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時提出,堅持不懈抓好“三農(nong) ”工作,紮實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錨定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目標,學習(xi) 運用“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經驗,因地製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wei) 功,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
這一內(nei) 容引起西藏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men) 的廣泛熱議。大家紛紛表示,過去一年,西藏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把樹立農(nong) 牧民新風貌行動作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發展、助攻鄉(xiang) 村建設、助推鄉(xiang) 村治理的重要抓手,深入推進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人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新的一年,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充分發揮優(you) 勢、彰顯特色,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切的問題和困難,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讓全麵小康的成色更足。
昌都市察雅縣吉塘鎮吉塘社區白瑪土登一家,過去一直延續著千百年來“樓上住人、樓下養(yang) 畜”的傳(chuan) 統,夏天蒼蠅蚊蟲亂(luan) 飛,一家人渾身上下都是牛糞味,孩子也經常因為(wei) 蚊蟲、寄生蟲而生病。
“增進農(nong) 民福祉是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最終目標。”全國人大代表,昌都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羅慶伍表示,2023年以來,昌都市聚焦“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總要求,以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為(wei) 主線,累計投入資金1.76億(yi) 元實施人畜分離工程建設,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與(yu) 綠色發展有效融合。
人畜分離工程實施後,白瑪土登家一樓硬化為(wei) 水泥地麵,牛羊也全部養(yang) 在戶外的單獨棚圈中,再加上庭院裏種植的花草,如今白瑪土登的家裏既幹淨衛生,又花香四溢,人居環境和生產(chan) 生活條件有了顯著改善。
“2024年,昌都市計劃投入資金2億(yi) 元,實施人畜分離20160戶,屆時人畜分離率將提高至87.15%。”羅慶伍表示,昌都市將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點對點”抓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典型示範,不僅(jin) 注重實現生態環境優(you) 美、村容村貌整潔、基礎設施完善、特色風貌彰顯,還要推動實現農(nong) 牧民生活富裕、公共服務健全、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風文明質樸。
作為(wei) 一名來自基層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山南市隆子縣鬥玉珞巴民族鄉(xiang)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鄉(xiang) 長紮西江村一直以來最關(guan) 心的就是帶領群眾(zhong) 過上好日子,早日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
“隨著基礎設施建設和保障力度不斷完善,我們(men) 鄉(xiang) 所有建製村、自然村都通上了硬化路,以往的坑窪泥濘老路永遠成為(wei) 了曆史,位置偏僻和交通不便再也不是群眾(zhong) 走出大山、走上致富路的絆腳石。”聊及如今的好日子,紮西江村話語樸實卻充滿了自豪和幸福。
便捷的交通,為(wei) 這個(ge) 小鄉(xiang) 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依托美麗(li) 的自然環境、獨特的民族風情,鬥玉鄉(xiang) 發展起民族手工業(ye) 和旅遊業(ye) ,村民開起了家庭旅館、餐館……如今的鬥玉珞巴民族鄉(xiang) ,道路寬敞整潔,家家都住二層小樓,群眾(zhong) 生活越來越幸福。
“未來要把責任擔好、把事業(ye) 幹好、把國土守好,大力發展苗圃種植、藍孔雀養(yang) 殖、家庭旅館等適合本地的產(chan) 業(ye) ,帶領邊境群眾(zhong) 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祖國邊陲,做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紮西江村表示。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著眼促進農(nong) 民增收,壯大鄉(xiang) 村富民產(chan) 業(ye) 。
“產(chan) 業(ye) 是支撐經濟發展的根基所在,要實現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全麵小康成色更足,就要‘授人以漁’,在幫助老百姓找到致富之道的同時,積極引導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通過自己的努力,走上增收致富之路。”住藏全國政協委員、西藏眾(zhong) 源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卓嘎認為(wei) 。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召開前夕,卓嘎再次來到曲水縣茶巴拉鄉(xiang) 柏林村,這裏是她的“萬(wan) 企興(xing) 萬(wan) 村”結對幫扶村,她與(yu) 群眾(zhong) 聊發展、話增收。
今年1月16日,西藏眾(zhong) 源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與(yu) 曲水縣柏林村、才納村、色麥村3個(ge) 行政村達成合作意向,簽訂合作協議,每年可帶動村集體(ti) 經濟增收12萬(wan) 元,3家結對村企將在壯大村集體(ti) 經濟、就業(ye) 等方麵達成合作共贏。
“在簽訂合作協議前,我們(men) 到西藏眾(zhong) 源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實地了解公司生產(chan) 經營情況及未來發展前景,聽取了卓嘎董事長的幫扶計劃,村民們(men) 都很支持,覺得有保障又有前景,我們(men) 非常感謝她。”柏林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達嘎次仁表示,這是柏林村第一次以企業(ye) 投資的形式發展村集體(ti) 經濟,大家都很期待。
在脫貧攻堅期間“百企幫百村”行動中,民營企業(ye) 作出了重大貢獻。而“萬(wan) 企興(xing) 萬(wan) 村”行動,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階段的重要舉(ju) 措。
“今後,要推動企業(ye) 發展壯大的同時積極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通過企業(ye) 與(yu) 村委會(hui) 相互溝通了解,以群眾(zhong) 需求為(wei) 導向,以群眾(zhong) 滿意為(wei) 標準,廣泛聽取群眾(zhong) 意見建議,始終把群眾(zhong) 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jue) 好群眾(zhong) 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實辦好辦到位,讓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成果更加鞏固、成效更可持續。”卓嘎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