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逆向”團圓為家國

發布時間: 2024-01-26 09:36: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圖為(wei) 戍邊民警趙天豪一家人與(yu) 同事在紮西宗邊境派出所合影。記者 汪純 攝

  年關(guan) 將近,踏上返鄉(xiang) 路途的人越來越多,但家住四川綿陽的朱皎卻帶著兩(liang) 個(ge) 女兒(er) 和大大小小6個(ge) 行李包,匆匆離開了家。

  這天是農(nong) 曆臘月初十,她們(men) 的目的地,是海拔4500米的雪域邊關(guan) 。邊關(guan) 這頭,戍邊民警趙天豪在工作的12年裏,已有11個(ge) 春節沒有與(yu) 家人團圓。

  “他實在走不開,不能回家過年,我就帶著孩子去邊關(guan) 看他,一家人過個(ge) 團圓年。”朱皎對記者說。

  經過3天的路途奔波,換乘4種交通工具,跨越海拔5210米的加烏(wu) 拉山口,翻過“珠峰108道拐”,朱皎和兩(liang) 個(ge) 女兒(er) 終於(yu) 到達日喀則市定日縣紮西宗鄉(xiang) 。這裏的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紮西宗邊境派出所正是趙天豪工作的地方。

  轄區交界處,看到風塵仆仆、滿身疲憊的朱皎和女兒(er) ,早已等候多時的趙天豪快步上前,和妻女緊緊相擁。此時,夕陽給群山鍍上了一層金邊,柔和的光線下,夫妻二人笑靨如花,卻又眼含淚水。

  夫妻二人於(yu) 2016年相識並結婚,趙天豪常年戍邊衛國,兩(liang) 人聚少離多。買(mai) 房裝修、懷孕產(chan) 檢、撫養(yang) 孩子、照顧父母……朱皎默默扛起了家庭這個(ge) “大後方”。

  朱皎對丈夫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管你在哪個(ge) 崗位,你的使命都是戍邊衛國,我永遠都支持你。”

  2018年春節之際,朱皎第一次來到日喀則市康馬縣邊關(guan) 陪丈夫趙天豪過年,她親(qin) 眼看見丈夫和更多戍邊人的默默付出和奉獻:有朔朔寒風中的巡邏站崗,有三更半夜的緊急救援,有日複一日的糾紛調處……就是這些“舍小家為(wei) 大家”的堅守,托起了邊關(guan) 穩、天下安、人民暖的“幸福感”。

  2021年底,趙天豪調任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紮西宗邊境派出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教導員,為(wei) 支持丈夫盡快打開工作局麵,2022年春節,朱皎又一次來到丈夫身邊,陪伴他過年。

  2024年春節、藏曆新年將至,為(wei) 守護廣大群眾(zhong) 度過一個(ge) 安定祥和的節日,趙天豪和同事們(men) 將再一次堅守在崗位上。

  “既然你回不去,那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母女不能過來‘逆向’團圓呢?”當朱皎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趙天豪時,趙天豪一開始很擔心,但轉念一想,高原邊關(guan) 早已今非昔比,固邊興(xing) 邊富民行動成效顯著,警營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吸氧、供暖、用水等都不再是問題。

  來到警營後的第二天,見兩(liang) 個(ge) 小孩很快適應了高原環境,夫妻倆(lia) 終於(yu) 放下心來。朱皎和丈夫趙天豪便商量起一件重要的事——走“親(qin) 戚”。

  朱皎是羌族,趙天豪是漢族,夫妻二人都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他們(men) 不僅(jin) 用實際行動築牢邊關(guan) 鋼鐵長城,也不斷用“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2023年,紮西宗鄉(xiang) 群眾(zhong) 塔傑遭遇意外事故,手術需要一大筆錢,同時家中還有三個(ge) 小孩需要撫養(yang) 照顧。夫妻倆(lia) 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捐了5000元現金幫塔傑渡過難關(guan) 。

  在朱皎這次帶的6件行李中,有特意買(mai) 的4件新棉服,準備趁著過年走“親(qin) 戚”,送給塔傑一家。

  趙天豪還計劃著春節後邀請鄉(xiang) 小學藏語文老師,教來自區外的民警學習(xi) 藏語,帶動大家以邊關(guan) 為(wei) 家,不斷加深與(yu) 各族群眾(zhong) 的交往交流交融。

  “我們(men) 的年,和‘民族大家庭’一起過;我們(men) 的情,為(wei) 家更為(wei) 國!”趙天豪告訴記者,朱皎在一旁笑著點頭表示認同。

  邊關(guan) 有愛不覺寒。在戍邊民警的心中,總飽含著超越兒(er) 女情長的家國情懷。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