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壯大農牧產業 實現就近就業——拉薩市尼木縣推動主題教育更接地氣

發布時間: 2023-12-22 09:52:00 來源: 西藏日報

  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拉薩市尼木縣吞彌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圍繞打造“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升級種養(yang) 示範區、生態休閑農(nong) 業(ye) 觀光區、農(nong) 業(ye) 人才培養(yang) 和技術培訓基地、農(nong) 民增收致富增長極”的發展思路,將荒漠化綜合防治與(yu) 集約化土地利用融為(wei) 一體(ti) ,在尼木鄉(xiang) 開墾荒地2259.2畝(mu) ,建成西藏德青源藏雞養(yang) 殖基地、犛牛短期育肥基地尼木鄉(xiang) 分場,建設果蔬種植溫室大棚117棟,組成吞彌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讓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能在規模產(chan) 業(ye) 中增收致富、享受成果。

  尼木縣將人才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采取“放苗+技術指導+統籌銷售”的方式,輻射帶動周邊群眾(zhong) ,讓老百姓既增加了收入、又學到了技術,既管了肚子、又富了腦子,,實現就近就便就業(ye) 。

  “犛牛書(shu) 記”馬安陽自2017年被派駐到日措村任第一書(shu) 記以來,始終圍繞犛牛短期育肥基地尼木分場的犛牛“打轉”,與(yu) 群眾(zhong) 一同生活、工作、學習(xi) 。從(cong) 對養(yang) 殖技術一竅不通,到每天的牛舍管理、犛牛飼養(yang) 、保障牛場後勤成為(wei) 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回顧這段經曆,馬安陽說:“作為(wei) 第一書(shu) 記,我有責任帶領群眾(zhong) 過上越來越好的生活,讓群眾(zhong) 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櫻桃姑娘”德吉以自己掌握的農(nong) 業(ye) 技術,攻克車厘子在海拔4000米的種植技術難關(guan) ,使得“嬌貴”的車厘子紮根高原、落戶尼木。在她的悉心傳(chuan) 授和不斷鼓勵下,村民旦巴熱傑和衝(chong) 多拉姆用一年的時間掌握了車厘子的日常管理技術,就近實現了穩定就業(ye) 。此外,德吉還將村民平措次仁培養(yang) 成了可以獨立承包溫室大棚,熟練掌握西紅柿、黃瓜等蔬菜種植技術的致富能手。

  按照“黨(dang) 建撬動、技術帶動、園區驅動”的思路,尼木縣用好、用活各方資源,邀請區內(nei) 外專(zhuan) 家在項目種植、管理、運營等方麵提供專(zhuan) 業(ye) 技術指導,努力構建產(chan) 業(ye) 特色鮮明、要素高度聚集、設施設備先進、生產(chan) 方式綠色、輻射帶動有力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

  犛牛標準化育肥基地尼木鄉(xiang) 分場和麻江鄉(xiang) 總場進行高低海拔“牧繁農(nong) 養(yang) ”和半周歲犢牛“放牧+補飼”與(yu) 半舍飼對比試驗。通過詳細記錄犛牛喂養(yang) 數據,對圈養(yang) 和散養(yang) 、農(nong) 區和牧區育肥、小牛繁育、母牛和小牛進行詳細的數據對比試驗,從(cong) 而增加收益、降低風險,為(wei) 群眾(zhong) 養(yang) 殖犛牛提供科學數據,也為(wei) 下一步規模化養(yang) 殖提供數據支撐。項目運營以來,累計出欄犛牛812頭,實現總收入880餘(yu) 萬(wan) 元,勞務分紅51.425萬(wan) 元,戶均增收12543元,為(wei) 特殊群體(ti) 、五保戶、低保戶、殘疾人、“三老”人員、70歲以上高齡人員共計138人,發放慰問金24.3萬(wan) 元。

  尼木縣以打造高新農(nong) 業(ye) 示範縣為(wei) 目標,放大“國家有機產(chan) 品認證示範創建區”效應,加強智能溫室建設,完成大棚水電、溫控設備及視頻監控等設施的改造提升,著力打造拉薩市中高端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供應基地。

  通過瞄準市場需求,匯聚各方資源,合理設置不同種植項目:1棟智能溫室示範區,主要開展新品種試種、航天品種育苗等;10棟超級溫室大棚,與(yu) 區內(nei) 多家科技公司合作,試驗栽種羊肚菌、猴頭菇、白肉靈芝等高端產(chan) 品,推進產(chan) 業(ye) 差異化發展;16棟高端水果種植區,與(yu) 北京援藏單位合作,主要種植美早大櫻桃、車厘子等品種;90棟航空蔬菜生產(chan) 區,主要栽種高原航天育種選育的辣椒、西紅柿、西葫蘆、茄子、黃瓜、西瓜、甜瓜等無公害果蔬。截至目前,尼木縣共產(chan) 出航空蔬菜、車厘子、白肉靈芝、菌類等252.7噸,收入471萬(wan) 元;穩定就業(ye) 89人,人均增收1.8萬(wan) 元以上;累計帶動零工1530餘(yu) 人次,人均增收4000元。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