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風雪高原行|年楚河畔果蔬飄香

發布時間: 2024-02-18 09:40:00 來源: 新華社

  早上9點鍾,西藏日喀則市白朗縣巴紮鄉(xiang) 彭倉(cang) 村村民次仁瓊達就來到自家蔬菜大棚,把采摘的辣椒運到農(nong) 貿市場銷售。“冬天蔬菜價(jia) 格高,尤其新年期間供不應求。”她說。

  靠著經營6座蔬菜大棚,次仁瓊達去年全家收入達到10萬(wan) 多元。20多年前,依托山東(dong) 濟南對口支援,她開始學習(xi) 種菜技術,逐漸形成了如今的種植規模。隨著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地處年楚河畔的彭倉(cang) 村,逐漸培育出果蔬特色產(chan) 業(ye) 。174座大棚每天源源不斷地產(chan) 出西紅柿、黃瓜、茄子、辣椒等十幾個(ge) 品種。


溫室大棚采摘現場。新華社發

  巴紮鄉(xiang) 農(nong) 牧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紮西旺拉介紹,冬季大棚以蔬菜種植為(wei) 主,每座棚年均收入在1.7萬(wan) 至2.3萬(wan) 元,而彭倉(cang) 村平均每戶有3座大棚,大棚果蔬收入占當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

  在日喀則市江孜縣供銷公司綜合市場,普瓊的蔬菜店生意紅火,30多種蔬菜都是來自白朗縣。“春節和藏曆新年期間生意好,門店早上一般要運來7000多斤蔬菜,一天營業(ye) 額都在一萬(wan) 多元。”普瓊說道。

  白朗縣蔬菜專(zhuan) 班提供數據顯示,白朗縣現階段每天能產(chan) 蔬菜的大棚約440座,涉及種植戶3000人左右,蔬菜日供應量在12噸,主要銷往日喀則市區、白朗縣和江孜縣等地。


技術專(zhuan) 家輔導菜農(nong) 種菜。新華社發

  與(yu) 此同時,一些大棚種植戶已提前布局夏季水果市場,開始種下草莓、甜瓜、車厘子、西瓜、火龍果等。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白朗縣嘎東(dong) 鎮阿亞(ya) 村,由山東(dong) 濟南投資援建的12座大棚已投入使用,種上了多種水果苗。

  濟南市第十批援藏幹部管理組領隊、白朗縣常務副書(shu) 記李光耀介紹,今後將聚焦果蔬種苗繁育、標準化生產(chan) 、冷鏈倉(cang) 儲(chu) 物流、品牌培育等方麵,實施果蔬產(chan) 業(ye) 集群提升戰略,帶動更多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從數據看西藏經濟增長的“質”與“量”

    回顧2023年,西藏經濟頂住壓力、克服困難,地區生產總值快速增長,不僅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增速領跑全國,同時實現了經濟“質”的穩步提升,地區生產總值達2392.67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位居全國第一。 [詳細]
  • 西藏:保障旅客平安順暢出行

    隨著春節、藏曆新年假期即將結束,西藏各地返程客流明顯上升。對此,西藏各機場、火車站、客運站等及早部署、強化協調、優化服務,全力保障旅客平安順暢出行。 [詳細]
  • 西藏郵政:奮戰一線,派送“不打烊”

    春節、藏曆新年期間,當人們享受假日歡樂時,這群“綠衣使者”如往常一樣駕著郵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以及廣袤的農牧區。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