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舉(ju) 行“推動高質量發展”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西藏自治區有關(guan) 負責同誌圍繞“推動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介紹了相關(guan) 情況。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西藏工作,心係西藏各族人民,親(qin) 自為(wei) 新時代西藏工作謀篇布局,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召開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確立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為(wei) 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自治區主席嚴(yan) 金海說,西藏始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聚焦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聚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和國家固邊興(xing) 邊富民行動示範區,大力推動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十四五”以來,西藏地區生產(chan) 總值從(cong) 1900億(yi) 元增長到2023年的2400億(yi) 元,人均地區生產(chan) 總值從(cong) 5.23萬(wan) 元增長到6萬(wan) 元,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多年保持在全國前列。
堅持因地製宜,塑造高質量發展的特色優(you) 勢
嚴(yan) 金海介紹,西藏立足資源稟賦和自身發展條件,推動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持續壯大文化旅遊、特色農(nong) 牧、高新數字、藏醫藥等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加快培育高原輕工等產(chan) 業(ye) ,增強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
在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方麵,西藏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吸引世界各地遊客前來觀光旅遊。2023年,西藏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5517萬(wan) 人次,旅遊總收入651億(yi) 元,分別增長83.7%和60%,均創曆史新高。
在特色農(nong) 牧業(ye) 方麵,西藏通過科技賦能,大力發展青稞、犛牛、藏羊、藏雞等高原特色優(you) 質資源產(chan) 業(ye) ,選育出了藏青3000等7個(ge) 青稞高產(chan) 新品種以及半細毛羊、雪域白雞等多個(ge) 畜禽新品種。
西藏的低溫、低壓、低濕等氣候特點和低成本的清潔能源,為(wei) 發展高新數字產(chan) 業(ye) 提供了良好條件。目前,西藏正在打造綠色大數據中心,規劃投資118億(yi) 元,可以安裝7萬(wan) 個(ge) 機櫃。2023年,西藏數字經濟產(chan) 值達250多億(yi) 元,增長19%。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彰顯高質量發展的價(jia) 值追求
西藏持續實施“十大民生工程”,辦實辦好學校供暖、邊境縣城鄉(xiang) 鎮供氧、縣區公立醫院供暖、解決(jue) 高海拔農(nong) 牧區季節性斷水問題等民生實事,大力改善水、電、路、訊、房等方麵條件。
嚴(yan) 金海說:“各族群眾(zhong) 的生活實現了從(cong) 水桶到水管、油燈到電燈、土路到油路、氈房到瓦房的滄桑巨變。現在西藏所有的中小學供暖已經實現了全覆蓋。”
西藏告別了“飲水難”“用電難”“通信難”“住房難”“致富難”等問題。通過加大投入深埋管道等,西藏解決(jue) 了高海拔地區自來水季節性斷水問題。2020年底,全區最後一個(ge) 地級行政區阿裏通了大電網,至此全區74個(ge) 縣區實現了主電網全覆蓋。公路裏程突破12萬(wan) 公裏,所有的縣鄉(xiang) 和建製村都通了柏油路或硬化路,高速公路總裏程達1105公裏,7個(ge) 地市有5個(ge) 通了高速。全區行政村光纖寬帶、4G信號均實現全覆蓋。農(nong) 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麵積達41.32平方米。2023年,西藏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萬(wan) 元,比“十三五”末增長36.5%。
堅持保護第一,擦亮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西藏堅決(jue)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重要指示,雪域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得到了最有效的保護。
目前,西藏保護地麵積占到全區國土麵積的36%,生態保護紅線麵積占到50%以上。西藏水資源總量占到全國的16.5%,草原麵積占到全國的30%,冰川麵積占到全國的41%,濕地麵積占到全國的18.3%,湖泊麵積占到全國的40%。藏羚羊數量增加到30萬(wan) 隻,黑頸鶴數量也超過1萬(wan) 隻。
通過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一大批西藏群眾(zhong) 吃上了“生態飯”。220多萬(wan)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享受草原生態環境保護補助獎勵。全區每年設置的生態管護崗位達44萬(wan) 個(ge) ,年人均增收3500元。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汪曉冬介紹,西藏深入推進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根基進一步夯實,清潔能源、數字經濟等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不斷壯大。
嚴(yan) 金海表示,西藏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不斷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消費提質升級,大力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深入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奮力譜寫(xie) 好中國式現代化西藏實踐的嶄新篇章,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