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姆莫啦,我們(men) 來給您拜個(ge) 早年。”西藏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裏孜邊境派出所教導員劉誌和說著話邁進轄區一戶老人家裏。老阿媽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笑容滿麵地從(cong) 屋裏迎出來。
臨(lin) 近春節,西藏自治區仲巴縣亞(ya) 熱鄉(xiang) 最低氣溫達零下20攝氏度,筆者跟隨派出所民警在春節及藏曆新年來臨(lin) 前走“親(qin) 戚”。
圖為(wei) 民警劉誌和看望轄區困難群眾(zhong) 白瑪曲吉。 韓金彪 攝
“珠姆莫啦”叫珠姆次仁,是亞(ya) 熱鄉(xiang) 達務村的一名退休老黨(dang) 員,曾是自治區優(you) 秀人大代表,一直是裏孜邊境派出所全體(ti) 民警口中慈祥的“珠姆莫啦”。
2022年,劉誌和和同事們(men) 在一次走訪中偶然見到了珠姆次仁,聽這位“珠姆莫啦”講述自己作為(wei) 一名人大代表,立誌當好群眾(zhong) “通信員”,積極建言獻策,為(wei) 群眾(zhong) 排憂解難的先進事跡,敬佩之感在劉誌和與(yu) 全體(ti) 派出所民警心中油然而生。從(cong) 那時起,每次逢年過節劉誌和與(yu) 派出所的民警都要去探望這名“珠姆莫啦”。
“現在我們(men) 老百姓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日子越過越紅火,孩子們(men) 這幾天也要回來陪我過年啦,過年的東(dong) 西也都準備得差不多了……”
“珠姆莫啦”跟劉誌和講著最近家裏的情況。“你看你們(men) 每次來都給我帶東(dong) 西,平日裏還幫著家裏解決(jue) 了那麽(me) 多事情,我都不知道該怎麽(me) 感謝了。”因為(wei) 臨(lin) 近春節藏曆新年,這次劉誌和除了帶來米、麵、油,還帶來了風幹肉、糌粑、酥油等很多藏族逢年過節必備的特色食品。
從(cong) “珠姆莫啦”家離開的時候,單位的同事徐曉龍打來了電話,讓他中午回單位吃餃子。“我晚點回去,還得去加久老人家裏一趟,你們(men) 先吃。”劉誌和邊走邊說。
加久也是亞(ya) 熱鄉(xiang) 達務村一名孤寡老人,兒(er) 女常年外出打工,老人一人獨自生活,加之年齡較大、行動不便,無經濟來源,家中經常缺少大米、糌粑、生火所用的牛糞等,派出所的民警們(men) 在走訪中了解到該情況後,總是定期送來生活所需物資,解決(jue) 一些來人生活中的現實困難。春節前,劉誌和跟同事來到她家,為(wei) 她送來春節藏曆新年祝福。
圖為(wei) 裏孜邊境派出所民警與(yu) 加久老人聊天。 韓金彪 攝
“劉教,快來白曲茶館一趟,這兒(er) 有群眾(zhong) 吵架了!”“劉哥,今年回家過年嗎?不回去的話帶著兄弟們(men) 來我家團年啊!”“劉警官,我家孩子要上大學了,幫忙看看選哪個(ge) 專(zhuan) 業(ye) 好一點呢?”……劉誌和的電話總是不斷。這些瑣事,是劉誌和每天都會(hui) 麵對的“大事”“重要事”。
“他們(men) 都有我的電話,有啥事就直接給我打電話了。”簡單樸素的話語中,流露出是群眾(zhong) 對劉誌和的信任,更是劉誌和對他們(men) 的牽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