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人大代表嘎永。 記者 萬(wan) 慧 攝
作為(wei) 基層幹部,過去的一年裏,西藏自治區人大代表,昌都市類烏(wu) 齊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嘎永深深感受到了類烏(wu) 齊縣百姓生活蒸蒸日上的變化。
“數字說話最有力。”嘎永告訴記者,2023年,共推動9家企業(ye) 入駐縣產(chan) 業(ye) 園區,預計年產(chan) 值1.6億(yi) 餘(yu) 元;通過產(chan) 業(ye) 項目帶動1.5萬(wan) 餘(yu) 人次就業(ye) 、增收7900餘(yu) 萬(wan) 元;成功舉(ju) 辦昌都市第九屆三江茶馬文化藝術節(類烏(wu) 齊會(hui) 場),累計招商引資金額5849.53萬(wan) 元;共接待遊客6.7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00餘(yu) 萬(wan) 元。
作為(wei) 自治區人大代表,嘎永始終心係民生。2023年,她先後40餘(yu) 次深入偏遠鄉(xiang) 鎮、村(居)了解人民群眾(zhong) 所需、所想,形成調研報告7篇,並向昌都市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hui) 建言獻策10餘(yu) 條,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wei) 人民”的莊嚴(yan) 承諾。
通過深入走訪調研,嘎永發現,昌都市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水平相對落後,但由於(yu) 地方財力有限,各級政府亟待解決(jue) 的民生問題相對較多,提質增效壓力相對較大。對此,嘎永提出了《關(guan) 於(yu) 提升人均可用財力,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差距的建議》,並帶到了兩(liang) 會(hui) ,希望以此讓昌都人民更充分地享受到經濟社會(hui) 發展帶來的福利。
“老百姓看得見的美好才是檢驗人大代表履職情況的標準。”嘎永篤定地說,她將不負人民群眾(zhong) 所托,用心盡心為(wei) 民辦實事,用情用力為(wei) 促進昌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多作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