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發展,新鮮有趣的網絡遊戲層出不窮,提起在未成年人中頗為(wei) 流行的網遊“蛋仔派對”,不少家長都不會(hui) 感到陌生。殊不知,騙子抓住可乘之機,利用非官方渠道發布廣告,以“免費贈送皮膚、道具”等名義(yi) 實施詐騙,誘騙受害人使用微信、QQ添加好友,並以威脅、恐嚇手段實施詐騙。針對此類詐騙,拉薩市反詐騙中心發布緊急提醒。
4月19日,記者從(cong) 拉薩市反詐騙中心了解到,日前,拉薩警方接到家長報警:孩子在玩“蛋仔派對”遊戲時,看到“免費送遊戲裝備”的消息,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孩子向騙子轉賬2萬(wan) 餘(yu) 元。
記者了解到,當日,紮西(化名)在玩“蛋仔派對”遊戲時,看見一則寫(xie) 著“免費送遊戲裝備”的廣告,並附一張微信二維碼。紮西立即用母親(qin) 的手機掃碼添加了對方微信。隨後,對方要求紮西下載某軟件,互相添加好友後,開啟屏幕共享功能,並讓紮西按照指示進一步操作,將家長賬號裏的錢款全部轉賬至其指定的銀行卡。
“他們(men) 說如果想要這些免費遊戲裝備,需要我配合他們(men) 的要求進行操作。”紮西說。
在一係列操作下,紮西母親(qin) 的銀行卡被分6次轉走2萬(wan) 餘(yu) 元。當時,對方還讓紮西拿手機掃媽媽的臉,紮西拿著手機對母親(qin) “刷臉”時,母親(qin) 發現異常,就立即帶著紮西報案。
拉薩市反詐騙中心民警介紹,在此類詐騙中,詐騙分子首先通過非官方渠道發布私信、廣告,以“免費贈送”“低價(jia) 出售”等字眼吸引受害人注意。隨後,誘騙受害人添加社交軟件好友,並指導其掃描二維碼,進行一係列操作。最後,以“盜刷遊戲皮膚要坐牢”等為(wei) 由,威脅受害人進行轉賬。
“騙子利用未成年人涉世未深、易於(yu) 操控的特點,哄騙、套路未成年人使用家長手機進行轉賬操作。在轉賬後,還會(hui) 要求未成年人刪除聊天記錄、轉賬短信等信息。等未成年人反應過來發現被騙,騙子便會(hui) 將其拉黑。”該民警說。
在此,民警提醒:未成年人不要輕易接受“遊戲好友”搭訕或添加陌生人為(wei) 好友;對於(yu) 任何理由的轉賬、匯款要求,堅決(jue) 不聽、不信、不轉賬,同時立即告訴家長。家長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機和銀行卡,不要讓孩子知道支付密碼,不要將支付App設置為(wei) 免密支付;要加強對孩子的反詐宣傳(chuan) 教育;經常檢查孩子使用的電腦、ipads、手機等電子產(chan) 品,重點查看社交軟件及銀行賬戶的支付款項。一旦發現孩子被騙,保存好證據、聊天記錄、轉賬憑證等,及時報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