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走近西藏博物館爆款文創 用文創促進文旅融合

發布時間: 2024-04-08 10:03:00 來源: 西藏商報


文化宮飛機手鏈。

  近年來,隨著博物館成為(wei) 熱門打卡地,文博文創也成為(wei) 年輕人的“新寵”,買(mai) 個(ge) 文創帶回家已經成為(wei) 逛博物館的“標配”,文創商店也被稱為(wei) “博物館的最後一個(ge) 展廳”。惟妙惟肖的阿古頓巴,拉薩文化宮的飛機主題手鏈,有“鎮館之寶”之稱的雙體(ti) 陶罐,美人“寧吉姆啦”係列……在西藏博物館文化藝術品開發中心,記者看到了西藏博物館的那些爆款文創。

  【數據】

  年銷售額800餘(yu) 萬(wan) 元

  屬於(yu) 文創的春天已經到來

  2023年,西藏博物館文化藝術品開發中心營業(ye) 額達到800餘(yu) 萬(wan) 元。這對西藏博物館文化藝術品開發中心負責人羅珍所在的部門來說,是一個(ge) 不小的鼓勵,一年的辛苦付出有了回報。幾年前,她去區外的博物館交流、學習(xi) ,看到其他博物館文創商店收銀台前排起長長的結賬隊伍,她當時心底嘀咕:“什麽(me) 時候,我們(men) 館的文創產(chan) 品銷售也能如此火爆就好了!”

  其實,西藏博物館文創產(chan) 品研發工作起步於(yu) 2006年。當時,瓷器在本地消費者群體(ti) 中有口皆碑。因此,文創研發團隊決(jue) 定在每年藏曆新年前集中推出一批瓷器。因為(wei) 質量上乘,每次上新都會(hui) 被搶購一空。2017年,羅珍來到西藏博物館工作,負責文創開發、經營工作。“西藏博物館文創研發工作前期基礎打得比較好,當時,已經擁有十多個(ge) 相對成熟的係列產(chan) 品。”那一年,西藏博物館成為(wei) 全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chan) 品開發試點單位之一。

  目前,西藏博物館新研發的文創產(chan) 品多達106種,近6萬(wan) 件文創產(chan) 品,其中包括刺繡唐卡、景泰藍器具、原創IP人物(阿古頓巴、寧吉姆啦)和各類文創小件(生活類、文具類)。近年來,西藏博物館參選產(chan) 品先後獲得最佳設計獎和最佳創新獎,其中最受觀眾(zhong) 喜愛的有《迎親(qin) 圖》刺繡產(chan) 品、寧吉姆啦棒棒糖、西藏諺語書(shu) 簽等。“我覺得西藏博物館文創的‘春天’已經到來。”羅珍說。

  【研發】

  文化宮的飛機

  是許多“老拉薩”的共同記憶

  近年來,文創產(chan) 品不再拘泥於(yu) 杯子、筆記本、帆布袋等傳(chuan) 統品種。博物館、非遺項目等都在跨界融合中結合自身特點積極擁抱新領域,以各具特色的文創產(chan) 品講述文化故事。

  你還記得布達拉宮那架飛機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布達拉宮廣場文化宮旁邊停著一架飛機。拉薩很多小朋友都會(hui) 在那裏玩耍,並且留下一張和飛機的合影,這是獨屬於(yu) 拉薩孩子的童年回憶。時光飛逝,“飛機合影”也成為(wei) 了80、90後最深刻的記憶之一。

  據介紹,這架飛機是1991年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慶典期間,由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空軍(jun) 部隊贈送,現在由西藏博物館永久收藏。2022年11月,為(wei)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空軍(jun) 成立74周年,西藏博物館策劃了《藍天的召喚——空軍(jun) 主題展》。展覽通過精美圖片、飛機模型、空軍(jun) 製服等,生動展示了駐藏空軍(jun) 部隊從(cong) 無到有、由弱到強的奮鬥曆程,彰顯我國空軍(jun) 部隊的強大力量,講述駐藏空軍(jun) 部隊與(yu) 西藏各民族互幫互助的感人故事,記錄駐藏空軍(jun) 部隊數十年如一日支援西藏建設發展、鞏固邊防,維護西藏的和平安寧。

  展覽期間,西藏博物館設計推出文創“拉薩文化宮的飛機”主題行李牌,隨後又推出“拉薩文化宮的飛機”主題手鏈。“我們(men) 希望與(yu) 消費者之間建立一種情感紐帶,觀眾(zhong) 隻要一看到飛機,就能回憶起童年的快樂(le) 。隻有打動消費者的文創產(chan) 品,才是好的文創產(chan) 品。”西藏博物館文化藝術品開發中心工作人員次仁卓嘎說。

  【創意】

  岩畫、服飾、雙體(ti) 陶罐

  館藏文物是文創產(chan) 品的“源泉”

  藏鎖,是一種藏族文化符號和時代縮影的器物。羅珍介紹,為(wei) 了讓更多人了解藏鎖,重現西藏傳(chuan) 統工藝之美,感受古人的匠心智慧以及蘊含其中的文化內(nei) 涵,他們(men) 遵循傳(chuan) 統工藝,選取岩畫題材中的狩獵、舞蹈、自然崇拜以及“甲納甲日”(漢語意為(wei) “長城紋”)、雲(yun) 紋等傳(chuan) 統吉祥紋飾作為(wei) 藏鎖紋飾設計靈感,開發出秉承實用性、藝術性和收藏價(jia) 值的傳(chuan) 統藏鎖。“可以這麽(me) 說,我們(men) 研發的所有文創靈感都來自於(yu) 西藏博物館館藏文物。”羅珍透露,下一步將豐(feng) 富館內(nei) 文創產(chan) 品類型,開發一些U盤、馬克杯、毛絨公仔等產(chan) 品。

  自今年2月上市後,藏式銅鎖受到了一些消費者的青睞。此外,“寧吉姆啦”和雙體(ti) 陶罐係列產(chan) 品也是西藏博物館文化藝術品開發中心的“補貨王”。導購員瓊珍介紹,僅(jin) 上市一個(ge) 月,雙體(ti) 陶罐插花冰箱貼就售出800多個(ge) ,深受區內(nei) 外消費者歡迎。

  在收銀台前,工作人員常常能聽到消費者的反饋。“我第一次來到西藏旅遊,想給朋友帶點禮物。偶然的機會(hui) 來到了西藏博物館文創商店,這些精致的文創產(chan) 品正好是我要尋找的禮物,又精致,價(jia) 格又合理,送禮物還挺有麵子。”正在挑選文創產(chan) 品的區外遊客李先生說。

  【未來】

  重點打造文創IP

  用故事講述西藏博物館之美

  許多博物館、美術館都會(hui) 設置一個(ge) 文創商店或是藝術品商店,讓觀眾(zhong) 從(cong) 展廳出來,能有一個(ge) 流連、回味乃至情緒過渡的空間。羅珍介紹,該館借鑒國內(nei) 外優(you) 秀博物館先進的服務理念,依托西藏博物館豐(feng) 富的文化和展覽資源,打造了西藏博物館文化藝術品開發中心,其定位就是博物館“最後一個(ge) 展廳”。

  當下,文創產(chan) 品的迭代更新,已經進入“品質和品位”的時代,以此滿足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羅珍介紹,未來,西藏博物館文創產(chan) 品將把握三個(ge) “融合”的主線,即傳(chuan) 統文化和現代需求相融合、設計與(yu) 消費者情感相融合、市場和產(chan) 品定位相融合。“酒香也怕巷子深”,他們(men) 將進一步加大對西藏博物館的宣傳(chuan) 力度,讓大家走進博物館,也走近文創產(chan) 品。”

  目前,西藏文旅融合的大幕已經開啟,羅珍想用文創的方式“打開”文旅故事。“我們(men) 還是想多塑造幾個(ge) 像阿古頓巴或者寧吉姆啦這樣的文創IP形象,通過IP形象展示西藏傳(chuan) 統文化,讓公眾(zhong) 感受西藏博物館之美。”羅珍說。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