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二次作為(wei) 政協委員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我的內(nei) 心既緊張又期待,但更多的是高原農(nong) 業(ye) 科研人的自豪。”近日,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科學院農(nong) 業(ye) 研究所副研究員達瓦頓珠博士向農(nong) 牧科學院在崗幹部職工宣講全國兩(liang) 會(hui) 精神,分享自己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體(ti) 驗,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達瓦頓珠說,科技進步對西藏農(nong) 牧業(ye) 發展的貢獻率達到六成左右,為(wei) 全區糧食增收、牧業(ye) 增產(chan) 作出突出貢獻。在發展現代化高原生態農(nong) 業(ye) 方麵,農(nong) 牧業(ye) 科技仍有很大發展空間。今年,我們(men) 農(nong) 業(ye) 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強化基礎研究布局、創新基地,促進科研成果轉換,力爭(zheng) 全區糧食產(chan) 量再上一個(ge) 新台階。
達瓦頓珠表示,近年來,以區農(nong) 科院為(wei) 首的全區農(nong) 牧科研人員著力構建基於(yu) 全產(chan) 業(ye) 鏈的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科技支撐體(ti) 係,組織一批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為(wei) 自治區農(nong) 牧產(chan) 品保供貢獻科技力量。2023年,全區糧食產(chan) 量108.87萬(wan) 噸,其中青稞84.36萬(wan) 噸,比上年分別增加1.52萬(wan) 噸、1.13萬(wan) 噸。
“科研、學術隻有聯係實際、麵向基層才能接地氣、有靈氣。作為(wei) 農(nong) 業(ye) 科研人員,我們(men) 要在生態農(nong) 業(ye) 最具泥土味的地方傾(qing) 聽群眾(zhong) 心聲,深入生產(chan) 一線、攻克種植養(yang) 殖難題,為(wei) 西藏農(nong) 牧業(ye) 穩糧、興(xing) 牧、強特色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達瓦頓珠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