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西藏全區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工作,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ge) 創建”,全麵落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責任製,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紮實推進鄉(xiang) 村治理工作,不斷激發鄉(xiang) 村內(nei) 生動力,繁榮鄉(xiang) 村文化,煥發鄉(xiang) 村文明新氣象。
以文興(xing)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藏曆十月初一,傳(chuan) 統節氣立冬剛過,隨著西藏一年當中最早新年——工布新年的到來,西藏“新年季”正式拉開帷幕。接下來,阿裏普蘭(lan) 新年、日喀則農(nong) 事新年等,都將相繼出場。
每年藏曆新年,西藏各地都會(hui) 以別具特色的方式慶祝,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祝福,真正展現“以文興(xing) 業(ye) ”,借助文化傳(chuan) 統遺存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魅力。
以林芝市為(wei) 例,今年,西藏自治區旅遊發展廳聯合林芝市主辦了西藏林芝工布新年鄉(xiang) 村旅遊文化周旅遊資源推介會(hui) 暨旅遊產(chan) 品熱賣會(hui) ,帶著特色文化走出區門,前往廣州,展現文化自信。
推介會(hui) 上,林芝市旅發局、墨脫縣文旅局、西藏環球旅行社的推介人分別進行了精彩的文旅專(zhuan) 題推介,全麵介紹了西藏林芝的旅遊文化資源和旅遊線路產(chan) 品,通過工布新年和“第六輪冬遊西藏”活動的優(you) 惠政策,向四海賓朋發出誠摯邀請,進一步挖掘整合林芝生態鄉(xiang) 村和文化旅遊資源,打造林芝旅遊標杆產(chan) 品,促進全域旅遊、鄉(xiang) 村旅遊、生態旅遊的高質量發展,紮實做好“進藏第一站”文章,推動了區內(nei) 外文旅交往交流交融。
麵對來自“雪域江南”的美食、特色產(chan) 品、文化展示,廣東(dong) 朋友讚不絕口。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管一級調研員陳澤華表示:“林芝和廣州互為(wei) 客源地,兩(liang) 地旅遊資源既有差異性又有互補性,這對於(yu) 加深文旅交流合作奠定了無限可能。”
“曾經去過一次林芝,無論山水風光還是民俗風情,都非常有特色,是一個(ge) 讓人想去了又去的地方。”一位廣州市民說,相信會(hui) 有更多人通過這樣的活動愛上林芝。
區外大受歡迎,區內(nei) 活動也是創意不斷。
在“藥洲”米林,在嫋嫋炊煙、層林盡染的美好景象中,一場以“青山綠水·大美藥洲”為(wei) 主題的書(shu) 畫作品展吸引了一大批群眾(zhong) 和遊客。
展覽現場,觀眾(zhong) 們(men) 仔細品味著作品所傳(chuan) 遞的情感和意境。“每一幅作品,都透露著文化味兒(er) ,能在新年感受濃濃的藝術,非常棒!”
以文化人,提升鄉(xiang) 村社會(hui) 文明程度
作為(wei) 拉薩“西大門”的堆龍德慶區,在做好振興(xing) 鄉(xiang) 村文化這篇大文章上不遺餘(yu) 力。
連日來,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紮實推進城鄉(xiang) 環境綜合大整治行動。針對轄區內(nei) 路段複雜和區域麵積大的實際情況,東(dong) 嘎街道發動街道、社區幹部職工、轄區居民黨(dang) 員、網格員等多方力量加入,對轄區市場、背街小巷、居民生活區的環境衛生進行拉網式、全覆蓋的專(zhuan) 項排查整治,重點清除店鋪外占道經營和環境髒、亂(luan) 、差問題。
乃瓊街道城管執法、市場監督、環保、水利等部門聯合,就清理環境衛生、清運垃圾、清理河道垃圾等事項加強與(yu) 各村(社區)協調溝通。可以說,從(cong) 整體(ti) 改善全區城鄉(xiang) 人居環境、容貌秩序和發展環境方麵,真正在不斷提升各族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為(wei) 持續推進樹立農(nong) 牧民新風貌行動,形成文明健康新風尚,切實改善農(nong) 牧民精神麵貌,提高群眾(zhong)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為(wei) 習(xi) 慣,今年9月底,堆龍德慶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開發的“堆龍新風貌”積分製小程序正式上線。
“截至目前,全區已有13個(ge) 試點村居、12個(ge) 村居群眾(zhong) 個(ge) 人信息錄入完成。”堆龍德慶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相關(guan) 工作人員介紹,“下一步,小程序將通過在村居設立積分兌(dui) 換銀行以及與(yu) 相關(guan) 超市合作的方式進行積分兌(dui) 換,激發廣大群眾(zhong)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積極性,讓鄉(xiang) 風更文明。”
提高鄉(xiang) 村社會(hui) 文明程度,煥發鄉(xiang) 村文明新氣象。從(cong) “綠色銀行”到現在的“新風貌”,對於(yu) “積分”這件事,堆龍德慶區的群眾(zhong) 再熟悉不過了。“‘綠色銀行’的時候,我們(men) 用垃圾換生活用品,村裏就沒有了垃圾,變得非常幹淨,很多人都來我們(men) 村參觀呢,我們(men) 心情也好!相信這個(ge) 新活動,也會(hui) 讓我們(men) 變得更好。”堆龍德慶區措麥村村民德吉笑著說。
“全區上下要堅定堅決(jue) 推動城鄉(xiang) 麵貌大提升,統籌‘老’和‘新’的關(guan) 係,不斷完善城鄉(xiang) 功能配套,深度發掘曆史文化遺產(chan) 的民族文化底蘊和曆史科學藝術地域文化品牌,紮實做好人口密度、商品市場等功能疏解。”堆龍德慶區委書(shu) 記石運本說,還要統籌“內(nei) ”和“外”的關(guan) 係,不斷提升城鄉(xiang) 品質形象,常態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縱深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麵提升居民素質、推動居民移風易俗、促進居民安居樂(le) 業(ye) 。
以文鑄魂,挖掘傳(chuan) 承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今年第八屆象雄文化旅遊節文化節最讓人意外的是,導演才旦達瓦將古老的壁畫搬上了舞台。“也許傳(chuan) 統的大眾(zhong) 看多了,想看一些新鮮的。”才旦達瓦說。
看似不可能的事兒(er) ,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變成了現實。
最終,文化節開幕式演出定下來以壁畫中的“慶典圖”為(wei) 原型,結合3D技術呈現。說起還原壁畫,才旦達瓦說:“《慶典圖》裏有個(ge) 節目表演叫‘疊象’,動作難度很大,為(wei) 了還原這個(ge) 節目,我們(men) 的小演員下了不少功夫。”
除了開幕式上的創新,整個(ge) 文化節將具有阿裏獨有特色的非遺充分地融入文藝展演的全過程,象雄文化的靈魂被全麵展現在了舞台上,讓來自五湖四海的來賓近距離地感受阿裏、感觸象雄。
伴隨著文化節一道而來的好事兒(er) 還有西藏阿裏博物館的落成開館,這是阿裏地區第一座綜合性博物館。該博物館共設立7個(ge) 主題展覽空間,分別按照阿裏自然地理、遠古文明、早期金屬時代(象雄文明)、古格王朝曆史與(yu) 文化、民俗文化與(yu) 非遺保護、阿裏傑出曆史人物等主題進行展覽,展現了阿裏地區獨特的曆史文化與(yu) 自然風貌,成為(wei) 全麵展現高原底蘊、風貌、精神的靚麗(li) 窗口,同時也是麵向公眾(zhong) 開放的非營利性公共文化服務空間。
對此,阿裏群眾(zhong) 表示:“我們(men) 也有了屬於(yu) 自己的博物館,很自豪。”
“我們(men) 要堅守文博工作的公益屬性,創新展覽展示,推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博物館與(yu) 教育、旅遊、商業(ye) 、設計等深度融合,不斷激發和提升博物館的發展活力。”西藏阿裏地委副書(shu) 記、行署常務副專(zhuan) 員井海濱說。
一場場精彩節目的亮相,一件件古老文物的展出,無不伴隨著傳(chuan) 統文化的“功勞”,在阿裏,各族群眾(zhong) 一道從(cong) 古老文化出發,挖掘、傳(chuan) 承、賦能,以文鑄魂,推進鄉(xiang) 村文明建設。
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是一件細活、慢活,久久為(wei) 功。西藏自治區文明辦綜合處處長、自治區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專(zhuan) 項組辦公室負責人範磊表示,2024年,西藏自治區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專(zhuan) 項組將持續在做好“管腦子”長效工作、提升鄉(xiang) 村文化軟實力、煥發鄉(xiang) 村新氣象方麵發力,統籌推進城鄉(xiang) 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以“樹立農(nong) 牧民新風貌行動”為(wei) 重要載體(ti) ,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紮實開展鄉(xiang) 風文明培育工作,著力推動農(nong) 牧區移風易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