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你帶來吉祥,給予我禮物,為(wei) 我的五彩經幡旗插上一片經幡,為(wei) 你帶來幸福如意。”白雪覆蓋的納木那尼峰腳下,西藏阿裏地區普蘭(lan) 縣赤德村的孩子們(men) 在村內(nei) 一戶藏族人家門前用歌謠叩門,等待主人迎客分發新年禮物。
普蘭(lan) 縣地處中國西南邊陲,與(yu) 印度、尼泊爾接壤。12日,當地迎來傳(chuan) 統普蘭(lan) 新年除夕。這也是繼工布新年後,西藏一年內(nei) 迎來的第二個(ge) 新年。當日,孩子們(men) 穿著傳(chuan) 統藏族服飾,背著裝零食和壓歲錢的書(shu) 包,結伴穿梭在雪山環繞的鄉(xiang) 間田野中,挨家挨戶唱著古老的“萌彩歌謠”,討要自己的“新年禮物”。
普蘭(lan) 新年曆史悠久,孩子們(men) 討要新年禮物的古老環節“萌彩”傳(chuan) 承至今,禮物卻隨著生活條件的改變不斷變化。
“我們(men) 以前物資匱乏,家裏能給小孩的隻有青稞”。赤德村村民白瑪仁增看著遠去的“萌彩”隊伍感歎道,“我小時候的‘新年禮物’就是青稞,一行的幾個(ge) 孩子會(hui) 把收到的青稞收集起來,賣出去,再一起聚餐”。
20世紀50年代,新藏公路修到普蘭(lan) ,當地交通得到極大改善,隨之而來的便是不斷提升的物資運送能力和當地物產(chan) 的豐(feng) 富。
“現在經濟條件變好了,交通也方便,我們(men) 會(hui) 給村裏的小孩一些零食和飲料。”白瑪仁增說。
“萌彩”隊伍中的孩子們(men) ,一一展示書(shu) 包內(nei) 的“新年禮物”和緊捂在衣服兜內(nei) 的“壓歲錢”。新年禮物中,不乏“北京方便麵”等兒(er) 童喜愛的零食和糖果。
仁青拉姆說,自己會(hui) 把“壓歲錢”存起來,將來給爸爸媽媽買(mai) 禮物,要給媽媽買(mai) 項鏈和首飾。
村民旦增迎接叩門的萌娃們(men) ,為(wei) 孩子一一斟滿飲料,發放糖果和壓歲錢。自家門前的一筐青稞卻格外引人注目。
“現在小孩喜歡零食多一些,但我們(men) 還是把青稞擺上來了,想把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習(xi) 俗繼承下來。”旦增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