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men) 去一趟林芝要走一個(ge) 星期,現在從(cong) 墨脫到拉薩隻用一天。”
“西藏高發的包蟲病、大骨節病、先天性心髒病、白內(nei) 障四種疾病,如今基本實現應治盡治、願治盡治。”
……
3月6日下午,人民大會(hui) 堂西藏廳。在西藏代表團開放團組會(hui) 議上,麵對中外記者的提問,多位來自西藏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坦誠作答,通過親(qin) 身經曆的故事,向世界展現今日西藏真實美好的模樣。
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的西藏代表團3月6日下午在人民大會(hui) 堂西藏廳舉(ju) 行開放團組活動。(西藏代表團供圖)
兩(liang) 會(hui) 是世界觀察中國的一扇窗口。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恢複了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一直備受媒體(ti) 關(guan) 注的西藏代表團吸引了幾十位中外媒體(ti) 記者前來采訪。
剛剛過去的2023年,西藏多項經濟指標增速緣何能位居全國前列?西藏如今醫療條件如何?農(nong) 牧民生活有何新變化?……開放團組會(hui) 議問答環節,媒體(ti) 記者的提問道出海內(nei) 外各界對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變化的關(guan) 注。
被問及西藏基礎設施改善情況,來自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墨脫鎮墨脫村的羅布央宗代表有著深切感受。
2013年10月31日,全長117公裏的墨脫公路建成通車,全國最後一個(ge) 通公路的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羅布央宗說,如今墨脫通車已過10年,全縣45個(ge) 行政村都通了公路,“四好農(nong) 村路”修到家門口,國道G219線正加速建設中。“如果坐飛機清早從(cong) 北京出發,晚上就能到墨脫吃上熱騰騰的墨脫石鍋雞。”
西藏的發展變化,得益於(yu) 從(cong) 中央到地方不斷加大投入,傾(qing) 力為(wei) 群眾(zhong) 解難事。
在回答農(nong) 牧民民生改善相關(guan) 問題時,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巴青縣江綿鄉(xiang) 坡榮塘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其德代表講起了“一口鍋”的故事。
其德所在的村海拔4500米左右。“在我的家鄉(xiang) ,水的沸點僅(jin) 僅(jin) 85度,煮飯做菜不易熟、熟得慢、不新鮮一直是困擾牧民群眾(zhong) 的生活難題。”其德說。
她告訴記者,在西藏,做飯離不開高壓鍋,但以前的高壓鍋功能較為(wei) 單一,使用不是特別方便。近年來,自治區黨(dang) 委和政府組織有關(guan) 部門技術攻關(guan) ,專(zhuan) 門研製了適合高原群眾(zhong) 使用的新款高壓鍋。
“這款高原多功能高壓鍋為(wei) 許多牧民群眾(zhong) 解決(jue) 了令人頭疼的烹飪難題,如今村裏都用上了這樣的高壓鍋。自治區又推動研發了高原蒸箱、高原燒水壺等,也受到群眾(zhong) 歡迎。”她說。
3月6日下午,中外記者在人民大會(hui) 堂西藏廳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西藏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新華社記者韓潔 攝)
點滴變化匯聚蝶變力量。2023年,西藏地區生產(chan) 總值2392.67億(yi) 元、增長9.5%,人均突破6萬(wan) 元。全區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9.4%。
“百聞不如一見。”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巴塔代表在回答關(guan) 於(yu) 西藏旅遊發展情況問題時,向中外記者發出邀請,歡迎大家走進西藏,親(qin) 身感受真實美好的西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