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尼木縣委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抓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培訓“點與(yu) 麵、量與(yu) 質、實與(yu) 效”三個(ge) 舉(ju) 措,綜合運用學習(xi) 成果引領民族團結進步,助推尼木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
抓“點”帶“麵”,輻射深化“一批”。統籌援藏和行業(ye) 部門資源,通過自主辦、督促辦、協助辦的方式,擇優(you) 選派各界人士赴區外學習(xi) ,持續築牢民族團結思想根基。一是銜接有序自主辦。積極協調承辦機構,組織6批193名村(居)主幹、致富能手等赴區外參觀考察、集中培訓,大力普及國家通用語言,學習(xi) 典型做法,理清工作思路、提升履職能力,推動尼木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指導有力督促辦。悉心指導統戰、教育等行業(ye) 部門,組織5批94名政協委員、學校師生等各界人士到北京、河北等地開展參觀遊學、國情教育,築牢國家安全思想防線,不斷樹牢“三個(ge) 離不開”,增強“五個(ge) 認同”。三是密切配合協助辦。密切配合區市相關(guan) 部門,推選217名縣級領導、科級幹部、業(ye) 務骨幹、村(居)幹部赴區外參加各類專(zhuan) 題培訓,提升政治能力、黨(dang) 性感悟、業(ye) 務知識,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向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拓展。
擴“量”提“質”,集中提升“一批”。依托黨(dang) 校等陣地,盤活區內(nei) 優(you) 質資源,突出教育培訓特色化、標準化、清單化,擴大培訓覆蓋麵,不斷提升學習(xi) 質量。一是自選動作特色化。根據村(居)幹部國家通用語言水平不同等次劃分“優(you) 化班、提升班、基礎班”3類班次,聯合拉薩師專(zhuan) 率先在全市範圍內(nei) 開展“語培計劃”村(居)幹部普通話示範培訓班,150名村幹部參加培訓並獲得自治區普通話推廣基地結業(ye) 證書(shu) 。二是規定動作標準化。結合主題教育和“四下基層”活動,開展流動黨(dang) 校下鄉(xiang) 入村培訓2輪,把黨(dang) 的聲音傳(chuan) 遞到農(nong) 牧區一線,覆蓋1.5萬(wan) 餘(yu) 名幹部群眾(zhong) ;縣委黨(dang) 校分層分類開展國家通用語言培訓班5期覆蓋200餘(yu) 名村幹部參加培訓,縣教育局分區域開展國家通用語言培訓班5期660餘(yu) 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參加培訓,幫助他們(men) 持續提升使用國家通用語言交際能力。三是常規動作清單化。通過“每天結對助學+每周個(ge) 人自學+每月集中培訓”方式,145名駐村幹部與(yu) 260名村幹部(後備幹部)結成助學對子,累計開展集中教學205次,結對助學780次,幫助1255名村幹部、黨(dang) 員群眾(zhong) 安裝“藏譯通”軟件並教學使用方法,軟件使用率達96.8%,形成生活中教、工作中用的教學新格局,逐步解決(jue) 幹部群眾(zhong) 溝通障礙。
求“實”增“效”,全麵鞏固“一批”。通過等級測試、擂台比武、創建評選等方式,全麵鞏固學習(xi) 成果,實現“三個(ge) 大提升”。一是等級測試成果大提升。積極協調拉薩師專(zhuan) ,先後2批54名村幹部上機參加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40名村幹部達標過關(guan) ,且有8名村幹部取得普通話水平二級乙好成績,進一步激發服務群眾(zhong) 熱情和幹事創業(ye) 激情。二是使用國家通用語言大提升。年內(nei) 組織150餘(yu) 村(居)幹部、農(nong) 牧民黨(dang) 員開展“擂台”演講比賽4場,參賽選手運用國家通用語言講學習(xi) 感悟、談奮進曆程,激發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由“被動學”向“主動學”轉變。三是創建民族團結大提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深化民族團結為(wei) 主線,逐年增長村幹部、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走出去”交流頻次,加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鞏固提升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創建成效。2022年尼木縣被評為(wei) 區市兩(liang) 級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2023年被推薦為(wei) 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