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學生們(men) 在阿裏博物館參觀。 次仁央金 提供
今年8月,阿裏博物館正式開館,不僅(jin) 填補了西藏阿裏地區沒有綜合性博物館的空白,也充分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阿裏高原地質勘察和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阿裏博物館開設阿裏自然地理、遠古文明、早期金屬時代(象雄文明)、古格王朝曆史與(yu) 文化、民俗文化與(yu) 非遺保護等7個(ge) 展廳。采訪組來到這裏,在了解展館建設和文物展出相關(guan) 情況的同時,也感受到這座博物館裏洋溢的青春力量。
紮西拉措:努力將文物講得生動有趣
見到阿裏博物館工作人員紮西拉措時,她正在整理展出的紫山羊絨展品。她戴著白手套,一邊檢查,一邊小心翼翼地將展品疊放整齊。紮西拉措笑著說:“這些展品是由阿裏地區的紫山羊絨製成的,非常受遊客歡迎。”
今年25歲的紮西拉措,來自西藏昌都,畢業(ye) 於(yu) 上海大學曆史專(zhuan) 業(ye) ,今年8月正式成為(wei) 阿裏博物館的一名工作人員。“從(cong) 小我就很喜歡曆史,尤其喜歡聽長輩們(men) 聊西藏的曆史,所以大學選專(zhuan) 業(ye) 的時候,我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曆史學。”紮西拉措說,2021年大學畢業(ye) 後,她曾在一家企業(ye) 上班,直到考上阿裏博物館後,才真正開啟了自己熱愛的工作。“能在博物館裏工作,和文物、曆史打交道,是我最開心的一件事。”
進入阿裏博物館後,紮西拉措成為(wei) 一名講解員。在她看來,能夠把自己了解的文物和曆史知識傳(chuan) 播給更多人,讓大家認識阿裏,就很有成就感。“雖然曆史書(shu) 籍讀起來費時費力,解說文稿背起來很枯燥,但隻要是自己熱愛的事情就一定能夠堅持做下去。”紮西拉措說,“我想盡快學習(xi) 掌握更多的曆史文化知識,並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述方式,讓每一位聆聽者都能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從(cong) 而更加了解阿裏、熱愛阿裏。”
次仁央金:用青春視角解讀文物
每天閉館後,博物館工作人員次仁央金都會(hui) 耐心細致地擦拭展櫃玻璃上留下的印痕。每一塊經過她手的展櫃玻璃都變得晶瑩透亮,展櫃裏的展品在燈光照耀下變得愈加清晰。次仁央金告訴記者:“遊客們(men) 都喜歡湊近展櫃看展品,如果玻璃罩不幹淨的話,不僅(jin) 會(hui) 影響遊客的觀感,也會(hui) 影響博物館整體(ti) 的形象。”
1996年出生的次仁央金來自西藏山南,和紮西拉措一樣畢業(ye) 於(yu) 上海大學曆史專(zhuan) 業(ye) 。“我和曆史結緣,是因為(wei) 我從(cong) 小就很喜歡神話故事和曆史傳(chuan) 說,對於(yu) 那些神話人物特別感興(xing) 趣,後來就報考了曆史專(zhuan) 業(ye) ,開始係統地學習(xi) 曆史知識。”次仁央金說,“沒想到,今年我能入職阿裏博物館,成為(wei) 一名文博工作者。對我來說,能夠從(cong) 事自己熱愛的工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工作中,次仁央金總是能夠出色地完成講解任務,每次講解後她還會(hui) 把所感所得記錄下來,用來增加知識儲(chu) 備,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次仁央金說:“年輕人看待曆史、理解曆史,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和視角,所以我想在向前輩們(men) 學習(xi) 的同時,多融入一些年輕人的想法和創意,讓大家在參觀時不僅(jin) 能學習(xi) 曆史知識,還能親(qin) 身感受到博物館裏的青春和活力,變得和我們(men) 一樣熱愛博物館。”
白瑪南傑:成為(wei) 家鄉(xiang) 曆史文化的傳(chuan) 播者
“現在我們(men) 看到的是古格‘宣’舞壁畫,它展示的是阿裏地區的一種傳(chuan) 統舞蹈。當地群眾(zhong) 曆來喜歡歌舞,無論是生產(chan) 勞動,還是節慶休閑,都喜歡以此來抒發對美好生活、幸福家園以及草木山川的熱愛與(yu) 祝福。”在阿裏博物館的展廳裏,21歲的講解員白瑪南傑正在為(wei) 遊客講解“牧雲(yun) 宣舞”的相關(guan) 內(nei) 容。通過他的講解,遊客們(men) 了解到阿裏千人鍋莊的由來。
白瑪南傑來自阿裏地區革吉縣,今年畢業(ye) 於(yu) 西藏民族大學曆史專(zhuan) 業(ye) 。由於(yu) 生於(yu) 阿裏、長於(yu) 阿裏,白瑪南傑從(cong) 小就對阿裏的曆史文化耳濡目染,也逐漸愛上了曆史這門學科。“從(cong) 小家裏的長輩就會(hui) 給我講述一些阿裏的曆史故事,我也跟他們(men) 去參觀過一些曆史遺跡,所以同其他工作人員相比,我對阿裏有著更多的認識和了解,講解時也更加傾(qing) 注情感。”白瑪南傑說,“阿裏是我最熱愛的地方,我希望通過在博物館工作,能夠成為(wei) 家鄉(xiang) 曆史文化的傳(chuan) 播者,用自己的青春熱情為(wei) 阿裏的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出一份力。”
當文物遇上青春,莊嚴(yan) 的博物館就變得生動鮮活;當青春遇上文物,傳(chuan) 統的賡續便成為(wei) 奮鬥目標。走出阿裏博物館,眼前是湛藍的天空和巍峨的群山,腦海中閃過那些古老文物前的年輕麵容,似乎這一件件穿越曆史長河的瑰寶刹那間靈動起來,在講解中演繹著各自的故事。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成為(wei) 西藏文博事業(ye) 中的骨幹力量,以其青春夢想、創新創意助力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