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天氣轉暖,在拉薩河穀越冬的候鳥又要“返航”了。它們(men) 需要曆經林周——當雄——那曲班戈——申紮的遷徙路,返回遙遠的藏北草原開始“生兒(er) 育女”。
圖為(wei) 拉薩市當雄縣阿熱濕地裏的黑頸鶴。南木加 攝
圖為(wei) 拉薩市當雄縣阿熱濕地裏的黑頸鶴。南木 攝
通常,黑頸鶴“返航”需飛行3-5天,當雄縣阿熱濕地是大部分北上的黑頸鶴往返遷徙的中轉站。作為(wei) 拉薩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中麵積最大、海拔最高的濕地,阿熱濕地因其特殊的生態環境孕育著眾(zhong) 多珍稀水禽鳥獸(shou) 和濕地植物,黑頸鶴們(men) 在這裏中轉休息,養(yang) 精蓄銳後再次踏上遷徙之途。
圖為(wei) 拉薩市當雄縣阿熱濕地裏的黑頸鶴。益西旦增 攝
圖為(wei) 拉薩市當雄縣阿熱濕地裏的黑頸鶴。索朗多傑 攝
圖為(wei) 拉薩市當雄縣阿熱濕地裏的黑頸鶴。益西旦增 攝
金色的陽光灑在阿熱濕地的草甸上,黑頸鶴們(men) 時而展翅翩飛,時而嬉戲覓食,或盤旋在濕地上空,接著在不遠處停落,或優(you) 哉遊哉地在淺灘處覓食、嬉水、跳舞,呈現出一幅幅鶴舞高原的美景圖,如夢如幻地定格在念青唐古拉山的春天裏。
圖為(wei) 拉薩市當雄縣阿熱濕地裏的黑頸鶴。益西旦增 攝
圖為(wei) 拉薩市當雄縣阿熱濕地裏的黑頸鶴。益西旦增 攝
遠處,有火車沿著青藏鐵路鳴笛經過,黑頸鶴們(men) “淡定一瞥”,仿若未聞其聲,繼續欣賞水中的倒影,於(yu) 鳥鳴處處,水聲悠悠間自得其樂(le) 。
當然,也有部分遷徙北上的黑頸鶴會(hui) 在此安家,孵一窩雛鳥,將這裏當作它們(men) 遷徙的終點,開始新的生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