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12320”衛生熱線作用,逐項核實整改涉及服務態度、排隊秩序、候診時間、診療救治等方麵投訴內(nei) 容62件,做到件件有回音;
“1+7”醫院建成“五大中心”29個(ge) ,13個(ge) 重點縣醫院提升了常見病、多發病醫療救治能力,部分縣已可以實施開顱、髖關(guan) 節置換、腰椎脊椎等難度較大、風險較高的手術;
推進川藏鐵路工程建設衛生保障工作,加強沿線醫療機構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ang) ,著力提升沿線醫療救治能力,建立覆蓋廣闊的醫療救援協同網絡;
……
翻開2023年度西藏衛生健康工作總結,“完善”“提質”“高效”等關(guan) 鍵詞令人印象深刻。自治區衛健委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努力推進全區醫療服務體(ti) 係建設再上新台階,奏響了“健康西藏”最強音。
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四部醫典》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標誌著藏醫藥學走上了國際舞台。”自治區藏醫院院長次仁說。
《四部醫典》成書(shu) 於(yu) 公元8至9世紀,是藏醫藥學奠基之作。2023年,由國家檔案局組織申報的藏醫藥巨著《四部醫典》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現保存於(yu) 自治區藏醫院的五種版本——1546年木刻“紮塘版”、1640年木刻“達旦版”、1662年木刻“甘丹平措林版”、1892年木刻“藥王山版”和1942年“金汁手抄版”均成功入選。
近年來,西藏集中資源、集中力量、集中精力,聚焦群眾(zhong) 藏醫藥需求,立足全區藏醫藥特色優(you) 勢和發展現狀,加快構建優(you) 質高效的藏醫醫療衛生體(ti) 係,取得顯著成效。積極推進自治區人民醫院創建國家高原病醫學中心,紮實推進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西藏醫院、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西藏醫院兩(liang) 個(ge)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完善力量配置和協同機製,督促各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診室“應設盡設、應開盡開”、24小時開放,切實滿足群眾(zhong) 就近就診需求;自治區藏醫院正式掛牌成為(wei) “國家中醫醫學中心(藏醫)”籌建單位。
2023年,在市地層麵,西藏在拉薩市開展了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建設,探索建立符合實際的醫療資源網格化管理機製。組織實施萬(wan) 名醫師支援農(nong) 村衛生工程,從(cong) 17家三級醫院選派100名技術骨幹到43家受援醫院開展對口幫扶,提高受援縣醫務人員醫療服務水平。
在縣區層麵,組織實施了“千縣工程”,按時序推進三級綜合醫院創建。深入實施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和高海拔地區醫療服務能力提升項目,補齊縣級醫院能力短板,逐步實現縣域內(nei) 醫療資源整合共享。
在醫療機構層麵,圍繞群眾(zhong) 醫療服務需求和當地實際,著力加強臨(lin) 床專(zhuan) 科建設,補齊薄弱科室短板,突出高原病特色,加強專(zhuan) 科隊伍建設,推動形成網格化臨(lin) 床專(zhuan) 科服務體(ti) 係。
醫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衛生與(yu) 健康關(guan) 乎每個(ge) 人的幸福生活,建設高質量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織密高質量衛生健康防護網,是實現“健康西藏”的基礎。
2023年,西藏衛生健康係統借助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對口幫扶等機製優(you) 勢,加強重症、呼吸、感染、兒(er) 科等領域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培訓,加強遠程會(hui) 診指導,充分發揮後方支援醫院優(you) 勢,全麵加強醫院製度建設,打造質量安全管理體(ti) 係,保障正常醫療服務平穩有序,不斷提升服務效率。
“阿姨,您哪裏不舒服啊?可以跟我說,我幫您掛號。”自治區人民醫院門診大廳裏,“小紅帽”誌願者隨處可見。他們(men) 細心地為(wei) 患者提供導診、掛號、繳費和谘詢等服務,幫助患者解決(jue) 在看病就醫時遇到的急難愁盼問題,提升患者就醫體(ti) 驗。 2023年, 自治區人民醫院聚焦民生問題,在廣泛征集社會(hui) 各界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針對患者就醫時常常麵臨(lin) 非機動車輛無地可停的難題,專(zhuan) 門在院內(nei) 劃分設置了200個(ge) 非機動車輛停車位,有效緩解了市民停車難問題,受到群眾(zhong) 廣泛好評。
2023年,西藏貫徹落實《全國護理事業(ye) 發展規劃(2021-2025年)》,規劃建設了靜脈治療、血液淨化、手術室、重症醫學、急診急救、糖尿病、傷(shang) 口造口、兒(er) 科等8個(ge) 自治區級專(zhuan) 科護士培訓基地,成立了自治區護理質量控製與(yu) 持續改進中心,建立完善了護理質量控製和持續改進機製,不斷提升護理隊伍的整體(ti) 素質。
林芝市察隅縣人民醫院婦兒(er) 科的護理負責人紮桑在察隅縣工作十多年了。多年來,她紮根護理一線,為(wei) 當地醫療衛生事業(ye) 發展貢獻了力量。“護理工作雖然沒有耀眼的成就,卻浸滿了無數人簡單又熾熱的愛。將我的人生獻給護理工作,我無怨無悔。”紮桑自豪地說。如今,隨著護理隊伍不斷優(you) 化,護理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西藏護理工作步入了整體(ti) 發展新階段。
優(you) 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
把診室“搬”進居民家中,成了拉薩市城關(guan) 區功德林街道辦事處衛生服務中心的一項重要工作。
針對身患重病、行動不便的患者,該服務中心根據轄區4個(ge) 居委會(hui) 的實際情況,及時組建了4個(ge) 家庭醫生團隊,讓便捷的醫療和周到的護理真正走進每一個(ge) 有需求的家庭,重點人群簽約率達100%。
自健康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西藏衛生健康係統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開展基層巡回診療,提升醫療服務保障能力,精準對接群眾(zhong) 所需、基層所盼,促進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把服務模式從(cong) “被動服務”轉變為(wei) “主動上門”,服務理念從(cong) “疾病診療”轉變為(wei) “健康管理”,不斷破解基層群眾(zhong) 就醫難題。
走進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xiang) 衛生院,門診大廳寬敞明亮,藥房內(nei) 藥品種類齊全,前來看病的群眾(zhong) 進進出出。“以前,衛生院各方麵條件比較差,看大病得跑到縣裏甚至市裏。近些年,衛生院環境和醫療條件一年一個(ge) 樣,對我們(men) 患者來說是一筆豐(feng) 厚的福利。”說起如今在這裏的就醫體(ti) 驗,就診群眾(zhong) 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隨著醫療衛生和交通條件的改善,西藏縣級醫院已把服務觸角延伸到最末端,除疑難雜症按照轉診程序轉到縣級、市級醫院救治外,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就近就便看病就醫的願望,切實減少了群眾(zhong) 就醫奔波和經濟負擔,實現了從(cong) “首選大醫院、找名醫”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市”轉變。
2023年,全區各巡回診療團隊,累計開展基層巡回診療6589場次,巡診77萬(wan) 餘(yu) 人次。基層巡回診療責任團隊還定期深入基層,開展疾病診斷、健康宣教等巡診服務,加深了群眾(zhong) 與(yu) 醫務人員之間的理解和認同,奮力描繪了“健康西藏”新畫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