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藏氣象部門有效應對頻發重發的天氣氣候事件,推動西藏氣象事業(ye) 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服務人民取得新成效,圓滿完成年度各項工作任務。
凝聚多方合力——持續提升基礎能力
2023年,中國氣象局與(yu) 自治區政府簽署新一輪省部合作協議,開展大型無人機增雨(雪)試驗,填補西藏此項工作空白。自治區財政支持人影經費預算大幅增加。
自治區氣象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向毓意介紹,西藏與(yu) 區內(nei) 外10家單位簽署合作協議,與(yu) 全國氣象部門36家兄弟單位開展援藏對接。首次通過地方審批獲得“十四五”西藏專(zhuan) 項投資,爭(zheng) 取2億(yi) 元增發國債(zhai) 項目,2024年,地方財政項目預算較2023年增長60%。印發促進氣象科技產(chan) 業(ye) 發展實施方案,氣象科技產(chan) 業(ye) 收入較上年度增長50%。
2023年,西藏出台氣象科技成果評價(jia) 實施細則。凝練65項關(guan) 鍵核心科研問題,落實科研經費1183.6萬(wan) 元,較上年度增長14%。聯合科技廳設立氣象領域項目基金150萬(wan) 元。首次參與(yu) “揭榜掛帥”項目,出版專(zhuan) 著5部,發表論文111篇。墨脫野外科學試驗基地入選西藏首批野外科學觀測站。新增自治區勞模創新工作室1個(ge) 。
同時,對標精準預報,圍繞重大活動,實現提前1.5小時,精準到1公裏、分鍾級預報;試點開展雷達盲區短臨(lin) 預報預警和次季節網格氣候預測業(ye) 務;自主研發的暴雪模型實現提前5小時預警。進一步深化信息融合,冰川站等46種新型數據和服務產(chan) 品接入天擎,數據種類達493種;2個(ge) 業(ye) 務係統、62類氣象產(chan) 品數據接入自治區政務雲(yun) ;為(wei) 20餘(yu) 家外部單位提供97次數據服務,年服務量超過152TB。
據統計,2023年,西藏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發展需要,新建1個(ge) 溫室氣體(ti) 站、5部天氣雷達、49個(ge) 自動站、39個(ge) 視程障礙現象儀(yi) 、135個(ge) 固態降水設備。3套垂直地基遙感觀測係統和2部X波段天氣雷達獲業(ye) 務準入。持續開展觀象台、本底站、試驗外場建設。衛星中心西藏分中心建設方案進入審核階段。
服務“四個(ge) 創建”——增強氣象保障水平
2023年,西藏氣象部門聯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成立青稞氣象服務中心,發布農(nong) 業(ye) 氣象災害風險預警11期,實施人影作業(ye) 1348次。聯合公安、交通部門繪製318國道色季拉山段等3條路段熱譜地圖,提升惡劣天氣高影響路段通行效率。聯合能源、電力部門開展首府城市供暖、能源保供氣象服務。成功保障第五屆藏博會(hui) 、第三屆www.easyfundingllc.com“環喜馬拉雅”國際合作論壇等重大活動。聯合住建、應急等部門,聯動落實防雷安全社會(hui) 監管職責。
“2023年,西藏圍繞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等開展生態修複型人工增雨(雪)作業(ye) 24次。積極開展‘氣象﹢’賦能工作,對17個(ge) 江河湖源和11個(ge) 冰川開展監測評估,2023年,西藏生態遙感年報獲評優(you) 秀。那曲冬蟲夏草獲‘氣候生態優(you) 品’稱號。”向毓意介紹說。
同時,完成“176”工程(帕裏空間天氣觀測站)建設任務,開展“169”工程(111個(ge) 自動站)數據應用。2個(ge) 軍(jun) 民融合項目獲立項。氣象預警納入地方應急響應啟動前置條件,自治區氣象局聯合廣電局應急廣播氣象預警信息。新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24家,創建率達81%。
一年來,全區氣象部門廣大幹部職工幹事創業(ye) 的精氣神得到有效激發,部門凝聚力持續增強,形成了真抓實幹、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氣象事業(ye) 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突破。
細化務實舉(ju) 措——確保高效完成年度任務
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關(guan) 鍵一年,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第五年。向毓意表示,全區氣象部門將繼續做好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推動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hui) 服務現代化,以更加務實的舉(ju) 措確保年度任務按時保質完成。
在做好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方麵,全區氣象部門將健全氣象災害應急響應和聯動機製,優(you) 化現行氣象服務產(chan) 品。提升極端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能力,推動西藏短時臨(lin) 近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平台在市縣應用,啟動沿喜馬拉雅山一線13個(ge) 縣的暴雪預警調整工作;開展墨脫暴雨預警信號新標準的屬地化發布;推進人影轉型發展,全麵實施人影“播雨”減災行動計劃,推廣應用國省一體(ti) 化人影綜合業(ye) 務平台;開發人影智能作戰圖係統移動端;發展智能遙控地麵煙爐作業(ye) 係統,試驗引進地麵燃氣炮等新技術裝備。
在提升基礎業(ye) 務能力方麵,開發本地化的氣候網格預測係統,力爭(zheng) 2024年預測分辨率達到30公裏。推進新一代天氣雷達、X波段天氣雷達和P波段風廓線雷達建設,探索開展預報主導的雷達多模式觀測,強化雷達數據在災害性天氣短臨(lin) 監測預警和數值預報中的應用。推動成立衛星中心西藏分中心,提升多源衛星遙感數據獲取能力。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應用,提升大數據雲(yun) 平台基礎數據質量。
“新的一年,全區氣象部門將繼續聚焦民生福祉需求,提升農(nong) 業(ye) 氣象災害風險預警能力,做好農(nong) 牧業(ye) 防雹減災、抗旱增雨作業(ye) 。加強與(yu) 公安、交通運輸、民航等部門的協作聯動和信息共享。提升清潔能源專(zhuan) 業(ye) 氣象服務效益。提供紫外線、含氧量、舒適度等精細化文旅康養(yang) 服務產(chan) 品。”向毓意說。同時,麵向“一江兩(liang) 河”流域、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將繼續完善增雨(雪)補冰人影作業(ye) 布局,推進國家氣候觀象台和區域大氣本底站建設。深化“氣象+林長製”合作,優(you) 化森林草原火險等級氣象預報預警業(ye) 務。支持市縣創建氣候生態品牌。通過靶向式發布、應急廣播等方式,大幅提升邊境區域氣象預警公眾(zhong) 覆蓋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