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農業農村界政協委員聚焦農牧民增收

發布時間: 2024-01-09 09:10: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以昌都為(wei) 例,現有合作社1165家,發揮了帶動、組織、引導農(nong) 牧民的作用。但通過調研發現,合作社還存在運作不夠規範、規模偏小、科技支撐不夠、人才短缺等短板。”1月7日,西藏自治區兩(liang) 會(hui) 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界政協委員,昌都市政協主席多吉戰都發言提出多項意見建議,聚焦農(nong) 牧民增收。

  多吉戰都介紹說,昌都1165家合作社注冊(ce) 資本24.29億(yi) 元(人民幣,下同),年收入7942.68萬(wan) 元。多數合作社是十幾個(ge) 農(nong) 戶的鬆散式聯合,規模比較小,帶動能力弱,這些合作社僅(jin) 輻射帶動2.65萬(wan) 農(nong) 牧民,除社員外僅(jin) 有1.2萬(wan) 農(nong) 牧民享受經營紅利。

  他建議,分批次組織合作社人員到先進地市參觀考察、學習(xi) 經驗、開闊視野,提升農(nong) 牧民入社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組織化程度;引導合作社走上科學管理、規範發展、產(chan) 業(ye) 化經營之路;優(you) 化生產(chan) 流程和完善必要的生產(chan) 條件,讓優(you) 質產(chan) 品盡快通過食品質量安全和食品生產(chan) 許可認證,開拓農(nong) 畜產(chan) 品進入超市連鎖店銷售,拓展銷售渠道。

  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界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張海波介紹,2023年前三季度,西藏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業(ye) 總產(chan) 值達69億(yi) 元,已超過2022年全年水平。據國家統計局西藏調查總隊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經營淨收入成為(wei) 拉動農(nong) 牧民整體(ti) 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貢獻率達35%。

  “我們(men) 也應清醒認識到,我區農(nong) 牧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方麵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張海波說,西藏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體(ti) 係尚不健全,科技人員服務半徑大,人才梯隊結構不太合理。此外還存在加工鏈產(chan) 業(ye) 化水平仍然較低,規模化、標準化水平不高,品牌創建、培育、扶持投入不足,新型農(nong) 牧業(ye) 經營體(ti) 係有待進一步完善。

  張海波建議,持續加大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要素配置,建立健全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土地改革、現代種業(ye) 發展、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等特殊優(you) 惠政策體(ti) 係;持續加大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資金投入,擴大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有效投資的財政支持力度,特別是在高原特色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冷鏈、區域公用品牌培育等方麵。

  2023年3月16日,西藏拉薩林周縣農(nong) 牧民舉(ju) 行隆重的春耕開耕儀(yi) 式。(無人機拍攝)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界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科學院畜牧獸(shou) 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彥賓說,要進一步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推動西藏特色農(nong) 牧業(ye) 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

  朱彥賓建議,各地要結合本地畜牧業(ye) 實際情況製定發展規劃,科學布局生產(chan) 、加工和銷售等;加大中央農(nong) 業(ye) 轉移支付力度,標準化規模養(yang) 殖場改造升級步伐,建立由政府引導,企業(ye) 、養(yang) 殖戶、行業(ye) 協會(hui) 參與(yu) ,物價(jia) 主管部門指導的畜產(chan) 品價(jia) 格協商機製;以龍頭企業(ye) 為(wei) “抓手”,把養(yang) 殖生產(chan) 和加工銷售結合起來,延長產(chan) 業(ye) 鏈,增加產(chan) 品附加值。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