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幾個(ge) 懷著滿腔熱血的年輕人,利用租來的5間破平房、5張木桌子和1把手風琴,創辦了小太陽幼兒(er) 園。”正值“六一”國際兒(er) 童節,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小太陽幼兒(er) 園,迎來了建園30周年。此刻,作為(wei) 小太陽幼兒(er) 園園長宋建英欣喜不已。
圖為(wei) 充滿節日氣氛的拉薩堆龍德慶區小太陽幼兒(er) 園。宋建英 攝
圖為(wei)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小太陽幼兒(er) 園的孩子們(men) 表演節目。宋建英 攝
為(wei) 了慶祝這一“雙喜臨(lin) 門”的喜慶日子,小太陽幼兒(er) 園在園內(nei) 舉(ju) 辦了以“陽耀三十載 揚帆再起航”為(wei) 主題的文藝匯演活動。藏戲《紮西雪巴》、舞蹈《中國字中國人》、親(qin) 子舞蹈《猜猜我有多愛你》、串燒《說書(shu) 人》等形式多樣的節目,展示了西藏新時代幼兒(er) 園師生的風采與(yu) 良好精神麵貌。
圖為(wei)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小太陽幼兒(er) 園的孩子們(men) 表演民族舞。宋建英 攝
此外,該幼兒(er) 園舉(ju) 辦了建園30周年座談會(hui) ,圍繞民辦幼兒(er) 園如何立德樹人,規範辦園,實現可持續發展等話題進行了研討。同時還開展了建園30周年圖片展和老師、幼兒(er) 書(shu) 畫作品展等係列活動。
圖為(wei)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小太陽幼兒(er) 園建園曆史圖片展。宋建英 攝
小太陽幼兒(er) 園園長宋建英回顧說,自建園以來,小太陽幼兒(er) 園的老師們(men) ,以熾熱的幼教情懷和紮根高原的信念,先後克服重重困難,經曆了4易園所,5次搬遷後,最終成功探索出了一條獨特的民辦幼兒(er) 園育苗之路。
“小太陽幼兒(er) 園今天的辦園成果,得益於(yu) 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的關(guan) 心支持。”宋建英介紹,小太陽幼兒(er) 園辦園30年來,先後培養(yang) 出8000餘(yu) 名幼兒(er) ,為(wei) 小學輸送了大量的優(you) 質生源,受到家長和社會(hui) 的廣泛讚譽。
圖為(wei)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小太陽幼兒(er) 園孩子們(men) 的書(shu) 畫作品展。宋建英 攝
“藏族有句諺語‘培養(yang) 千裏馬,就要從(cong) 良駒開始培養(yang) ;培養(yang) 誌勇雙全的好人,就要從(cong) 小培養(yang) ’”,小太陽幼兒(er) 園家委會(hui) 主席拉巴崗祖說,從(cong) 西藏民主改革至今,西藏的教育事業(ye) 猶如盛開在高原上的格桑花綻放異彩,更有無數個(ge) 教育工作者前仆後繼,為(wei) 西藏的教育事業(ye) 無怨無悔地奉獻了他們(men) 的一生,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高原孩子便有了從(cong) 小學知識、受教育的機遇,也有此改變了無數孩子和家庭的命運。
“今天,我的孩子在現代化小太陽幼兒(er) 園快樂(le) 成長。”拉巴崗祖說,小太陽幼兒(er) 園的老師們(men) ,用心用情用力釋放孩子的天性,將孩子從(cong) 剛開始的“不願意動”“不想動”“害怕動”,逐漸轉變成富有集體(ti) 意識、團結意識、愛老意識、防騙意識的“小大人”,“看到孩子每一天的成長與(yu) 蛻變,都讓我感到欣慰、幸福。”
圖為(wei)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小太陽幼兒(er) 園能歌善舞的孩子們(men) 表演節目。宋建英 攝
在未來的工作中,小太陽幼兒(er) 園將始終秉持以“培養(yang) 習(xi) 慣、激發潛能、弘揚個(ge) 性、文明自律”為(wei) 辦園目標,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生活條件,積極改革教育模式,努力提高保教質量,給予孩子們(men) 更多的快樂(le) ,更好的培育,更優(you) 質的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