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們(men) 走出考點。資料圖
三載厲兵秣馬,臨(lin) 陣鼓舞鬥誌。臨(lin) 近中高考,很多考生的心理壓力逐漸增大,被焦慮的情緒困擾。那麽(me) ,考生該如何調整好心態,緩解考前焦慮?家長和教師如何快速識別考生心理變化並及時應對?記者采訪了團區委特邀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谘詢兼職輔導員金花。
勿過分關(guan) 注考試和成績
“自從(cong) 我進入高三,我爸常掛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快高考了,我們(men) 要……這讓我壓力很大,就覺得我一個(ge) 人的高考讓全家跟著受累,要是考不好怎麽(me) 辦?”高三學生普布紮西(化名)說。
對此,金花表示,考前孩子的壓力不僅(jin) 來源於(yu) 自身,還有來自家長、老師、同學等各方麵的壓力,但其中最明顯的壓力就是來自家長。家長閉口不談或過多地談論考試,都會(hui) 讓孩子焦慮,應當適當談論相關(guan) 話題。“家長要與(yu) 孩子保持良好溝通,了解他們(men) 的需求和困擾,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問題。要了解孩子的學習(xi) 情況、對考試的看法、目前存在的問題,與(yu) 孩子一起分析,打消孩子的顧慮。”金花說。
拉薩市民次仁桑珠告訴記者,每逢考試,自家孩子就特別焦慮,自己和妻子明確跟孩子說過把健康快樂(le) 放在第一位,不要為(wei) 了考試影響到心理健康,但孩子就是不聽。“小到單元測試,大到期中期末考試,孩子每次都很焦慮,吃不好睡不好,過分在意成績。下個(ge) 月就要高考了,不知道該怎麽(me) 緩解孩子這種情緒。”次仁桑珠說。
針對次仁桑珠提出的問題,金花表示,考生有自信樂(le) 觀、過度焦慮、茫然無措、得過且過四種類型,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情況。此時,家長要幫助考生調整認知,適當帶考生散步,或通過聽喜歡的音樂(le) 、品嚐美食來解壓。要接納考生的情緒,多跟考生溝通,引導考生轉變思想、穩定情緒。考生也要調整自身情緒,不過分將注意力集中到考試和成績上。
營造輕鬆和睦的家庭氛圍
今年6月,拉薩市民旦增曲珍家中有三名孩子將參加小中高考——侄女日常名次穩居前三名,此次將參加小考;表妹成績中等,此次將參加中考,而且表妹心態好,認為(wei) 身體(ti) 健康、平安快樂(le) 是第一位,考試不管如何,總會(hui) 有個(ge) 出路;侄子是名“學霸”,此次將參加高考,自信樂(le) 觀。
“幾個(ge) 孩子中最擔心的就是侄女,前段時間生病住院,還在病床上學習(xi) ,說小考必須要考個(ge) 好成績,但是她沒有過分焦慮的情況。反而是家裏的長輩特別慌張,因為(wei) 今年有三個(ge) 孩子參加重要考試,生怕孩子學不好休息不好,大人比孩子更焦慮。”旦增曲珍說。
對此,金花表示,很多考生考前焦慮,其實是受到家長的影響。家長要將心態放平和,擁有穩定的情緒,不要讓自己焦慮的情緒影響到孩子,給孩子造成壓力。考試前後,一家人一定要和睦、團結、溫馨與(yu) 和諧,給孩子營造輕鬆和睦的家庭氛圍,這對於(yu) 穩定孩子情緒十分有幫助。
“家長要盡量保持自己的身心放鬆,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避免把自己的情緒帶到孩子身上。部分家長會(hui) 在考前過分強調營養(yang) 搭配,其實不用搭配過多或刻意大補,多吃蔬菜水果、飲食以清淡為(wei) 主即可。”金花說。
時刻注意情緒變化
次仁卓瑪(化名)是第一次擔任畢業(ye) 班班主任,自學生步入高三以來,她就一直在憂心學生的成績,經常準備教案熬到深夜,無暇顧及家人不說,身體(ti) 也出現了一些小問題。“我每天都擔心自己的教學方式或題材可能存在問題,導致學生成績不太好,會(hui) 辜負學生、家長們(men) 的期望,搞得自己很累。”次仁卓瑪說。
金花坦言,每逢考試,教師特別期待每一個(ge) 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績,而他們(men) 極強的責任心和自我期望值過高,是造成心理壓力的主因。“教師要學會(hui) 自我放鬆,放下包袱。考前這幾天,就不要想著要讓孩子再多學會(hui) 一個(ge) 題、再熬夜或早起學習(xi) 來攻破日常不會(hui) 的難題。要讓孩子好好休息,多鼓勵他們(men) ,自己的心態也要放平和。”金花說。
那麽(me) ,考生出現心理問題時,家長和老師應該如何快速識別、及時應對?對此,金花表示,對於(yu) 每個(ge) 人來說,考試時心理上都會(hui) 有一些波動,這是特別常見的現象。而家長與(yu) 老師要細心觀察考生的情緒變化,及時疏導。如考生焦慮情緒較嚴(yan) 重,有失眠等明顯特征,嚴(yan) 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學習(xi) ,建議看專(zhuan) 業(ye) 心理醫生調整狀態。
“家長和老師要注意考生的情緒,一旦察覺到焦慮的跡象,要和他們(men) 主動溝通、及時疏導,耐心了解情況並表達關(guan) 心,主動給予心理支持。”金花說。
考前建議這樣調節情緒
金花告訴記者,有的考生會(hui) 因為(wei) 疲勞、著急而大哭,還伴有抽搐、缺氧、暈倒等情況,去醫院檢查身體(ti) 又沒有什麽(me) 問題,這是最典型的考前焦慮,程度較為(wei) 嚴(yan) 重。此時,建議家長找專(zhuan) 業(ye) 的心理醫生,進行治療。
金花認為(wei) ,目標+行動=成功。她建議,考生在考前要保持作息規律,在製定目標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製定目標計劃後要付諸行動,穩定心態;考中審題要細,卷麵規範,切記檢查;考後不要討論題目,不要對答案,認真休息,進入下一場考試。
考生自我調節的小技巧: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合理飲食,避免過度勞累;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挑戰,樹立自信心,但也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積極尋求改進的方法,確保足夠的學習(xi) 時間外,也要安排適當的休息和娛樂(le) 時間,以緩解緊張情緒;保持積極心態、適當放鬆,聽音樂(le) ,躺著休息或閉目養(yang) 神,不建議刷手機;嚐試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放鬆技巧,室外散步、運動也有助於(yu) 舒緩壓力;與(yu) 同學、朋友或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尋求他們(men) 的支持和鼓勵。如需更多幫助,可考慮谘詢專(zhuan) 業(ye) 心理谘詢師。
家長應關(guan) 心孩子的情緒變化,給予足夠的關(guan) 愛與(yu) 支持;避免過分強調高考的重要性,以免增加孩子的壓力;為(wei) 孩子創造一個(ge) 安靜、舒適的學習(xi) 環境,確保他們(men) 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進行複習(xi) ;對孩子的成績有合理的期待,避免給孩子過高的壓力;關(guan) 注孩子的興(xing) 趣和特長,鼓勵他們(men) 追求全麵發展。
老師應密切關(guan) 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並處理學生的焦慮情緒;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製定個(ge) 性化的教學方案,幫助他們(men) 更好地應對高考;除了學科知識外,還應向學生傳(chuan) 授一些有效的應試技巧,幫助他們(men) 提高應對考試的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