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昌都市以切實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水平為(wei) 目標,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全麵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規範治理工作見行見效,確保了人民群眾(zhong) “舌尖上的安全”。
把牢製度“方向盤”,實現監管內(nei) 容標準化。立足實際,昌都製定了《昌都市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方案》,指導各縣(區)織密監管網絡、壓實管理責任,實現網格化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監管服務全覆蓋,做到鄉(xiang) 級負責、村級協管,抓好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最後一公裏”。全市共劃分為(wei) 11個(ge) 區域,現有監管員1224人,其中縣級31人、鄉(xiang) 鎮178人、村級1015人,對全市生產(chan) 主體(ti) 實行動態監管,並建立黑白名單製度。
樹立示範“新標尺”,實現監管區域網格化。卡若區作為(wei) 昌都網格化監管示範縣(區),通過實施“三注重”舉(ju) 措,即注重體(ti) 係建設,推進監管“網格化”;注重普法宣傳(chuan) ,推進監管“全員化”;注重長效機製,推進監管“精準化”,極大地提升了區內(nei) 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水平。全年開展快速定性檢測643批次,合格率達98.8%以上。2023年12月,成為(wei) 西藏唯一榮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基層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服務典範”榮譽稱號的單位。
勤練隊伍“基本功”,實現監管人員專(zhuan) 業(ye) 化。高度重視監管隊伍建設,多方麵多層次宣傳(chuan) 普及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基本知識,從(cong) 源頭上加強監管服務,切實發揮作用。2023年,圍繞蔬菜、畜禽、水產(chan) 品、糧食等主導產(chan) 業(ye) ,以網格化監管應用、農(nong) 產(chan) 品快檢技術等為(wei) 重點內(nei) 容,舉(ju) 辦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一對一培訓27場次,培訓74人;緊抓援藏契機,分批次培養(yang) 40名綠色食品檢查監管員。
嚴(yan) 控風險“守底線”,實現監管機製常態化。積極開展“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持續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全麵開展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執法工作,深入推進化肥農(nong) 藥減量增效工作等,多措並舉(ju) ,積極“抓重點”,勇於(yu) “下苦工”,為(wei) 全市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全年,共出動監管人員303人次,檢查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168家次,檢查農(nong) 貿市場27家次;開展定性檢測3235批次,定量檢測1292批次,合格率均達98%以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