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年輕人在躺平和上網之間,最後選擇了上山。”繼密室逃脫、劇本殺和“咖啡+”在拉薩爆火後,拉薩年輕人又愛上了徒步。
天氣回暖以來,拉薩徒步運動不斷升溫。各大社交平台上,有關(guan) 周末徒步的照片經常刷屏,或一人獨行,或三五成群,年輕人逃離城市鑽進山林,享受與(yu) 大自然親(qin) 密接觸的每一個(ge) 瞬間。當代年輕人為(wei) 何愛上徒步?拉薩郊區有哪些熱門徒步路線?戶外徒步有哪些注意事項?記者為(wei) 您一一解答。
周末去哪兒(er) ? 年輕人選擇“暴走”山野
“說走就走,讓山野氣息沁潤疲憊的靈魂。”隨著社會(hui) 生活節奏的加快,對於(yu) 日複一日奔波在城市裏的人們(men) 來說,戶外成為(wei) 他們(men) 放鬆身心的“詩和遠方”。在南山公園、在拉薩之眼、在帕崩崗山腳下……每逢周末清晨,你總能看到一群身著衝(chong) 鋒衣、背著登山包,還帶著登山杖的年輕人。他們(men) 在自然中放緩腳步、在徒步中舒緩身心。
5月18日,周六,拉薩天氣晴朗,最高氣溫18℃。做好防曬後,記者來到南山腳下,與(yu) 山下集合的多名徒步愛好者相遇,其中有遊客,也有不少市民帶著孩子全家出動。出發前,大家會(hui) 給自己設定登頂目標、預估時間,並留下一張帥氣的照片。記者跟隨眾(zhong) 人的腳步,沿著步梯緩慢地前進。幾分鍾後,一行人到達第一個(ge) 觀景台,由於(yu) 大家攀登速度不同,此時的人流量已經減少了很多。幾位同行的徒步愛好者告訴記者,後麵要走的路線,才算是徒步的正式起點。
1小時46分後,記者終於(yu) 登頂南山。在山巔,“徒步搭子”們(men) 相互拍照留念,慶祝登頂的喜悅。市民白瑪曲珍說:“我從(cong) 去年夏天開始帶著女兒(er) 徒步。走走停停中,發現孩子既能接觸大自然又能強身健體(ti) ,同時戶外活動還讓孩子更加堅韌、開朗,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我和女兒(er) 都很享受徒步的時光。”
也有人致力於(yu) 將徒步健康的狀態傳(chuan) 遞給更多人。久美南加是一位資深戶外玩家,2022年開始,久美南加利用周末和假期,組織誌同道合的年輕人,來一場一日徒步活動,兩(liang) 年過去,他已經組織了48場徒步活動。如今,他的徒步群裏每天都有人詢問新一期徒步活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放下手機,從(cong) “周末必須躺平”回到山野之間,赴一場放鬆身心、感受自然之旅。
拉薩周邊徒步路線,
你都了解嗎?
記者在某社交軟件上看到,“西藏徒步”話題下已經有數千篇筆記,相關(guan) 的路線推薦、裝備清單、穿搭指南、領隊服務等都幹貨滿滿,其中“拉薩徒步”話題就有5.7萬(wan) 次的瀏覽量。
難度有幾分?風景夠不夠美?這些是人們(men) 選擇徒步路線時首先考慮的因素。“入門級”一日徒步路線、“進階版”三天兩(liang) 晚徒步路線、“專(zhuan) 業(ye) 級”7天暴走徒步路線……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這項運動,拉薩近郊的色拉烏(wu) 孜、南山公園、易措湖、米瓊日、天堂草原等逐漸成為(wei) 徒步愛好者之中的熱門打卡地。
南山公園是入門首選徒步路線。因為(wei) 與(yu) 布達拉宮隔河相望,也可以近距離打卡“祖國萬(wan) 歲”,一直吸引著眾(zhong) 多市民和遊客前往。根據山勢走向的變化,南山公園修建的梯步棧道共分為(wei) ABC三條線。A線:從(cong) 山體(ti) 正麵開始攀登,路線為(wei) 南山公園—半山觀景台—“祖國萬(wan) 歲”山峰,全長約1021.2m。步道沿山體(ti) 而設,攀岩而上,比較平緩;B線:位於(yu) 山體(ti) 側(ce) 麵,路線為(wei) 南山公園—“祖國萬(wan) 歲”山峰,全長約253.2m,共699級台階。步道在公園主幹道中間位置,台階比較陡,傾(qing) 斜角度45度以上,直抵洽加嘎布山頂峰。C線:從(cong) 山體(ti) 後方開始,攀登路線為(wei) 南山公園—“祖國萬(wan) 歲”山峰—南山泉水,全長2932.7m,線路頂點是洽加嘎布山頂峰,海拔4200米左右。
另一條入門徒步路線是易措湖。易措湖位於(yu) 拉薩奪底溝,是拉薩近郊徒步的好去處。為(wei) 方便市民遊客抵達,北京市將其納為(wei) 援藏項目,在林宗村修建了停車場,從(cong) 停車場沿著棧道便能開始一段愜意旅行。
德吉卓瑪是一位戶外運動愛好者,每年夏秋時節,她喜歡約上三兩(liang) 好友,“暴走”易措湖。“易措湖是一條很經典的路線,難度係數不高,指示牌標注明確,不必擔心迷路。”
專(zhuan) 業(ye) 向導提醒:
徒步應該這樣玩
“拉薩四麵環山,按每周一山的打卡頻率,在拉薩徒步,路線至少可以幾年不重樣。”旦增曾是一位珠峰攀登向導,數次登頂珠峰後,他開了一家西藏大環線攀登徒步戶外公司。在旦增的公司,徒步路線分為(wei) 有一定難度的“虐線”和主打休閑遊的一日線。一日線對體(ti) 能、裝備的要求較低,每次報名人數也最多,其中大部分是新手。
旦增告訴記者,徒步看似簡單,但大自然瞬息萬(wan) 變,出發之前必須做好全方位的準備——製定詳細、合理的行程計劃,關(guan) 注天氣預報;檢查裝備和自身健康狀況,告知親(qin) 友行程安排;學習(xi) 掌握基本的野外生存技能和急救知識,學習(xi) 導航和定位技巧。出發後,盡量避開可能有危險的地形或路線,避免單獨行動或夜間行動,同時一定要尊重當地的風俗,避免接觸不明物質或危險動物等。
“我們(men) 經常能在拉薩周邊看到,有年輕人獨自穿著皮鞋、涼鞋走山路,補給都沒帶,防曬也沒做,主打一個(ge) 隨心所欲。”旦增表示,這種“輕裝上陣”的徒步不值得提倡,“戶外徒步必須穿徒步鞋或登山靴,以免鞋子打滑發生墜落。另外要準備充足的飲用水,徒步過程中,身體(ti) 需要不停地補充水分,以免發生脫水。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結伴而行,保持通訊暢通。新手小白不要輕易嚐試極端路線和未知路線,如果迷路或遭遇極端天氣,第一時間報警求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