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的季節到了,在拉薩河穀的田地裏,收割機穿梭不停,一派繁忙的收獲景象。
林周縣是拉薩市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大縣。強嘎鄉(xiang) 曲嘎強村位於(yu) 林周縣南部,距林周縣城8公裏,在村子裏,飼草收割機和自走式穀物聯合收割機隨處可見,先進的農(nong) 機具成為(wei) 秋收的“主角”。該村土地遼闊,有9100畝(mu) 土地,但曲嘎強村屬於(yu) 典型的“人少地多村“,曲嘎強村農(nong) 機合作社應運而生。
“如果大麵積連續作業(ye) ,一台飼草收割機一天可以收割飼草地70畝(mu) 以上,一台自走式穀物聯合收割機可收割150畝(mu) 地,一台機械相當於(yu) 近百名勞動力的工作量。農(nong) 業(ye) 機械逐步替代了人工收割,效率大大提高了。” 曲嘎強村農(nong) 機合作社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wei) 全縣最早大規模發展飼草種植的村子,這幾年曲嘎強村不僅(jin) 實現了資本和技術的雙重積累,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農(nong) 機種植合作社還把生意做到了周邊鄉(xiang) 村。
農(nong) 業(ye) 機械化是轉變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推進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和糧食生產(chan) 、增加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有效供給的重要支撐。曲嘎強村就是最好的例子。
隨著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進程的加快,西藏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已基本實現從(cong) 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向主要依靠機械動力轉變,進入了機械化為(wei) 主導的新階段。
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政策保障堅強有力。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相繼出台了一係列農(nong) 機購置補貼政策性文件,補貼機具種類範圍已擴大到14大類、32個(ge) 小類、103個(ge) 品目(含9個(ge) 自治區自選類品目),基本覆蓋農(nong) 牧區一二三全產(chan) 業(ye) 鏈。截至目前,中央及自治區財政累計下達農(nong) 機購置補貼資金22.02億(yi) 元,占農(nong) 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以來資金總量的87.5%,已扶持全區32.6萬(wan) 農(nong) 牧民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組織購置各類農(nong) 機具43.3萬(wan) 台(套)。
裝備總量持續增長,裝備結構趨於(yu) 優(you) 化。通過農(nong) 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推動了農(nong) 機裝備結構不斷改善。2022年末,全區農(nong) 機裝備總量達到54.56萬(wan) 台(套),農(nong) 機總動力達到731.1萬(wan) 千瓦,較2011年分別翻了一番。青稞機械化低損收獲裝備研發與(yu) 改進項目獲得自治區科技廳立項,並下達160萬(wan) 元科技扶持資金,適應西藏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多功能微耕機、青稞割捆機已試製成功。區農(nong) 科院承建的“高原農(nong) 作物生產(chan) 全程機械化科研基地建設項目”已獲批並下達資金2413萬(wan) 元。
服務保障能力穩步提升,作業(ye) 領域逐步拓展。林周、乃東(dong) 、桑珠孜等8個(ge) 縣區率先成為(wei) “全國基本實現主要農(nong) 作物生產(chan) 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在35個(ge) 糧食主產(chan) 縣區累計實施農(nong) 機深鬆整地作業(ye) 麵積230.6萬(wan) 畝(mu) ,兌(dui) 現補助資金1.24億(yi) 元。2022、2023年,共下達467萬(wan) 元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作業(ye) 試點補助資金,實施農(nong) 作物病蟲草害防控機械化作業(ye) 麵積22.8萬(wan) 畝(mu) 。2022年,全區農(nong) 作物和主要糧食作物(青稞)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66.7%、69.8%,較2011年分別提高10.9和12.4個(ge) 百分點。
機具技術的性能、機手操作的技能和作業(ye) 組織的效能,關(guan) 係到糧食和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的有效供給。下一步,西藏將抓關(guan) 鍵環節裝備升級提性能,因地製宜分區域、分作物、分環節示範推廣先進適用高效農(nong) 機裝備,加快裝備更新、升級換代,提升耕種管收作業(ye) 質量;抓農(nong) 機作業(ye) 隊伍建設提技能,大力開展農(nong) 機手技能教育培訓,充分發揮“農(nong) 機使用一線土專(zhuan) 家”在農(nong) 機化技術推廣、農(nong) 機故障診斷維修、駕駛操作等領域示範引領作用。支持和鼓勵有條件區域開展糧食機收減損作業(ye) 大比武活動,選樹一批作業(ye) 標兵、作業(ye) 能手,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抓重要農(nong) 時作業(ye) 服務提效能,精心組織重要農(nong) 時機械化生產(chan) ,強化機具供應、作業(ye) 用油、技術指導、社會(hui) 化服務等保障。紮實開展全國基本實現主要農(nong) 作物生產(chan) 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創建活動。加強與(yu) 防汛抗旱相關(guan) 部門溝通配合,及時掌握農(nong) 情、水情、氣象等各方麵情況,依托當地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農(nong) 機經銷企業(ye) 做好應急作業(ye) 機具儲(chu) 備、調用等工作。同時,大力實施農(nong) 機購置與(yu) 應用補貼政策,大力夯實農(nong) 機安全基礎,持續提升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安全素養(yang) 和駕駛操作技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