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享戲劇盛宴 展時代新貌——寫在西藏自治區話劇團成立62周年之際

發布時間: 2024-05-21 09:04: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話劇團演員創作話劇《老西藏》。圖片由西藏自治區話劇團提供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話劇團演員創作話劇《老西藏》。圖片由西藏自治區話劇團提供

  今年3月底,由西藏自治區文旅廳主辦的2024年格桑花演出季第一季文藝活動——紀念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解放65周年文藝演出啟動,話劇《老西藏》作為(wei) 開場劇在西藏大劇院連續演出3天。

  話劇《老西藏》以守墓人作為(wei) 故事的主線,回望西藏和平解放以來,一代代進藏幹部積極響應黨(dang) 和國家號召,投身西藏解放改革和建設事業(ye) ,用生命和汗水在西藏的土地上書(shu) 寫(xie) 老西藏精神的偉(wei) 大事跡,用一個(ge) 個(ge) 鮮活、有血有肉的人物,謳歌“老西藏”們(men) 舍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

  話劇《老西藏》麵向世人揭開神秘麵紗之前經過三次改版,在一次次精心打磨和反複錘煉下,最終的演繹受到了觀眾(zhong) 的喜愛。“話劇圍繞五個(ge) 典型人物在進藏、建藏過程中的感人故事,不斷用藝術形式豐(feng) 富人物形象,讓我們(men) 更加直觀地感受老西藏精神,鼓舞我們(men) 把這種精神延續下去。”前來觀看表演的市民格桑說道。

  2023年12月,西藏大劇院正式上演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原創話劇《老西藏》,標誌著大劇院正式開台演出,填補了西藏無省級綜合劇場的空白。

  “話劇裏的角色都是有原型的,前期我們(men) 花了很多時間去采訪,了解相關(guan) 人物事跡,再結合舞台需要對角色進行反複打磨,緊接著升華高度,最後完整地呈現在大眾(zhong) 麵前。”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團長普布次仁在後台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話劇《老西藏》取得成功的背後少不了西藏自治區話劇團每位參與(yu) 創作人員的辛勤付出,他們(men) 十幾年如一日奮戰在文藝事業(ye) 一線,為(wei) 西藏文藝“百花齊放、百鳥爭(zheng) 鳴”奠定了基礎,創造了良好條件。

  建設劇團 砥礪前行

  2024年,西藏自治區話劇團迎來了62歲生日。

  1962年,上海戲劇學院為(wei) 西藏培養(yang) 的第一批29名藏族話劇演員畢業(ye) ,畢業(ye) 劇目《文成公主》轟動北京,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蒞臨(lin) 現場觀看演出並殷切祝福:“你們(men) 是高原上的話劇種子,要在西藏生根、開花、結果。”

  這句飽含期待與(yu) 祝福的話語,激勵著一代代西藏話劇人迎難而上、不斷前行。1962年7月,西藏有了自己的話劇團。

  回望62年,在黨(dang) 和國家的親(qin) 切關(guan) 懷下,上海戲劇學院先後為(wei) 西藏培養(yang) 和輸送了6批專(zhuan) 業(ye) 話劇人才。如今的西藏自治區話劇團不僅(jin) 具備以藏漢雙語表演舞台劇的優(you) 勢,同時積極借鑒學習(xi) 、銳意創新,探索用少數民族語言、國家通用語言演繹世界經典名劇等文化融合發展之路,從(cong) 形式到內(nei) 容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創作推出一大批為(wei) 觀眾(zhong) 所喜愛、為(wei) 全國戲劇界所矚目的精品力作。

  話劇團成立不久,便演出了原創話劇《不準出生的人》,劇裏講述了舊西藏農(nong) 奴的悲慘命運,一經演出,讓這個(ge) 還很年輕的話劇團在全國藝術界贏得了諸多認可,該劇也被不斷複排和提升呈現,2019年,經過第四次複排的《不準出生的人》在全區巡回演出,引起基層群眾(zhong) 強烈反響與(yu) 共鳴。

  自成立之日起,西藏自治區話劇團緊跟時代步伐,堅持黨(dang) 的領導,在致力於(yu) 專(zhuan) 業(ye) 化建設的同時,不忘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在當好文化先鋒的同時,特別注意保持同人民群眾(zhong) 之間的血肉聯係,創作了大量反映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的文藝作品。這些是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發展的縮影,也是西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具體(ti) 體(ti) 現。

  創排精品 走出高原

  歌頌民族團結的《文成公主》、表現進軍(jun) 西藏的大型話劇《岡(gang) 底斯英雄》、革命曆史題材《萬(wan) 水千山》、曆史劇《鬆讚幹布》、五幕戲劇《阿古頓巴》、七幕悲劇《斯幾比幾》……話劇團創作出大量話劇作品,推動了西藏話劇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稀鬆走向繁榮的發展進程。

  進入新世紀以後,西藏自治區話劇團的進步不僅(jin) 體(ti) 現在作品數量上,也體(ti) 現在創作理念和手法上。有歌頌青藏鐵路建設偉(wei) 大意義(yi) 的《穿越巔峰》、反映新時期西藏農(nong) 村發展變化的《紮西崗》等代表性現實題材作品不斷被創作推出,反映現實生活、謳歌新時代,為(wei) 西藏人民創造出一片富饒的精神家園。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話劇團的事業(ye) 迎來了嶄新的發展階段,打開思路、改變模式,把區外知名創作團隊“請進來”,引進最先進的話劇創作思維和工作方式,為(wei) 西藏的話劇事業(ye) 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2012年推出大型話劇《解放!解放!》,此後《八廓街北院》《共同家園》《光輝詠誦》《哈姆雷特》等作品陸續推出。西藏自治區話劇團以責無旁貸的信念承擔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引導各族群眾(zhong) 牢固樹立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的共同體(ti) 理念,展現了話劇藝術強大的適應性和包容性,不斷推動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如今,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已正式躋身全國話劇表演團體(ti) 主體(ti) 陣營,高原話劇的種子開枝散葉,結下累累碩果。

  堅守初心 服務群眾(zhong)

  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多年來保持著一個(ge) 傳(chuan) 統——送戲下鄉(xiang) 。這是話劇團每年必須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下到最基層、下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

  但由於(yu) 西藏地廣人稀,下鄉(xiang) 演出麵臨(lin) 諸多困難和問題。特別是要到偏遠的村落時,不僅(jin) 路途上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演出場地也十分簡陋,很多時候隻能在村裏的空地上演出,致使大型劇目無法下到最基層,隻能多帶小戲小品下鄉(xiang) ,這也是話劇團每年大力創作戲劇小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人們(men) 談起話劇,很多人會(hui) 如數家珍般說出自己喜歡的作品,甚至會(hui) 隨口誦出幾句經典台詞,惟妙惟肖地表演起演員的動作神態。

  “基於(yu) 此,我們(men) 每年都要創作大量的小戲小品劇目,不僅(jin) 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還要用藏漢雙語的形式,為(wei) 當地老百姓和基層工作人員帶去精神食糧。”普布次仁說。

  62年間,先後有300餘(yu) 人加入西藏自治區話劇團這個(ge) 大家庭,他們(men) 一代代以“在高原生根、開花、結果”為(wei) 使命,不斷突破自我,成為(wei) 了西藏話劇的主力軍(jun) 。

  “對我來說,每一個(ge) 角色都具有挑戰性,詮釋角色的路上沒有捷徑可走,隻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ge) 腳印才能把人物塑造得更加完美。”西藏自治區話劇團演員阿旺仁青向記者分享起自己的演藝心路曆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話劇事業(ye) 取得豐(feng) 碩成果。先後榮獲“五個(ge) 一工程”獎、文華獎、飛天獎、金獅獎、白玉蘭(lan) 獎等各級各類獎項200餘(yu) 個(ge) ,培養(yang) 和造就了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zhuan) 家3人,西藏自治區政府津貼1人,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代表數十名,在業(ye) 內(nei) 和社會(hui) 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