(dong) 尊路、江蘇大道、巴爾庫路等路段和區域,在遭遇較大降雨時容易發生局部內(nei) 澇。因此,拉薩建設海綿城市勢在必行。

  今年5月,全國共有23個(ge) 城市同時參與(yu) “十四五”第三批係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競爭(zheng) 性評審,其中15個(ge) 城市入選,拉薩最終評分位居15個(ge) 入選城市的第一名。其實,自2015年起,拉薩市就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海綿城市建設機製,並出台《拉薩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辦法》。目前,拉薩即將完成的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包括堆龍德慶區中心公園、拉薩羅布公園、拉薩市柳梧新區北組團地下管網改造工程項目等。

  公園裏的彩色地麵、停車場的植草磚、道路邊的下沉式綠地、公園裏的蓄水池……這些人們(men) 熟悉的建築並非修建者的“心血來潮”,而是“用心良苦”。“公園的彩色地麵鋪設的是透水磚和透水混凝土,它們(men) 透水性好,能有效吸納雨水,改善雨天積水的情況;停車場植草磚內(nei) 的綠草根部在植草磚下,能承受車輛的碾壓,並淨化滲入的雨水;道路旁的下沉綠地因低於(yu) 周圍地麵,其空間能夠承接和儲(chu) 存雨水。這些都是海綿城市的建設內(nei) 容。”自治區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城市建設處高級工程師楊勇介紹,海綿城市的建設能減輕拉薩防洪排澇的壓力及城市洪澇災害發生的頻率和損失,並改善城市微氣候。

  走訪

  既有顏值又有實力 市民給公園建設點讚

  礦業(ye) 小區位於(yu) 拉薩市城關(guan) 區吉拉路與(yu) 色拉北路的交叉口。11月18日,記者來到礦業(ye) 小區,發現小區內(nei) 正在安裝排水管。楊勇告訴記者,海綿城市示範建設項目會(hui) 和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同時進行。改造完成後,小區的排水係統將進一步完善,而建設下沉式綠地、改造建築雨落管、建設透水性路麵等項目,則可以促進雨水的自然滲透和利用。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和老舊小區改造同時進行,避免了重複開挖影響居民生活。

  同心公園位於(yu) 拉薩市城關(guan) 區江衝(chong) 路,是正在建設的海綿型公園水係類項目之一。記者來到公園時已經是下午6點。茂盛的植被在偌大的公園裏努力生長,放學後的孩子們(men) 穿梭在公園中,清脆爽朗的笑聲不斷傳(chuan) 來。記者看到,公園的人行步道均由透水混凝土鋪設,公園的中心還有一個(ge) 景觀湖池。楊勇說,景觀湖池能在下雨天收集雨水,湖池裏的水可作為(wei) 供應澆灌的水源,真正像海綿一樣做到“能吸能放”。

  卓嘎女士家住同心公園對麵的三江家園小區,每天都會(hui) 來公園散步。當記者和楊女士聊起海綿城市時,楊女士恍然大悟:“難怪現在許多公園都不是傳(chuan) 統灰色水泥地了,原來隨處可見的彩色步道是透水混凝土做的,海綿城市還真是很不錯呢。”

  規劃

  預計到2025年 中心城區19個(ge) 排水分區達標

  據了解,截至2022年底,拉薩市建成海綿城市達標麵積比例約為(wei) 24%。截至2023年4月,拉薩市中心城區已經實施海綿城市建設項目115項,其中包括海綿型公園水係類項目13個(ge) 、海綿型建築小區類53個(ge) 、水係修複及生態治理類項目9個(ge) 。楊勇表示,海綿城市建設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城區內(nei) 澇,但它的作用不僅(jin) 限於(yu) 此,“我們(men) 會(hui) 通過海綿城市的建設,保護和增強高原生態濕地群生態調蓄淨化功能,構建城市雨洪調蓄安全屏障,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受高海拔地區自然條件影響,拉薩城區群山環抱、山高坡陡,城區山洪風險較高。因拉薩市老城區部分片區建築密度高、城市可滲透地麵麵積比例偏低等,導致城區排水壓力大。拉薩市城區內(nei) 部水係在城市防洪排泄體(ti) 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jin) 承接上遊山洪溝渠的洪水排泄,同時承擔著城區雨水管渠、超標雨水徑流排放通道的功能。海綿城市的建設能恢複城市水係的自然連通,增加雨水調蓄空間,完善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同時推動老城區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改善人居環境。

  楊勇表示,預計未來3年,拉薩市將全麵推進海綿城市的22項指標建設,爭(zheng) 取達到城市內(nei) 澇防治標準30年一遇、拉薩河城區段總體(ti) 達50-100年一遇,內(nei) 澇積水點全部消除,天然水域麵積比例達到6.8%、可透水地麵麵積比例達到34%,增加雨水(雪水)及再生水資源化利用。到2025年,拉薩中心城區19個(ge) 排水分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標準要求,建成區海綿城市達標麵積占比達42%。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