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昌都市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提檔升級試點縣,近年來,類烏(wu) 齊縣立足資源稟賦、區位優(you) 勢,以文旅產(chan) 業(ye) 、犛牛產(chan) 業(ye) 、芫根產(chan) 業(ye) 為(wei) 發展定位,創新實施園區帶動、龍頭企業(ye) 帶動、農(nong) 民合作社帶動、能人大戶帶動和困難戶自主調整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發展生產(chan) 模式,大力拓寬產(chan) 業(ye) 扶貧之路,著力打造產(chan) 業(ye) 扶貧升級版,讓更多困難群眾(zhong) 享受到產(chan) 業(ye) 扶貧的紅利。
正稻商貿有限公司酒廠位於(yu) 類烏(wu) 齊縣產(chan) 業(ye) 園區,是“十三五”期間類烏(wu) 齊縣實施的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該公司一期工程投資500萬(wan) 元,實施類烏(wu) 齊縣“醉香巴”青稞酒酒廠項目,主要訂製成品酒、活瓷存酒壇、發酵設備等,項目一期建成後,預計年出酒100餘(yu) 噸,銷售額2000萬(wan) 元,銷往區內(nei) 和全國各地,帶動就業(ye) 15人。“未來,我們(men) 將進一步拓寬市場,帶動當地群眾(zhong) 增收。”昌都正稻商貿有限公司總裁楊峻伯說。
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類烏(wu) 齊,犛牛既是一道風景,也是撐起縣域經濟發展的希望。類烏(wu) 齊屬高原溫帶半濕潤氣候,草場豐(feng) 美,這裏不僅(jin) 犛牛數量繁多,犛牛肉品質也很高,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chan) 品。
2022年,為(wei) 大力發展類烏(wu) 齊犛牛產(chan) 業(ye) ,重慶援藏工作隊投入產(chan) 業(ye) 引導資金200萬(wan) 元,在濱達鄉(xiang) 央宗村建起犛牛短期育肥示範基地,開展犛牛良繁推廣、集中育肥、犛牛數據化管理等工作,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
“我們(men) 四川甘孜惠眾(zhong) 冷鏈物流公司是2023年通過招商引資進來的。類烏(wu) 齊不管是地理環境,還是市場氛圍,都十分適合發展犛牛產(chan) 業(ye) 。未來,我們(men) 考慮在昌都各縣設立犛牛肉直營店,並計劃在昌都八宿縣購買(mai) 12畝(mu) 草場,從(cong) 四川甘孜購買(mai) 犛牛到八宿飼養(yang) 。”胡麾信心滿滿地說。
隨著犛牛產(chan) 業(ye) 的發展壯大,為(wei) 進一步完善保種、擴繁、育肥、加工犛牛全產(chan) 業(ye) 鏈頂層設計,類烏(wu) 齊縣重點實施犛牛保種擴繁項目,著力在短期育肥上尋求探索和突破。同時,采取“大數據管理+人工授精技術+農(nong) 牧民協議養(yang) 殖”模式,開展類烏(wu) 齊犛牛保種擴繁。目前,已納入大數據中心管理能繁母牛798頭;采取“政府保障牛源+企業(ye) 育肥銷售”犛牛短期育肥模式,每年集中開展短期育肥2批次,每批次按照500頭標準進行為(wei) 期4個(ge) 月的短期育肥,預計每年出欄犛牛1000頭,實現產(chan) 值約1200萬(wan) 元,輻射帶動500戶以上農(nong) 牧民實現增收。
此外,因類烏(wu) 齊地處峽穀地帶,雨水充足,各類野生藥材也成為(wei) 其發展的優(you) 勢資源。2023年5月,在類烏(wu) 齊縣政府的扶持下,本地企業(ye) 雪域利美藏藥材研發有限責任公司在廠房內(nei) 建設了蔓菁(芫根)抗高反類食品生產(chan) 線,項目建成後,預計實現年產(chan) 值1500萬(wan) 元以上,帶動就業(ye) 18人,並帶動“十三五”期間產(chan) 業(ye) 項目效益不佳的甲桑卡鄉(xiang) 東(dong) 登卡村500畝(mu) 農(nong) 田進行低產(chan) 田改造項目、尚卡鄉(xiang) 多日卡村大蒜種植項目“轉產(chan) 止損”種植芫根。
雪域利美藏藥材研發有限責任公司蔓菁項目負責人旺德思表示:“我們(men) 通過建設蔓菁產(chan) 業(ye) 園區,重新整合類烏(wu) 齊當地資源優(you) 勢,注重生產(chan) 、種植、研發等每一個(ge) 環節,提升產(chan) 業(ye) 鏈,擴寬市場,努力讓蔓菁成為(wei) 類烏(wu) 齊標誌性產(chan) 業(ye) 。”
短短幾年,類烏(wu) 齊縣牢牢抓住全市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提檔升級試點的曆史機遇,不斷挖掘農(nong) 村新的產(chan) 業(ye) 發展資源,全力爭(zheng) 取自治區和昌都市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發展引導資金,推動傳(chuan) 統種養(yang) 業(ye) 向現代農(nong) 牧業(ye) 轉型升級,促進農(nong) 牧民持續增收,推動縣域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