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將至,全國各地掀起了賽龍舟熱潮,高原上的日光城拉薩也不例外。9日,2024年西藏自治區端午節牛皮船(龍舟)賽在拉薩河開劃,這是在西藏舉(ju) 辦的首個(ge) 城市龍舟賽,也是中國海拔最高的龍舟賽。
清晨的陽光灑在拉薩河麵上,反射出粼粼波光。在藍天白雲(yun) 的映襯下,龍舟和牛皮船在河麵上掀起道道漣漪。本次賽事設置龍舟賽和牛皮船賽兩(liang) 項比賽,60多名來自西藏、遼寧、湖北、湖南、四川、雲(yun) 南、貴州、廣東(dong) 、廣西等省區的龍舟運動員、40名來自西藏的牛皮船運動員同場競技,6條龍舟、20隻牛皮船在河中你追我趕,引來觀眾(zhong) 們(men) 的陣陣歡呼。
在比賽現場,65歲的頓旦正忙著準備他的牛皮船。頓旦來自拉薩市曲水縣峻巴村,峻巴村位於(yu) 拉薩河和雅魯藏布江的交匯地帶,村子三麵環山、一麵臨(lin) 水,乘坐牛皮船跨過拉薩河曾是村民們(men) 通往外界的唯一方式。
如今,跨越拉薩河、雅魯藏布江的大橋早已建成,極大方便了當地居民的出行。牛皮船不再是出行的主要工具,而逐漸演變成一種民族傳(chuan) 統文化和體(ti) 育娛樂(le) 活動。
製作牛皮船的材料簡單,但製作工藝大有講究,4人合作7天左右才能製作完成一隻牛皮船。船體(ti) 內(nei) 部木料主要選用韌性較好的樹木做骨架,經過浸泡後的4張犛牛皮用牛毛搓成的線縫合在一起,包在木骨架上綁好,再用牛皮繩子捆緊、曬幹、擦油定型。完成後還要在牛皮縫合處擦抹大量的牛、羊油脂,以起到密封和防水的作用。最後再配上一對木槳,牛皮船就可以下水了。
“現在我們(men) 日常出行幾乎不用牛皮船了,但來體(ti) 驗的人很多。這次我帶著我的牛皮船和龍舟一起比賽,慶祝端午,非常開心。”頓旦說。
在賽場的另一端,參加龍舟賽的“並肩前行”隊隊長達珍正囑咐隊員們(men) 劃槳的注意事項。
在比賽前的幾天,達珍和隊員們(men) 一直頂著高原的烈日,在河上抓緊訓練。但由於(yu) 接觸龍舟的時間較短,隊員們(men) 經驗不足,還在摸索期,來自廣州的解鋼主動請纓,當起了教練。打鼓的節奏、握槳的姿勢、劃槳的頻率,解鋼傾(qing) 囊相授。
今年48歲的解鋼平日就熱愛戶外運動,尤其是水上運動,還運營著自己的龍舟基地。剛剛在廣州參加完一場龍舟比賽的他馬不停蹄來到拉薩,參加這場別具特色的高原龍舟賽。“藏族選手體(ti) 能好、耐力強,但龍舟是個(ge) 團隊項目,需要一定的技術和技巧,我也不是專(zhuan) 業(ye) 選手,但很熱愛龍舟,也希望大家都喜歡上龍舟,所以我就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給他們(men) 。”解鋼說。
最終,“並肩前行”隊奪得龍舟賽冠軍(jun) 。賽後的頒獎儀(yi) 式上,隊員們(men) 邀請解鋼一起上台領獎、合影。他們(men) 興(xing) 奮地舉(ju) 起獎杯,共同分享喜悅。達珍說:“拿到冠軍(jun) 我們(men) 非常開心!賽龍舟是中華民族傳(chuan) 統文化之一,牛皮船也是藏族傳(chuan) 統文化之一,二者的結合讓我們(men) 在這個(ge) 端午佳節擁有了非常美好的回憶,也希望西藏未來有越來越多這樣的賽事。”
賽事組委會(hui) 工作人員次仁旦達表示,此次賽事中,區內(nei) 和區外運動員共同組隊、團結協作,體(ti) 現了體(ti) 育促進民族團結的作用。
當龍舟遇上高原,傳(chuan) 統文化在拉薩河上激起傳(chuan) 承的浪花,文化的力量和體(ti) 育的魅力在高原的天空下迸發交融的脈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