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在無人區深處的羅布玉傑烈士紀念碑前默哀致敬。羅布玉傑2002年在與(yu) 盜獵分子的槍戰中犧牲(無人機照片,5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從(cong) 5月7日起,西藏那曲市尼瑪縣召集10餘(yu) 名骨幹野生動物管護隊員,計劃用約兩(liang) 周時間對尼瑪縣境內(nei) 3萬(wan) 多平方公裏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進行集中巡護。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yu) 西藏自治區北部,核心區絕大部分沒有人類活動,主要保護對象為(wei) 獨特的高寒生態係統及多種大型有蹄類動物。保護區的尼瑪縣共有11個(ge) 野生動物管護站,135名管護隊員,他們(men) 常年頂風冒雪,穿越無人區進行巡護,默默守護著這裏。
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在宿營地裏烤火,燃料是野犛牛的糞便(5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在巡護路上一處埡口的冰雪堆上合影(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成群的藏野驢從(cong) 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們(men) 的車前跑過(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冒著風雪趕到無人區深處的布查玉管護站(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布查玉管護站的野生動物管護隊員們(men) 熱情歡迎風雪中前來巡護的同事(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在榮瑪鄉(xiang) 的依布茶卡湖邊巡護(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在巡護途中就地取材,用野犛牛糞生火做飯(5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們(men) 在宿營的帳篷中準備吃飯(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在巡護途中給車輛加油(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羅布玉傑管護站站長格桑倫(lun) 珠(右二)和隊員們(men) 在大雪中操作無人機觀察藏羚羊遷徙情況(5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在大雪中徒步確認路況(5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們(men) 在一處廢棄的溫泉池中泡腳休息(5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的車隊在大雪中巡護(無人機照片,5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的車子在巡護路上穿越泥濘路段(5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在無人區深處的藏色崗日冰川巡查(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準備將一頭猞猁放歸自然(5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羅布玉傑站的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員在出發巡護前給站裏救護的受傷(shang) 藏原羚喂糌粑(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