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綠之源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yu) 中國蘆筍研究所合作。圖由李東(dong) 平提供
中小型企業(ye) 由於(yu) 數量多、個(ge) 頭小,被形象地稱為(wei) “螞蟻雄兵”。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含科量”高,是最具活力和潛力、最具成長性的創新群體(ti) ,成為(wei) 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載體(ti) 。近日,記者從(cong) 自治區科技廳了解到,近年來,西藏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培育工作有序推進,成效良好。根據2023年度《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評價(jia) 數據快報》顯示,截至目前,西藏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評價(jia) 係統新增注冊(ce) 企業(ye) 305家,累計注冊(ce) 企業(ye) 達到193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評價(jia) 入庫達到476家,入庫數量同比增幅位居全國第三。那麽(me) 何謂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為(wei) 什麽(me) 要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培育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西藏又有哪些“妙招”?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西藏部分企業(ye) 為(wei) 你解密。
新質生產(chan) 力 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guan) 於(yu)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自治區科技廳高新處副處長尹君這樣說,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通常是指那些主要從(cong) 事高新技術產(chan) 品的研究、開發、生產(chan) 和服務等業(ye) 務的企業(ye) 。這些企業(ye) 以科技人員為(wei) 主體(ti) ,致力於(yu) 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活動,並取得自主知識產(chan) 權,然後將這些知識產(chan) 權轉化為(wei) 高新技術產(chan) 品或服務,以此實現企業(ye) 的可持續發展,從(cong) 而帶動經濟發展。同時,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ye) 不僅(jin) 能提升西藏科技創新能力、支撐經濟可持續發展,還能吸納大量人群就業(ye) ,減少失業(ye) 率。
春節假期剛剛過去,全區各企業(ye) 已開啟複工複產(chan) 模式。在位於(yu) 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西藏月王藥診生態藏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內(nei) ,工人們(men) 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有序地趕製生產(chan) 訂單,生產(chan) 車間內(nei) 一派繁忙景象。
西藏月王藥診生態藏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yu) 2007年,是一家以創新高原生物技術為(wei) 支撐,以生態中藏藥飲片炮製與(yu) 加工為(wei) 核心,以藏藥大健康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集種植、研發、製造、營銷為(wei) 一體(ti) 的全產(chan) 業(ye) 鏈科技型企業(ye) 。2022年,該公司銷售總額達6000餘(yu) 萬(wan) 元,其中高新技術產(chan) 品占比90%以上。截至2023年10月,公司銷售總額已突破6600萬(wan) 元,預計今年銷售額可達8000萬(wan) 元,創造稅收400萬(wan) 元。
“我們(men) 能走到今天,除了自身的實力之外,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西藏月王藥診生態藏藥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伍七林坦言,企業(ye) 成立之初,西藏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發展政策的獎補就為(wei) 公司提供了資金支持,解決(jue) 了一部分“燃眉之急”,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也得到了大力支持。
企業(ye) 的良性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對於(yu) 如何做好接下來的服務,尹君說:“新的一年裏,我們(men) 會(hui) 積極推動投資規模大、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企業(ye) 提質增效,同時加快新進項目手續辦理,推動為(wei) 企服務,讓政策落到實處。”
帶動就業(ye) 實現持續共富共贏
育苗棚內(nei)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甜瓜苗嫁接、種植大棚內(nei) 工作人員正在蘆筍地裏套種辣椒苗……此時,西藏綠之源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地內(nei) 也是熱鬧非凡。
2019年,西藏綠之源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山南市紮囊縣阿紮鄉(xiang) 章達村流轉的3700畝(mu) 土地上成立,這是一座建設在“地球第三極”的有機蔬果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主要經營高原有機蔬果研發、種植及銷售,主要生產(chan) 有機蘆筍、有機蜜瓜、有機辣椒等,在帶動當地就業(ye) 、促進增收方麵都發揮了積極作用,產(chan) 生了良好的社會(hui) 效益。2019年以來,西藏綠之源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帶動農(nong) 戶340戶,戶均增收2萬(wan) 元;帶動就業(ye) 人數260人,其中本地就業(ye) 人數180人,人均年增收3.5萬(wan) 元,當地群眾(zhong) 還可以通過土地流轉每年增收25萬(wan) 元,2023年產(chan) 值為(wei) 763萬(wan) 元。
“在大棚工作有固定工資,再加上土地流轉和養(yang) 犛牛的收入,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今年家裏買(mai) 了車,明年還準備給兒(er) 子娶媳婦哩。”在西藏綠之源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員工紮西笑著說。
“因為(wei) 氣候、地理、土壤等諸多原因,當時種植的蔬菜成活率特別低,真的特別沮喪(sang) ,都不知道要怎麽(me) 堅持下去了,後來在自治區政府的幫助下,不僅(jin) 有技術人員現場指導,還有科技項目補助,要不然可能早已經離開拉薩了,更別說帶動農(nong) 牧民增收了。”西藏綠之源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dong) 平激動地說道。
李東(dong) 平看重的從(cong) 不是一時一戶的增收,而是堅定地要做百年企業(ye) ,長期造福一方百姓。西藏綠之源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農(nong) 業(ye) 科技支撐產(chan) 業(ye) 發展,以產(chan) 業(ye) 發展來推動企業(ye) 發展,通過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就業(ye) ,將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產(chan) 生規模效應,從(cong) 而帶動全產(chan) 業(ye) 鏈各個(ge) 環節共同發展,實現公司與(yu) 農(nong) 牧民持續共富、共贏。
厚植沃土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成長
近期,自治區科技廳和區經濟和信息化廳、區財政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稅務局、拉薩海關(guan) 聯合印發實施《西藏自治區科技型企業(ye) 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其中明確,對首次進入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備案數據庫的企業(ye) 給予10萬(wan) 元配套獎補,用於(yu) 企業(ye) 科技創新活動。
同時,鼓勵各地市、各類園區、創新型縣(市)對首次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給予資金獎補,如:拉薩市對首次通過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或市級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評價(jia) 入庫的,一次性獎勵10萬(wan) 元,不重複獎勵;日喀則市評價(jia) 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一次性獎補20萬(wan) 元;昌都高新區對新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給予一次性5萬(wan) 元的獎勵;《西藏自治區企業(ye) 所得稅政策實施辦法》明確,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自2021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免征企業(ye) 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
幫企業(ye) 對接專(zhuan) 家團隊,完善貸款風險補償(chang) 機製,全麵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惠企政策……眼下,自治區科技廳正加快推動科技創新重點任務有序落實,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激發企業(ye) 創新活力,以創新思維和舉(ju) 措推進高質量發展。
尹君表示,截至目前,西藏入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ye) 476家,其中一級行業(ye) 領域農(nong) 、林、牧、漁業(ye) 的25家,占比5%;製造業(ye) 企業(ye) 69家,占比14%;信息技術204家,占比43%;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e) 131家,占比28%;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ye) 17家,占比4%;文化、體(ti) 育和娛樂(le) 業(ye) 10家,占比2%;其他行業(ye) 20家,占比3%。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下一步,西藏將繼續把科技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並推動金融、人力、科技等資源向科技型企業(ye) 聚集,促使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匯聚起創新發展的“大能量”,讓更多新質生產(chan) 力在西藏“春潮湧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