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覺木隆藏戲傳承人洛桑次仁:另辟蹊徑 用短視頻“教”藏戲

發布時間: 2024-06-08 10:15:00 來源: 西藏商報

  藏戲,匯聚了唱、念、韻、表、舞、技的精髓,衍生出覺木隆、迥巴、香巴、江噶爾四大流派,被譽為(wei) 西藏文化的“活化石”。拉薩市城關(guan) 區娘熱鄉(xiang) 民間藝術團不僅(jin) 傳(chuan) 承了覺木隆藏戲,而且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戲師。洛桑次仁,便是這支民間藝術團的佼佼者。藏戲於(yu) 他而言,是童年在草場上的歡歌笑語,是少年時期在劇本中一筆一畫刻下的深刻印記,是恩師臨(lin) 終前沉甸甸的囑托,更是觀眾(zhong) 不遠萬(wan) 裏前來捧場的熱情與(yu) 期待……他癡迷於(yu) 藏戲,將演繹藏戲視為(wei) 畢生使命,更是以傳(chuan) 承藏戲為(wei) 己任。 

  被颯爽英姿吸引

  他愛上了這門古老藝術

  “我的第一批觀眾(zhong) 是一群悠閑的羊。”年逾半百的自治區級非遺傳(chuan) 承人、覺木隆藏戲傳(chuan) 承人洛桑次仁,在回憶兒(er) 時偷拿父兄戲服,獨自在山坡上為(wei) 羊群演繹藏戲的趣事時,那黝黑而剛毅的臉龐上,不禁綻放出一抹純真而溫暖的笑容。

  1979年5月8日,娘熱鄉(xiang) 藏戲愛好者自發組成一支藏戲隊。洛桑次仁的父親(qin) ,便是這支藏戲隊首批成員之一。在父輩的熏陶下,家中除了三哥外,其餘(yu) 三位哥哥姐姐也成為(wei) 了戲師。洛桑次仁說,藏戲隊當時並沒有專(zhuan) 門的訓練與(yu) 演出場所,他們(men) 大多在民宅或是空地上排練和表演。因此,近距離觀看藏戲的經曆,深深地烙印在小洛桑次仁心中。

  洛桑次仁在近距離觀賞其他戲師表演的“拍爾欽”(雙臂平伸與(yu) 地麵成60°夾角,轉圈旋舞)時,被那颯爽的英姿深深吸引。此後,他常常看藏戲隊的表演,並學習(xi) 模仿。因此,在正式學習(xi) 藏戲之前,洛桑次仁就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藏戲表演功底,為(wei) 未來的藝術之路打下了堅實基礎。

  那時,藏戲團允許戲師將戲服帶回家中,而藏戲的排練通常安排在傍晚的閑暇時段。洛桑次仁巧妙利用這一機會(hui) ,白天時便會(hui) 悄悄地將家中的戲服帶到放羊的山坡上。在那裏,他會(hui) 精心采摘一片樹葉,將其製作成簡易的麵具,然後穿上戲服,在羊群麵前盡情演繹藏戲。這種在山間自由吟唱、在草地上盡情起舞的恣意,正是洛桑次仁對藏戲最純真而質樸的熱愛。

  白天勞作晚上排戲

  摸黑回家已經是後半夜

  1989年,16歲的洛桑次仁正式拜入娘熱鄉(xiang) 民間藝術團團長格龍的門下,開始學習(xi) 藏戲。一路上,他遇到眾(zhong) 多良師,其中對他影響最為(wei) 深遠的就是格龍。

  上世紀80年代初,格龍加入了藏戲隊,憑借其才華和熱情被推舉(ju) 為(wei) 隊長。1983年6月,格龍慷慨解囊,出資18萬(wan) 元在娘熱鄉(xiang) 建立了藏戲排練場,並為(wei) 團隊購置了演出服裝和樂(le) 器。1984年,藏戲隊正式更名為(wei) 拉薩市城關(guan) 區娘熱鄉(xiang) 民間業(ye) 餘(yu) 藝術團,由他擔任團長。經過多年的發展,1999年正式被命名為(wei) “拉薩市城關(guan) 區娘熱鄉(xiang) 民間藝術團”。

  格龍不僅(jin) 擁有深厚的藏戲造詣,更是一位對藝術充滿熱情的老師。在他的悉心指導下,洛桑次仁從(cong) 基礎唱腔到身段技巧,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然而,對於(yu) 目不識丁的洛桑次仁來說,劇本閱讀和人物分析曾是一大難題。但格龍從(cong) 未放棄過他,從(cong) 藏文拚寫(xie) 開始,一點一滴地教他識字,讓他能夠讀懂劇本、理解角色。

  那段日子雖然艱辛,但充滿了樂(le) 趣。每天傍晚,當結束了一天的勞作後,戲師便聚集在排練場,緊張地排練。雖然訓練場地離家很遠,沒有交通工具,但大家從(cong) 未抱怨過辛苦。“每晚排練結束,我都是摸黑回家,到家時已經是後半夜了。”洛桑次仁說,在逐漸成長為(wei) 一名優(you) 秀的戲師的過程中,他感謝格龍老師的教誨和團隊的支持。他說:“是藏戲讓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我會(hui) 繼續努力,為(wei) 傳(chuan) 承和發揚藏戲藝術貢獻自己的力量。”

  努力沒有白費

  從(cong) “放牛娃”到“阿酷洛桑”

  經過四年的辛勤耕耘,洛桑次仁終於(yu) 迎來了他的璀璨時刻。20歲,他首次在傳(chuan) 統八大藏戲之一的《蘇吉尼瑪》中扮演了重要的大臣角色。登台前的他,內(nei) 心充滿了緊張和期待,擔心自己的表現能否贏得觀眾(zhong) 的喝彩和老師的認可。然而,當表演結束,他收到了老師們(men) 滿意的微笑和鼓勵,這給了他繼續前進的動力。

  兩(liang) 年後,洛桑次仁再次挑戰自我,擔任“溫巴”這一關(guan) 鍵角色。作為(wei) 所有藏戲表演的開場,“溫巴”不僅(jin) 要求演員有出色的唱跳技巧,還需要有引領觀眾(zhong) 進入劇情的能力。洛桑次仁深知這一角色的重要性,他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揣摩角色的內(nei) 涵,力求將每一個(ge) 細節做到完美。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隨著一場場演出的成功,洛桑次仁的表演技藝越來越精湛,他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從(cong) 拉薩周邊到四川、青海等地,越來越多的觀眾(zhong) 開始認識並喜愛這位年輕的藏戲演員。粉絲(si) 們(men) 對他的稱呼從(cong) 最初的那個(ge) 跳得很好的“放牛娃”逐漸轉變為(wei) 尊稱他為(wei) “阿酷洛桑”。

  這一切的變化,都離不開洛桑次仁對藏戲藝術的熱愛和不懈追求。他深知自己肩負著傳(chuan) 承和發展覺木隆藏戲的重任,因此他不斷努力學習(xi) 、不斷挑戰自我,力求將這一傳(chuan) 統藝術發揚光大。同時,他也十分注重培養(yang) 新一代的藏戲演員,希望他們(men) 能夠接過自己的接力棒,繼續為(wei) 藏戲藝術的傳(chuan) 承和發展作出貢獻。

  肩負著傳(chuan) 播重任

  思索如何走向更廣闊舞台

  自2008年收徒至今,洛桑次仁培養(yang) 了很多藏戲的新苗。他們(men) 中不乏城關(guan) 區級、拉薩市級乃至西藏自治區級的非遺傳(chuan) 承人,但洛桑次仁一直在思索:藏戲如何走向更廣闊的舞台。

  “藏戲團體(ti) 在西藏如繁星般璀璨,有150個(ge) 民間藝術團。其中,娘熱、雪拉姆、次角林等更是佼佼者,我們(men) 肩負著傳(chuan) 播的重任。”洛桑次仁深知責任重大,他從(cong) 未缺席過任何一場演出,麵對求教者總是傾(qing) 囊相授。

  然而,洛桑次仁也意識到,個(ge) 人的力量畢竟有限,難以覆蓋每一個(ge) 渴望學習(xi) 的愛好者。2020年,他目睹了年輕演員們(men) 利用手機將訓練日常分享到網絡上,短短時間內(nei) 便能吸引成千上萬(wan) 的觀眾(zhong) 。這一發現讓他眼前一亮,於(yu) 是在小兒(er) 子的協助下,洛桑次仁開通了抖音賬號,發布了第一則藏戲基礎教學視頻。四年來,抖音成了洛桑次仁傳(chuan) 播藏戲的新舞台。期間,他發布了400多個(ge) 作品,內(nei) 容涵蓋傳(chuan) 統藏戲常識、唱腔身段基本功,還有自己的學習(xi) 心得和演出視頻。這些作品獲得了18.7萬(wan) 的點讚和1萬(wan) 多名粉絲(si) 的關(guan) 注,讓他看到了藏戲傳(chuan) 承的新路徑。

  雖已年過半百,但洛桑次仁心中對藏戲的熱愛不減。“幸運的是,我們(men) 的團隊中有一批優(you) 秀的新生代戲師,他們(men) 充滿活力、眼界開闊、思維新穎。我要向他們(men) 學習(xi) ,與(yu) 他們(men) 一同努力,將藏戲傳(chuan) 承下去。”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藏戲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文/記者 趙越 德吉央宗 圖/記者 桑旦歐珠)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