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7個(ge) 省市派出“組團式”教育援藏人才400人支援西藏21所中小學校,各援藏團隊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工作主線,堅持在立德樹人中突破、在創新教學中前行,增強受援學校自我“造血”能力,努力實現“支援一所學校、示範一個(ge) 地區”的目標,推動受援學校基礎教育水平實現質的飛躍。
對口支援,開啟教育援藏新階段
2019年,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納入中央幹部人才對口支援工作體(ti) 係,從(cong) 全國17個(ge) 省市和8所教育部直屬高校附屬中小學,選派400名教師進藏,集中支援西藏21所中小學,開啟了教育援藏新階段。
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始終把抓好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作為(wei) 促進西藏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和治邊穩藏的重要舉(ju) 措,加強工作和力量統籌,強化政策資金保障,全力以赴推動落實。
為(wei) 進一步做好教育對口支援工作,2023年8月7日,教育對口支援西藏工作會(hui) 議在拉薩召開,會(hui) 上自治區人民政府與(yu) 教育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加快構建部區戰略合作新機製,為(wei) 教育對口支援工作描繪新的發展藍圖。9月,自治區領導深入拉薩江蘇實驗中學調研並召開“組團式”教育援藏教師代表座談會(hui) ,聽取援藏教師代表意見建議,為(wei) 西藏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2023年,成功舉(ju) 辦兩(liang) 期“組團式”援藏教育人才培訓班,對新輪換的400名“組團式”教育援藏人才進行全覆蓋的培訓工作。
此外,自治區教育廳修訂印發了《關(guan) 於(yu) 調整自治區教育受援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工作職責的通知》,成立了由區教育廳黨(dang) 組書(shu) 記任組長、廳長任副組長的教育受援工作領導小組,各市(地)教育行政部門對照成立市(地)教育受援工作領導小組,完善了工作機製,形成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從(cong) 動員部署會(hui) 、崗前培訓會(hui) 到細化任務分工、完善考核規定等,西藏全力保障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有序推進。
立德樹人,培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合格接班人
育人為(wei) 本,德育當先。
上海“組團式”教育援藏人才隊伍廣泛開展傳(chuan) 統文化、民族文化、體(ti) 育藝術、青少年交流、信息資源共享等方麵的交往交流交融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指導滬藏兩(liang) 地學生藝術設計作品展和陶藝課程建設,邀請當地學生足球隊赴上海集訓和交流比賽。
江蘇省支教團隊將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作為(wei) 重要支教內(nei) 容,緊扣西藏邊疆民族地區實際,圍繞立德樹人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積極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主題演講等活動;利用江蘇、拉薩結對學校之間教學互動,推動實施思政課教學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
……
在青少年心中種下一顆愛黨(dang) 愛國、民族團結、崇德向善的種子,對於(yu) 青少年健康成長至關(guan) 重要。
2023年,西藏各援藏團隊緊緊圍繞“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個(ge) 教育根本問題,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深入挖掘中華民族曆史文化上的同根、同源,各援藏團隊累計組織28批次共770餘(yu) 名中小學生赴支援省市開展夏令營、研學和社會(hui) 實踐交流等活動,助推兩(liang) 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積極開展“示範課”“選修課”“愛國主義(yi) 教育主題演講”“粽子飄香迎端午·民族團結暖人心”主題活動等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著力擰緊團結繩、畫好同心圓,用實際行動為(wei) 每一位孩子係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聚焦學生教育薄弱環節,各援藏團隊突出學生核心素養(yang) 培養(yang) ,強化理科和實驗教學,推動受援學校課堂向“優(you) 質課堂”“深度課堂”轉變;以“珠峰旗雲(yun) ”平台為(wei) 抓手,打造智慧教育課堂,促進信息技術與(yu) 受援學校,受援學校與(yu) 邊境學校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受援學校新建智慧教室141個(ge) ,遠程教育平台50個(ge) ,開展各類“線上+線下”網絡互動教學活動199場次,遠程網絡直播課391次558節,有效實現優(you) 質教育資源“觸屏可得”。
培智鑄魂,打造高素質教育人才隊伍
河北省援藏教師充分發揮骨幹作用,幫助受援學校製定發展規劃,完善規章製度;山東(dong) 省通過送教、培訓、跟崗掛職等形式,幫助提高當地教師的整體(ti) 素質和水平……
欲育英才,先育良師。在培養(yang) 學生的同時,每一位援藏老師還肩負著傳(chuan) 幫帶的職責,從(cong) “輸血”轉變成“造血”,培養(yang) 植根本土的優(you) 秀教師,從(cong) 而真正提高當地的教育水平。
2023年,西藏通過援藏教師與(yu) 當地教師共同製定教學計劃、共同承擔教學任務等方式,促進了教師間深度交流和共同成長,提升了本地教師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和課堂教學能力。
持續加強教師“走出去”培訓工作,每年選派200名區內(nei) 骨幹教師赴對口支援省(市)跟崗培訓學習(xi) ,各支援省市精心製訂培訓計劃,配備名校名師培訓資源;不斷強化“傳(chuan) 幫帶”,援藏教師團隊積極開展結對幫扶工作,采取“一對一”“一對多”等結對方式,結對幫扶本地教師677對,團隊86個(ge) 。
聚焦教師教研能力提升,各援藏團隊以“共研、共學、同進步”為(wei) 目標,創新主題教研、同課異構、智慧研修等教研載體(ti) ,組織集體(ti) 備課、聽評議課等教研活動5266場次,優(you) 化教學方法320餘(yu) 項,提升本地教師管理水平、教學方法、教學技巧,促進受援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和專(zhuan) 業(ye) 發展,為(wei) 西藏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骨幹教師隊伍。
沒有停歇的腳步,隻有奮進的號角。下一步,西藏將繼續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不斷完善工作機製,加強“組團式”援藏教育人才管理,持續鞏固拓展教育援藏成果,進一步帶動西藏教育水平和質量實現新的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