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統籌推進鄉(xiang) 鎮(街道)和城鄉(xiang) 社區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
今年7月2日,西藏自治區基層社會(hui) 治理現場推進會(hui) 在山南市召開,部署推進全區基層社會(hui) 治理工作。這次會(hui) 議,是西藏近年來就推進基層社會(hui) 治理召開的首次現場會(hui) ,也是自治區黨(dang) 委結合主題教育,紮實推進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一項重要舉(ju) 措。
黨(dang) 的二十大以來,自治區黨(dang) 委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認真落實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製度的戰略部署,出台《關(guan) 於(yu) 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實施意見》,緊緊圍繞“四件大事”,聚焦推動“四個(ge) 創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走出了一條符合西藏實際的基層治理新路子,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hui) 環境。
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優(you) 勢充分發揮
走進山南市瓊結縣下水鄉(xiang) ,“黨(dang) 群小茶館”“黨(dang) 群服務驛站”的指示牌格外醒目,這是當地黨(dang) 委、政府聯係群眾(zhong) 的有效載體(ti) 。下水鄉(xiang) 堅持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通過建立議事空間、“麵對麵”釋法明理、完善閉環機製等方式,打造村民議事場所,以黨(dang) 建統籌各種資源力量,開創鄉(xiang) 村治理新格局。
近年來,西藏立足實際、細化措施,堅持將基層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為(wei) 縣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抓基層黨(dang) 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重點內(nei) 容,探索建立“街道(鎮)大工委—社區大黨(dang) 委—網格(小區)黨(dang) (總)支部—樓院黨(dang) 支部(黨(dang) 小組)—黨(dang) 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鏈條,采取“聯席會(hui) 議+兼職委員+誌願服務”模式,統籌所有駐轄區單位黨(dang) 建資源和力量,推進組織聯建、工作聯動、隊伍聯合、服務聯辦、保障聯享、責任聯查,進一步提升了全區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針對基層治理各人自掃門前雪,沒人管、不願管、管不好的難題,西藏積極學習(xi) “支部建在連上”的曆史經驗,按照1個(ge) 網格設立1個(ge) 黨(dang) 支部、1個(ge) 聯戶單位(樓棟)設1個(ge) 黨(dang) 小組的原則,實現黨(dang) 建工作對基層治理最小單元全覆蓋。探索推動符合條件的社區“兩(liang) 委”委員通過相關(guan) 程序兼任業(ye) 主委員會(hui) 或物業(ye) 管理委員會(hui) 成員,建立基層黨(dang) 員幹部包聯網格機製,強化了基層黨(dang) 組織對基層各方麵資源和力量的統籌。
沒有農(nong) 牧區的穩定,就沒有全區的穩定。西藏把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dang) 組織作為(wei) 加強基層治理的關(guan) 鍵舉(ju) 措,把整頓“受宗族宗教勢力和黑惡勢力幹擾侵蝕,遇事犯糊塗、關(guan) 鍵時刻不起作用”的黨(dang) 組織作為(wei) 重中之重,結合掃黑除惡鬥爭(zheng) 常態化,大力宣傳(chuan) 《反有組織犯罪法》,堅持紀法協同、“一案三查”、雙管齊下,僅(jin) 今年以來就排查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dang) 組織240個(ge) ,嚴(yan) 懲了害群之馬,鏟除了分裂勢力和黑惡勢力滋生的土壤。昌都市貢覺縣某村支部書(shu) 記說:“消除宗族勢力、黑惡勢力,打消了我們(men) 工作上的顧慮,腰杆更硬了,‘兩(liang) 委’班子成員都能大膽工作,群眾(zhong) 對村裏的工作更加支持。”
構建覆蓋全麵的網格管理體(ti) 係
西藏,有邊境地區、有腹心地區,有農(nong) 區、有牧區,做好基層治理觸角的延伸,是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環節。
按照人口規模適度、服務管理方便、資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對齊全的原則,西藏積極優(you) 化網格化管理體(ti) 係,明確每個(ge) 網格設網格長1名、網格民警1名、網格員若幹名、聯戶長(樓棟長)若幹名,就近就便將沿街商鋪和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社會(hui) 組織、項目施工單位等納入網格和聯戶單位。
結合實際,整合鄉(xiang) 鎮(街道)、基層派出所、檢察室、人民法庭、司法所、人民調解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等資源力量,加強鄉(xiang) 鎮綜治中心建設。同時,依托“綜治平台”,開發視頻APP並配置到村一級,今年6月實現上下左右貫通,構建了扁平化指揮體(ti) 係。
優(you) 化城鎮、農(nong) 牧區和邊境地區等專(zhuan) 屬網格。針對城鎮以居民小組或住宅小區、樓院為(wei) 單元劃分網格;針對農(nong) 牧區和邊境地區以行政村或村民小組為(wei) 單元劃分網格;同時,建立專(zhuan) 屬網格,針對人員密集的地方單獨劃分網格。今年以來,全區優(you) 化網格1.24萬(wan) 個(ge) ,調整聯戶長6633名,招錄專(zhuan) 職網格員1287人。他們(men) 佩戴“紅袖標”活躍在基層治理一線,被群眾(zhong) 稱為(wei) 守望相助、安心和諧的“暖心紅”。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格局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社會(hui) 安。
黨(dang) 的二十大以來,西藏各級黨(dang) 委、政府堅持把維護社會(hui) 穩定作為(wei) 第一位的工作任務,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積極創新基層治理,一地一特色、一村一品牌,抓基層打基礎,築起維護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著眼加強風險防控,西藏先後出台14個(ge) 指導性文件,通過突出重點、開展“七大行動”,推動風險隱患排查化解融入日常、做在經常,初步形成了“人地事物情、防管打排治”一體(ti) 推進的工作格局。
聚焦主責主業(ye) ,總結以往經驗,規範了網格員、聯戶長的“七大員”職責。同時,建立“五張明白卡”,做到了任務清、職責明、處置有手段、服務有方法,切實解決(jue) 了“不會(hui) 幹”的問題。目前,全區5萬(wan) 多名專(zhuan) 兼職網格員、9萬(wan) 多名聯戶長,深入街頭巷尾、村頭院落,值守巡控、排查矛盾、上門服務,形成了“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的生動局麵。
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探索推行“三官”矛盾糾紛化解機製,加快推進“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建設,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目前,全區建成標準化訴訟服務中心46個(ge) 、公益訴訟檢察聯絡室35個(ge)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82個(ge) 、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254個(ge) 、人民調解組織6940個(ge) ,打造了“朗紮調解室”“阿古白瓊”等品牌調解室140個(ge) 。去年以來,共調處矛盾糾紛1.5萬(wan) 餘(yu) 起,預防矛盾糾紛4200餘(yu) 起,有力促進了社會(hui) 和諧穩定。
堅持屯兵和安民並舉(ju) 、固邊和興(xing) 邊並重,圍繞“政治鑄魂”“強筋壯骨”“興(xing) 邊富民”“凝心聚力”“守土固邊”五大工程,積極完善軍(jun) 警民聯防聯控機製,大力實施美麗(li) 邊疆同心守護行動,強化黨(dang) 政軍(jun) 警民齊心合力守邊,有力維護了國家主體(ti) 和領土安全,營造了邊境地區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的濃厚氛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的覆蓋麵和縱深度不斷拓展。目前,全區每個(ge) 邊境村都建立了一支護邊員隊伍,與(yu) 部隊官兵、移民警察一道執勤巡邏,形成一個(ge) 個(ge) “探頭”、一道道防護林,湧現出“邊境線上的格桑花”“紅旗摩托車護邊隊”等典型群防群治護邊隊伍,開創了“五共五固”強邊新局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