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產(chan) ,嚴(yan) 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持續加大對糧食生產(chan) 的支持力度,有效推動西藏糧食生產(chan) 能力邁上新台階。據了解,2023年,西藏糧食播種麵積291.9萬(wan) 畝(mu) ,比上年增加3萬(wan) 畝(mu) ,糧食產(chan) 量達108.87萬(wan) 噸,其中青稞產(chan) 量84.36萬(wan) 噸,實現播種麵積、產(chan) 量“雙增長”。糧食產(chan) 量再創曆史新高,連續9年穩定在100萬(wan) 噸以上。
農(nong) 畜產(chan) 品供給能力持續增強
2023年,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認真踐行大食物觀,深入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抓好農(nong) 畜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這一年,西藏完成續建和新建高標準農(nong) 田67.4萬(wan) 畝(mu) ,超額完成年度建設任務,複耕撂荒地2.39萬(wan) 畝(mu) 。建設青稞良種繁育基地15.3萬(wan) 畝(mu) ,青稞良種覆蓋率達到93%,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以上。西藏糧食播種麵積291.9萬(wan) 畝(mu) ,其中青稞222.87萬(wan) 畝(mu) ,比2022年分別增加3萬(wan) 畝(mu) 、1.63萬(wan) 畝(mu) ;糧食產(chan) 量108.87萬(wan) 噸,其中青稞產(chan) 量84.36萬(wan) 噸,比2022年分別增加1.53萬(wan) 噸、1.13萬(wan) 噸,再創曆史新高。
2023年,西藏多舉(ju) 措保障“菜籃子”產(chan) 品供給以及農(nong) 畜產(chan) 品質量安全。記者了解到,這一年,西藏完成飼草複種、房前屋後種草45.83萬(wan) 畝(mu) ,連片種植人工飼草11.68萬(wan) 畝(mu) 。此外,建設牲畜良種場7個(ge) ,改良牲畜30萬(wan) 頭(隻)以上,牲畜良種覆蓋率達到46%,並穩定露地蔬菜種植麵積,管好、用好現有蔬菜設施,恢複利用閑置溫棚1643.1畝(mu) ,蔬菜生產(chan) 能力有效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西藏嚴(yan) 格落實“一控兩(liang) 減三基本”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防控措施,化肥、農(nong) 藥使用實現減量增效,畜禽糞汙、秸稈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92%、96%以上,廢棄農(nong) 膜回收率達到88%,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2%以上,確保產(chan) 地源頭安全。同時,實施農(nong) 畜產(chan) 品例行監測,抽樣合格率在97.8%以上,持續落實農(nong) 產(chan) 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製度和市場“驗證”準入製度,確保消費者買(mai) 得放心、吃得安心。
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2023年,西藏始終把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據了解,這一年,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製定龍頭企業(ye) 做大做強若幹政策,開展合作社示範社創建,目前,全區已有龍頭企業(ye) 177家(其中國家級15家、自治區級36家、市級126家)、合作社11824家(其中國家級示範社138家、自治區級示範社118家)、家庭農(nong) 牧場9534家。遴選打造龍頭企業(ye) 亮點示範14家、縣域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骨幹企業(ye) 31家。農(nong) 牧業(ye) 招商引資簽約項目19個(ge) 、協議資金27.34億(yi) 元,目前8個(ge) 項目已開工、到位資金1.6億(yi) 元。
拉薩市城關(guan) 區貢德泥塑文化藝術發展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位於(yu) 城關(guan) 區奪底街道,主營業(ye) 務為(wei) 農(nong) 副產(chan) 品加工、文旅產(chan) 業(ye) 以及西藏擦擦文化展覽館,2023年被評為(wei) 國家級示範社。“我們(men) 合作社每年的利潤大約能達到100萬(wan) 元,其中70%用來給村民分紅。去年僅(jin) 農(nong) 副產(chan) 品一項的分紅就達到了30萬(wan) 元。”西藏擦擦文化展覽館相關(guan) 負責人德吉旺拉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合作社內(nei) 除了有專(zhuan) 門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加工作坊、藏香製作室,還配備了泥塑室、彩繪室等,畫師尼瑪紮西正認真地在泥塑上進行彩繪。德吉旺拉告訴記者,合作社內(nei) 的泥塑和彩繪師傅共有24人,都是奪底街道的村民,合作社會(hui) 專(zhuan) 門對村民進行3至4年的培訓,再安排上崗。“之前我是一名唐卡畫師,但那時候收入不穩定,到合作社之後每月基本都能拿到六七千元工資,訂單多的時候月工資超過萬(wan) 元。”尼瑪紮西說。
多舉(ju) 措保障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
2024年,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將持續抓好糧食生產(chan) 特別是青稞生產(chan) ,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確保西藏糧食播種麵積保持在280萬(wan) 畝(mu) 以上,其中青稞種植麵積保持在220萬(wan) 畝(mu) 以上。此外,將持續做大做強青稞、犛牛主導產(chan) 業(ye) ,加大合作社和家庭農(nong) 牧場扶持力度,推進現有農(nong) 牧業(ye) 招商引資項目落實落地。
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還將建立助農(nong) 興(xing) 農(nong) 包保工作機製,加快推進西藏青稞、犛牛、牧草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試點建設,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開展犛牛藏羊骨血綜合利用關(guan) 鍵技術研發。同時,推動開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試點、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補償(chang) 試點工作,並全麵完成曲水縣、乃東(dong) 區農(nong) 村宅基地製度改革試點工作,多舉(ju) 措保障西藏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