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尋找杭州藏語翻譯誌願者!”近日,一條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醫生為(wei) 一個(ge) 從(cong) 西藏來杭做兒(er) 童肝移植的患兒(er) 家庭尋找藏語翻譯誌願者的帖子,牽動著全杭州百姓的心。
10個(ge) 月的德勒(化名)被診斷為(wei) 先天性膽道閉鎖、肝功能衰竭,急需肝移植手術。發出求助消息的兒(er) 科醫生陳小泉說,前期與(yu) 家屬溝通過程中,發現語言交流是很大的障礙。1月17日中午,小患者媽媽說已經準備了第二天就來杭州。“考慮到後期的診療等方麵的溝通需求,我們(men) 想要找一名懂藏語並且懂一些醫學知識的誌願者。”陳小泉同時還聯係了醫院有關(guan) 部門,全院上下積極幫助尋找。
“我們(men) 擔心時間來不及,所以17日下午我發了朋友圈,試試看找誌願者。沒想到牽動這麽(me) 多人的心,我一晚上接了五六百個(ge) 電話。”陳小泉說,孩子的家人也考慮到溝通交流問題,讓懂一些漢語的叔叔也一起來到杭州。
1月18日,德勒的母親(qin) 卓瑪(化名)和叔叔抱著他,飛行10餘(yu) 個(ge) 小時,跨越2900多公裏,從(cong) 西藏昌都來到浙江杭州。
去年12月,德勒被診斷為(wei) 膽道閉鎖,醫生建議肝移植。卓瑪一家第一次聽說這些名詞,這個(ge) 消息也像晴天霹靂,讓這一家人陷入困境。
“很幸運,我在網上認識了一個(ge) 做過肝移植的孩子媽媽,做手術的是浙大二院肝膽胰外科王偉(wei) 林團隊,術後孩子恢複得很好!”卓瑪說,這位熱心媽媽還邀請她加入了一個(ge) 病友群,群裏都是肝移植孩子的家長們(men) ,還有浙大二院的醫生。
1月18日晚,浙大二院醫生接上德勒和他的媽媽,救護車也等候在機場外。新華社發(金宇婷攝)
德勒一家啟程來杭手術,同一時間千裏之外的杭城,浙大二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醫師周小虎、兒(er) 科主治醫師金宇婷和醫院派出的120救護車也已等候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我以前從(cong) 來沒出過這麽(me) 遠的門,來杭州人生地不熟,剛開始心裏很沒底,沒想到下了飛機出來,一眼就看到醫生穿著白大褂在出口等我們(men) ,那一刻我覺得特別感動。”卓瑪說。
18日晚上德勒即入住兒(er) 科,醫護人員細心照護小患者。經過檢查,德勒的情況不樂(le) 觀,先天性膽道閉鎖、肝功能衰竭等時刻威脅著德勒的生命,醫護團隊評估肝腎心肺等重要髒器的功能,維持內(nei) 環境的穩定,糾正貧血和低蛋白,為(wei) 肝髒移植做好充分的準備。
1月22日,杭城迎來2024年的第一場雪,德勒也迎來了他生命的轉折之日。
當天下午,浙大二院肝膽胰外科學科帶頭人王偉(wei) 林和肝膽胰外科常務副主任嚴(yan) 盛帶領團隊,對德勒進行肝移植手術。
王偉(wei) 林介紹,德勒的肝功能衰竭病情比較嚴(yan) 重,團隊為(wei) 他施行了劈離式肝移植,捐獻者的左肝外葉捐贈給了他,患兒(er) 因為(wei) 年齡小,發育較遲緩,器官及血管相比正常都較小較細,實際身體(ti) 情況給手術增加了不小難度。
1月22日,浙大二院醫療團隊為(wei) 小患者進行肝移植手術。新華社發(來鑫萍攝)
曆時6小時的手術持續到臨(lin) 近晚上八點才結束,術中B超顯示手術成功。嚴(yan) 盛說,小患者換上了新肝髒,也是重獲新生的開始。接下去肝移植團隊、綜合ICU團隊、兒(er) 科團隊、護理團隊等會(hui) 共同照護,幫助他渡過術後排異反應、術後感染、營養(yang) 等難關(guan) 。
小德勒一家飛到陌生的城市,麵對的不是冬日的寒冷,而是全城的溫暖和新生的希望。據了解,之後三個(ge) 月左右,小德勒都會(hui) 留在杭州治療,多位了解西藏昌都地區藏語的誌願者已經向醫院報名,並表示後續隨訪過程中,有需要可以隨時聯係他們(men) ,線上線下都有充足的藏語翻譯誌願者為(wei) 小德勒提供幫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