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海拔3600米以上的綠色地圖

發布時間: 2024-03-12 09:45:00 來源: 西藏日報

  提到拉薩您會(hui) 想到什麽(me) 顏色?紅色的布達拉宮、黃色的大昭寺,當然少不了藍天白雲(yun) 。在我們(men) 的印象中,好像從(cong) 未覺得綠色與(yu) 拉薩有關(guan) ,因為(wei) 拉薩的綠,太難了。

  多年前,母親(qin) 第一次到拉薩看我,剛從(cong) 機場出來就心疼得哭了。她說,這可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怎麽(me) 山上一棵樹都沒有呀?我知道,從(cong) 飛機上往下看,一定更顯得荒涼,滿目所及都是灰白色的山。我開玩笑回她,西藏平均海拔4000多米,大家喘氣都不容易,哪來的力氣種樹呀。

  西藏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20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確定生態是西藏“四件大事”之一,首次將“必須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納入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作為(wei) 首府的拉薩,規劃2021至2030十年時間,在拉薩河兩(liang) 側(ce) 的南北山上,完成206.72萬(wan) 畝(mu) 的綠化任務,這個(ge) 麵積相當於(yu) 3個(ge) 故宮的大小。我們(men) 期待塞罕壩的奇跡重現拉薩,希望紅旗渠的壯舉(ju) 再現高原。但在海拔3600米到6000米的地方種樹,實現國土綠化、人工造林,真的有可能嗎?

  在拉薩的山上種樹,就像在石板上栽花,沒有足夠的土壤,蓄不了水,有些地方的坡度達到七八十度,不小心還會(hui) 滑下去,也沒法使用機械設備。

  你聽過客土嗎?我們(men) 笑稱“來做客的土”,因為(wei) 需要從(cong) 別的地方運來,再由工人一袋一袋背上山。50斤一袋的土,他們(men) 每天要往返山上二三十趟,走過一段段不能被稱為(wei) 路的地方,有的地方甚至隻有一個(ge) 手掌的寬度。高強度的體(ti) 力勞動,沒有一個(ge) 人叫苦,背的每一袋土,揚起的每一鐵鎬,都是他們(men) 對山綠起來的渴望。

  “這棵樹有心嘛,這棵樹跟人是有感情的,這棵長好的話,人也高興(xing) ,自己小孩怎麽(me) 養(yang) 出來的,樹也要怎麽(me) 養(yang) 。我現在最大的心願是要養(yang) 好它。”

  她叫拉姆,意思是“仙女”。在這位養(yang) 護樹苗的“仙女”眼裏,樹是不會(hui) 說話的孩子,是有靈性的。她會(hui) 仔細觀察樹苗又高了幾分?有沒有喝飽水?腳下的土是不是該鬆一鬆了?

  到了中午,頂著明晃晃的太陽,大家撿個(ge) 石塊,席地而坐,就是個(ge) 飯桌。

  “這是早上起來煮的雞蛋,已經涼了,但將就吃吧,主要沒地方熱呀,沒時間嘛。”

  這是極其簡陋的一餐。拉姆拿出杯子仔細擦了擦,倒一杯酥油茶遞給我。這杯酥油茶是山上僅(jin) 有的一點帶溫度的食物,可是才喝幾口,嘴裏就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原來,山上揚起的沙,早就悄悄落進了杯子裏。

  這樣的場景時常出現在拉薩每一個(ge) 種樹的山頭,也有很多像拉姆一樣的種樹人。有花甲的老人,他說或許我享受不到,但我的子孫後代一定能在樹蔭下納涼;有異鄉(xiang) 來的打工人,他說,我最驕傲的,就是以後帶著家人來拉薩,能指著一棵樹說,看,那是我種的;有七八歲的小孩,眼裏亮晶晶的,姐姐漂亮,但我覺得山上的樹更漂亮。

  為(wei) 了子孫後代在高原能舒適生活,為(wei) 了每個(ge) 冬天不用流著鼻血醒來,為(wei) 了來拉薩的遊客不用人手一個(ge) 氧氣瓶,不再被缺氧、高反攔住腳步,更為(wei) 了西藏的綠色發展,他們(men) 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這句話,像信仰一般刻在骨子裏、融於(yu) 血脈中、外化行動上。

  沒有土他們(men) 就“客土”;沒有水他們(men) 從(cong) 拉薩河引水上山;沒有樹苗,他們(men) 從(cong) 青海、陝西、寧夏、甘肅四處運苗;麵對懸崖上的巨石,他們(men) 變身“蜘蛛人”,吊在空中,打洞種樹;海拔更高和生態環境受限的地方,他們(men) 用無人機飛播造林。這不是一項立竿見影的事業(ye) ,每個(ge) 人都在用行動說著兩(liang) 個(ge) 字,值得。

  前不久,央視《開講啦》節目首次走進西藏,講述了拉薩南北山綠化的故事。西藏媒體(ti) 關(guan) 於(yu) 南北山綠化的多篇報道被央視、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ti) 轉載刊發,從(cong) 2003到2023,從(cong) “樹圍城”“樹上山”再到如今的南北山綠化工程,終於(yu) ,越來越多人看到西藏的生態發展,看到拉薩綠色的來之不易。

  每當我眺望遠山時,眼前總會(hui) 浮現一個(ge) 又一個(ge) 身影。有人說,他們(men) 是“當代愚公”,可我覺得他們(men) 更像畫家,他們(men) 用汗水在海拔3600米以上的拉薩暈染出一幅綠色地圖。

  拉姆曾答應她的女兒(er) ,等樹長大了,就牽著她去散步。如今,我的孩子也兩(liang) 歲半了,他還沒有認真地看過拉薩。我相信到那個(ge) 時候,他不會(hui) 再發出我母親(qin) 當年的感慨,一定會(hui) 說:媽媽,拉薩真綠呀。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兩單位共同打造“法治小課堂”特色品牌

    3月6日,拉薩市城關區人民法院與拉薩市第一小學簽訂“法治小課堂”特色品牌課程協議,共同打造“法治小課堂”品牌,今後將通過開展法治模擬小法庭活動,為小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法律體驗平台,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識。  [詳細]
  • 拉魯濕地:鳥的逸境

    初春時節,西藏拉薩市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裏眾鳥翔集,這裏是鳥的逸境。  [詳細]
  • 西藏天文曆算專家通過古老天文台測定春耕時間

    達普寺旁,桑煙繚繞,不少民眾身著盛裝圍坐在一處半山坡上靜靜等待,9日上午9時50分許,太陽緩緩上升,陽光透過測光口照射到達普天文觀測台中央的測光石上。西藏各地自當日起將陸續迎來灌溉、春耕等大範圍農事活動。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