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高原,處處展現蓬勃生機。藏東(dong) 大地各個(ge) 建設項目複工複產(chan) 如火如荼。走進察雅縣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現場,隻見外牆改造已完成,工人們(men) 正忙著改造汙水管網。
“我們(men) 施工隊長期工人有18名,小工多的時候能有30至40人。在察雅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我們(men) 23家農(nong) 牧民施工隊每家都分到了一個(ge) 工程項目。我們(men) 一定會(hui) 盡全力保證工程質量。”昌都市察雅縣德康建築有限公司負責人阿洛告訴記者。
阿洛提到的項目支持,正是昌都市察雅縣為(wei) 促進群眾(zhong) 增收采取的舉(ju) 措之一。對符合條件的農(nong) 牧民施工隊予以金融支持,將總投資400萬(wan) 元以下的項目交由農(nong) 牧民施工隊實施,並要求吸納當地農(nong) 牧民務工人數不低於(yu) 用工總量的80%。
2023年以來,為(wei) 精準助力增收,持續提升群眾(zhong) 獲得感,察雅縣以“興(xing) 十風、除十弊”為(wei) 抓手,把作風建設貫穿農(nong) 牧民增收工作始終,持續改進作風,千方百計拓寬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渠道。
察雅縣住建局工作人員龍雨杭介紹:“之前我們(men) 的項目都是通過招投標的形式實施,現在我們(men) 將400萬(wan) 元以下的項目交給有資質的農(nong) 牧民施工隊承接,並且與(yu) 各單位各行業(ye) 部門一起對安全、質量、用工情況等進行不定期檢查。去年交給農(nong) 牧民施工隊實施了47個(ge) 項目,帶動農(nong) 牧民增收537萬(wan) 元。”
為(wei) 了在組織保障中凝聚增收“向心力”,察雅縣不斷聚焦“政治引領”。除項目向農(nong) 牧民施工隊傾(qing) 斜外,察雅縣還製定《關(guan) 於(yu) 貫徹落實〈中共昌都市委員會(hui) 、昌都市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持續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的十條措施〉實施方案》和10個(ge) 細化子方案,實施群眾(zhong) 增收“一把手工程”,形成了“黨(dang) 委領導、政府主抓,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我們(men) 始終將群眾(zhong) 增收工作作為(wei) ‘三農(nong) ’工作的中心任務來抓,2023年,在原有增收工作開展的基礎上調整充實了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zhuan) 班,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擔任辦公室主任,4名工作人員全脫產(chan) 負責,全麵落實群眾(zhong) 增收‘一把手工程’和專(zhuan) 班推動工作製度,全縣上下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責任機製和工作合力。”昌都市察雅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察雅縣農(nong) 牧民增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陳雪介紹。
31項工作措施齊抓共管,各單位也積極聚焦“目標任務”,在責任落實中匯聚了增收“新合力”,就業(ye) 便是其中之一。
昌都市察雅縣人社局就業(ye) 創業(ye) 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曾旭玲對促進就業(ye) 有著豐(feng) 富的經驗,她說:“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我們(men) 高度重視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和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始終聚焦‘穩崗拓崗’,在勞務輸出中拓寬增收‘主渠道’,通過開展技能培訓、組織招聘會(hui) 、以工代訓等各類就業(ye) 服務活動,切實提高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高校畢業(ye) 生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率。2023年,實現各類就業(ye) 1.18萬(wan) 人。”
在利好政策的助力下,察雅籍高校畢業(ye) 生四郎曲珍就在中鐵二十四局找到了心儀(yi) 的工作。患有眼疾的次旺尼瑪則通過培訓後,進入一家物業(ye) 公司工作,負責安保及水電線路維護。
“在縣人社局的幫助下,我在這裏找到了工作,一個(ge) 月有3000多元的工資,每個(ge) 月都按時發,特別感謝他們(men) 。”昌都市察雅縣飛聖物業(ye) 工作人員次旺尼瑪對自己目前的工作十分滿意。
1.8萬(wan) 名未就業(ye) 群眾(zhong) 在“穩崗拓崗”中實現了穩定就業(ye) ,更多人則投身產(chan) 業(ye) 發展,走上了特色增收之路。
位於(yu) 察雅縣香堆鎮的德東(dong) 黑青稞加工農(nong) 民合作社,成立於(yu) 2018年,雖然立足當地特色農(nong) 作物黑青稞打造產(chan) 業(ye) ,但規模較小。深入調研了解情況後,當地政府依托產(chan) 業(ye) 項目提檔升級,投入資金100多萬(wan) 元,對加工廠廠房、生產(chan) 設備等進行升級改造,提升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
昌都市察雅縣香堆鎮香堆社區駐村工作隊隊長洛桑曲珍說:“目前,我們(men) 廠房已經完成升級改造,可以生產(chan) 黑青稞糌粑、餅幹等產(chan) 品。”對於(yu) 下一步工作,她也十分清晰,計劃在研發黑青稞掛麵、方便食品上發力,把察雅黑青稞這個(ge) 國家地理標誌產(chan) 品的效益發揮好。同時,進一步打開銷路,提高產(chan) 品的知名度,計劃年產(chan) 值50多萬(wan) 元,帶動20名群眾(zhong) 就業(ye) 。
同時,察雅縣還持續聚焦“政策保障”,在惠民強農(nong) 中織密增收“兜底網”。工作中大興(xing) 密切聯係群眾(zhong) 之風,受益群眾(zhong) 達6萬(wan) 多人次,切實提高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各項惠民政策的知曉率。
昌都市察雅縣財政局局長謝愛林介紹,為(wei) 確保惠民補助資金及時、精準、足額到達“終點站”,讓黨(dang) 的惠民政策落地見效,讓人民群眾(zhong) 真真切切得益、實實在在受惠,察雅縣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紮實做好惠民補助資金兌(dui) 付工作。2023年惠民資金累計支出4.01億(yi) 元,支出率為(wei) 98.52%。財政資金持續向民生領域傾(qing) 斜,帶動群眾(zhong) 增收成效明顯。
以昌都市關(guan) 於(yu) 持續抓好農(nong) 牧民“10條增收硬措施”為(wei) 抓手,察雅縣圍繞增收怎麽(me) 看、形勢怎麽(me) 判、工作怎麽(me) 幹,堅持以“作風推進年”為(wei) 契機,進一步改進作風、狠抓落實,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主觀能動性,持之以恒落實各方責任、項目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牲畜出欄、政策精準、穩崗就業(ye) 等促增收,2023年全縣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9萬(wan) 餘(yu) 元,增速12.4%。
麵對未來,昌都市察雅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卓永表示,下一步,察雅縣將深入貫徹落實昌都市委、市政府係列決(jue) 策部署,按照“作風深化年”要求,抓實抓細群眾(zhong) 增收“中心任務”,落實責任、精心組織、推動落實,千方百計讓群眾(zhong) 腰包鼓起來、日子美起來、信心立起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