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包怎麽(me) 賣?”“這個(ge) 木碗可以便宜一點嗎?”在阿裏地區普蘭(lan) 口岸唐嘎邊貿市場裏,來自廣東(dong) 的遊客張濤正在尼泊爾商戶貢桑木碗批發店內(nei) 詢問商品的價(jia) 格。他告訴記者:“來了普蘭(lan) ,肯定要到邊貿市場逛逛,這裏的商品價(jia) 格實惠,也很有尼泊爾特色,我準備買(mai) 一些帶回去當作禮物,送給親(qin) 朋好友。”
普蘭(lan) 縣位於(yu) 中國和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擁有國家一類通商口岸普蘭(lan) 口岸,是西藏自治區重要的對外貿易通道之一。據記載,普蘭(lan) 縣民間邊境貿易已有500年的曆史。自1995年以來,普蘭(lan) 唐嘎邊貿市場經曆了幾次規模化建設,市場設施條件和營商環境極大改善,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nei) 外商人來這裏經商創業(ye) 。
2022年7月,尼泊爾商人次仁普布搬進了普蘭(lan) 唐嘎邊貿市場,在一間14平方米的門麵內(nei) ,出售尼泊爾手工毛衣、披肩、木碗等特色產(chan) 品。今年,隨著旅遊旺季的來臨(lin) ,次仁普布的營業(ye) 收入持續增加,生意越做越紅火。
“今年6月至8月,遊客很多,店裏的生意也很好,每天收入都在3000元左右。”次仁普布透露,最開始來到中國時,他在工地上做一些小工,收入也不高,直到入駐普蘭(lan) 唐嘎邊貿市場做起生意後,生活條件才慢慢有所改善。“特別感謝中國政府建設唐嘎邊貿市場,還出台了很多優(you) 惠政策,讓我們(men) 能安心在這裏做生意。”
近年來,國家投資2.8億(yi) 元在普蘭(lan) 縣孔雀河以南、彰傑河以東(dong) 新建普蘭(lan) 唐嘎邊貿市場,用地麵積約6.27萬(wan) 平方米,建築麵積約3.98萬(wan) 平方米,其中商鋪526間、公寓酒店172間、倉(cang) 儲(chu) 12套(間)。這裏逐漸成為(wei) 集售賣小商品、旅遊紀念品、民族手工藝品等於(yu) 一體(ti) 的現代化國際貿易集散中心。
走在普蘭(lan) 唐嘎邊貿市場內(nei) ,隻見處處洋溢著活力,漢語、藏語、尼泊爾語的吆喝聲、討價(jia) 還價(jia) 聲交織在一起,成為(wei) 美妙的樂(le) 聲。普蘭(lan) 這座邊陲小城的邊境貿易進行曲,見證著阿裏地區對接融入國家和自治區發展戰略、積極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成效,讓更多人搭乘著“邊貿車”駛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