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工布江達縣充分發揮試點縣頭雁作用 壯大集體經濟 賦能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 2024-05-14 09:29: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深化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壯大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林芝市堅持以打造共同富裕模範區為(wei) 目標,以工布江達縣為(wei) 試點,探索全麵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新路徑,創新“1+3+3”工作機製,推動村集體(ti) 經濟發展提質增效。2023年,工布江達縣村集體(ti) 經濟收入2455萬(wan) 餘(yu) 元,同比增長39.67%。

  持續強化“一個(ge) 引領”

  頭雁效應聚合力。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ti) 經濟作為(wei) “書(shu) 記工程”,在係統謀篇布局中夯實縣、鄉(xiang) 、村書(shu) 記責任,35名縣級領導分包82個(ge) 村(居),指導完善“一村一策”方案,確保村集體(ti) 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ti) 經濟作為(wei) 各級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抓黨(dang) 建述職評議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內(nei) 容,對發展村集體(ti) 經濟作出突出貢獻的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在招錄公務員、事業(ye) 編製人員時予以優(you) 先考慮。

  同時,實施“黨(dang) 建+產(chan) 業(ye) 線”建設行動,調整完善《工布江達縣關(guan) 於(yu) 發展壯大村集體(ti) 經濟實施意見》,推動黨(dang) 組織領辦、創辦村經濟聯合社82個(ge) ,並由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和村委會(hui) 主任擔任村集體(ti) 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組織相關(guan) 負責人赴區外輪訓,把新思想、新理念、新路子“學到手”“帶回家”。

  抓實“書(shu) 記工程”,靠的是層層傳(chuan) 導壓力。工布江達縣積極構建縣級統籌、鄉(xiang) 級推進、村級落實“三級抓辦”村集體(ti) 經濟發展的工作格局。村集體(ti) 經濟發展在村黨(dang) 組織帶領下,堅決(jue) 執行“四議兩(liang) 公開”工作法,通過黨(dang) 支部會(hui) 、黨(dang) 員大會(hui) 等形式,聽取黨(dang) 員群眾(zhong) 對發展壯大村集體(ti) 經濟的意見建議,有效規範村集體(ti) 經濟管理。

  推動落實“三重保障”

  工布江達縣優(you) 化調整村集體(ti) 經濟利益聯結機製,調整群眾(zhong) 分紅比例,杜絕過去村集體(ti) 經濟收入“一分了之”現象。引導群眾(zhong) 轉變思想,組織群眾(zhong) 參與(yu) 各類項目建設,提高勞務性收入,強化勞務聯結機製,在確保群眾(zhong) 分紅比例下調但收入不減的基礎上,留足村集體(ti) 經濟後續發展資金,提升村集體(ti) 經濟“造血”能力,持續“做大蛋糕”。

  農(nong) 村金融資源相對短缺,發展壯大新型村集體(ti) 經濟,缺少啟動資金往往是最大的困擾。對此,工布江達縣進行了一係列有效探索,促進資金向村集體(ti) 經濟傾(qing) 斜,明確村級黨(dang) 建經費按照不低於(yu) 50%的比例用於(yu)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2023年,全縣共整合資金2684萬(wan) 餘(yu) 元支持15個(ge) 村發展集體(ti) 經濟。夯實持續發展根基,人才儲(chu) 備是關(guan) 鍵。 2023年,工布江達縣從(cong) 退伍軍(jun) 人、返鄉(xiang) 大學生、致富帶頭人、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幹中共選拔培養(yang) 後備幹部246名、鄉(xiang) 土專(zhuan) 家121名、技能人才626名。同時,聯合縣商務局、人社局舉(ju) 辦鄉(xiang) 村旅遊、種植養(yang) 殖、電子商務、自主創業(ye) 等方麵的技能培訓37期,1511人受益,進一步夯實了資金和人才保障。

  在強化財務監管經費保障方麵,工布江達縣嚴(yan) 格落實“三務公開”。村集體(ti) 經濟收支、分紅等情況能通過村級公示欄及時公示出來,保障村集體(ti) 經濟各類參與(yu) 者的知情權、決(jue) 策權和監督權。同時,完善“村財鄉(xiang) 管”機製,建立村級經濟合作社公戶,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hui) 監督職能,做好項目建設、收益、分紅全過程監管,促進村集體(ti) 經濟規範發展,守好“錢袋子”。

  實施增收“三種類型”

  發展村集體(ti) 經濟,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尤其要堅持群眾(zhong) 路線,貫徹落實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相信群眾(zhong) 、發動群眾(zhong) 、依靠群眾(zhong) ,把工作著力點放在發展城鄉(xiang) 經濟、改善環境、保障民生、富民增收上,讓群眾(zhong) 共享發展成果。為(wei) 此,工布江達縣因地製宜,以探索資源開發型、拓展新興(xing) 業(ye) 態型、創新聯幫發展型“三種類型 ”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2023年,工布江達縣依托大巴鬆措國家旅遊度假區建設,打破“一湖一島”遊覽格局,延長遊覽路線至錯高村,盤活全村群眾(zhong) 二樓閑置房屋資源,打造岷山錯高民宿,實現村集體(ti) 經濟穩定增收180萬(wan) 元。同時,通過“送出去培訓+家門口就業(ye) ”方式,分批次選送36名群眾(zhong) 參加岷山公司技能培訓,其中17名群眾(zhong) 通過培訓在民宿實現“家門口就業(ye) ”,年工資收入5萬(wan) 餘(yu) 元。

  工布江達縣緊盯打造世界級清潔能源基地這一目標,積極拓展村集體(ti) 經濟發展新路子,引進中廣核新能源公司,在鬆多村實施試點光伏項目。項目通過土地流轉方式,帶動村集體(ti) 經濟年增收20萬(wan) 元。

  朱拉鄉(xiang) 緊盯縣城上學熱、一房難租的現象,整合5個(ge) 村資金400餘(yu) 萬(wan) 元,在縣城建設公租房,麵向學生及家長出租,每年可實現村集體(ti) 經濟收入15萬(wan) 元以上。

  巴河鎮立足林下資源稟賦,探索建立“支部+企業(ye) +農(nong) 戶”的“聯幫式”發展合作模式,通過爭(zheng) 取科技類項目資金300萬(wan) 元,引進西藏巨寶公司,聘請農(nong) 牧學院菌種技術專(zhuan) 家等方式,在東(dong) 瑪村探索靈芝等仿野生林下種植及相關(guan) 衍生產(chan) 品開發,成功種植400餘(yu) 畝(mu) 仿野生靈芝,開發出靈芝粉、孢子粉等衍生產(chan) 品6種,研發出凍幹鬆茸、鬆茸月餅等相關(guan) 產(chan) 品8種,建成了多元化、精品化、規模化的林下經濟產(chan) 業(ye) 鏈條。2023年,帶動東(dong) 瑪村固定性轉移就業(ye) 38人、臨(lin) 時性轉移就業(ye) 460餘(yu) 人,實現群眾(zhong) 轉移性就業(ye) 增收76.5萬(wan) 元,村集體(ti) 經濟增收39萬(wan) 元。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