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山南市浪卡子縣民政局聯合普瑪江塘鄉(xiang) 在措果村舉(ju) 行措果、那木其、薩藏3個(ge) 村的農(nong) 村幸福院開院儀(yi) 式,標誌著普瑪江塘鄉(xiang) 農(nong) 村幸福院正式揭牌並啟動運行。
普瑪江塘鄉(xiang) 位於(yu) 山南市浪卡子縣東(dong) 南部,其管轄地域麵積達1200平方公裏,鄉(xiang) 政府駐地海拔高達5373米,常住牧民的生活區域平均海拔高達5500米,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最高海拔行政鄉(xiang) 。
對普瑪江塘鄉(xiang) 的老人來說,農(nong) 村幸福院的啟動運行又讓他們(men) 多了一處居“家”養(yang) 老、休閑娛樂(le) 的好去處。
記者了解到,普瑪江塘鄉(xiang) 的農(nong) 村幸福院與(yu) 西藏其他地方的幸福院相同,集日間休息、文化娛樂(le) 、餐食供應、康養(yang) 康複、應急救助和精神慰藉等多種功能於(yu) 一體(ti) ,是普瑪江塘鄉(xiang)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民生保障決(jue) 策部署成立的民生保障機構。
浪卡子縣民政局相關(guan) 人員表示,農(nong) 村幸福院的建成啟用,不僅(jin) 為(wei) 當地老年人、殘疾人、兒(er) 童、孕婦等群體(ti) 提供了溫馨舒適的生活空間,更是當地民生保障工作的一次重要提升。下一步,將繼續堅持以人為(wei) 本,不斷優(you) 化服務保障,讓農(nong) 村幸福院真正成為(wei) 群眾(zhong) 向往的美好家園,為(wei) 全鄉(xiang) 乃至全縣的民生保障事業(ye) 作出新的貢獻。
自治區民政廳養(yang) 老服務和兒(er) 童福利處有關(guan) 工作人員介紹,在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方麵,西藏構建縣鄉(xiang) 村三級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網絡。以老年人養(yang) 老服務需求為(wei) 導向,加大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推進力度,強化縣鄉(xiang) 村三級養(yang) 老服務網絡有效銜接,整合設施資源,推動建設覆蓋城鄉(xiang) 、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縣級示範性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網絡。
位於(yu) 拉薩市塔瑪西路的城關(guan) 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於(yu) 2023年9月正式投入運營,現有員工29名、誌願者11名,是拉薩市區多個(ge) 為(wei) 進一步多舉(ju) 措推進城鄉(xiang) 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發展,滿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多層次、多樣化養(yang) 老服務需求所建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之一。
城關(guan) 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設有老年人創業(ye) 基地、娛樂(le) 活動室、康複照料室、老年大學、休閑餐廳、活動大廳、綜合活動室、閱覽室等幾大功能用房。
記者了解到,城關(guan) 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采取機構服務和居家服務兩(liang) 種模式,每天來中心的除了完全能自理的老年人,還有不少是殘疾、空巢、低保等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
城關(guan) 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運營方負責人成列介紹,截至目前,中心累計接待老年人4萬(wan) 餘(yu) 人次。日接待日間托養(yang) 老人240餘(yu) 人、老年大學接待250餘(yu) 人。中心還承接開展了由自治區人大退休黨(dang) 支部、拉薩市婦聯黨(dang) 支部、人行(西藏分行)退休支部等群體(ti) 組織的文藝活動、公益活動等38次。
近年來,西藏各級民政部門依托當地政府,聚焦老年人所需所盼,不斷健全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優(you) 化養(yang) 老服務供給、拓展養(yang) 老服務覆蓋麵、提升養(yang) 老服務品質,在積極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yang) 康養(yang) 相結合的多層次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方麵取得顯著成效,切實提升了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走訪時了解到,城關(guan) 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第三方運營機構兼運營拉薩萌升老年大學、老年教育協會(hui) 、老年創業(ye) 基地等。截至目前,機構基本實現了對附近老年人群的助餐、助醫和助教等服務形式。
71歲的格桑拉姆是拉薩本地人,她在拉薩萌升老年大學學習(xi) 4年有餘(yu) ,如今也是這家日間照料中心老年大學的一位學員和誌願者。
常來這家日間照料中心的老年人,大多和格桑拉姆一樣,不僅(jin) 每天來這裏見見老朋友,聊聊天,也通過上老年大學學習(xi) 文化方麵的知識。據介紹,這裏的老年大學主要開設文化課和藝術課兩(liang) 大類。其中,以藏語文和普通話作為(wei) 文化課的主要內(nei) 容;以紮念琴、揚琴、笛子等樂(le) 器的學習(xi) 和舞蹈及詩歌朗誦作為(wei) 藝術課學習(xi) 內(nei) 容。
而這些難能可貴的文化滋養(yang) ,讓正處於(yu) 人生黃昏階段的老年朋友,獲得了許多精神層麵的愉悅感。
作為(wei) 拉薩萌升老年大學的一位老學員,格桑拉姆對自己退休後的晚年生活很滿意。她告訴記者,過去自己連藏文的30個(ge) 字母都認不全,現在不僅(jin) 能認字,而且可以朗誦藏文詩歌,還學習(xi) 了一些傳(chuan) 統的藏族舞蹈,很有成就感。
除了上老年大學,格桑拉姆還在這家日間照料中心當了10個(ge) 月的誌願者。她說,自己願意盡一份力量去幫助更多需要被照顧的老年人。他們(men) 中的多數人身體(ti) 有殘疾,或者獨居,也有一些不太方便每天來日間照料中心的老人。“大家可以一起想想辦法,幫助那些有困難的老人,更好地度過每一天。”她說。
城關(guan) 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運營模式並非特例。近年來,西藏各級民政部門依托養(yang) 老服務機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養(yang) 老驛站、農(nong) 村幸福院等現有服務設施,通過建立助餐服務點、居家助老服務(站)點等形式,因地製宜探索發展老年助餐服務,麵向特殊困難老年人開展形式多樣的助餐服務,老年人就餐便利度、滿意度明顯提升。
今年4月,山南市隆子縣民政局依托民政部定點幫扶隆子基金,通過爭(zheng) 取中央專(zhuan) 項彩票公益金支持,經認真評估,投入2100萬(wan) 元用於(yu) 基礎設施建設、裝修和設施設備配備等,在全縣範圍內(nei) 建成7個(ge) 農(nong) 村幸福院。
據悉,隆子縣農(nong) 村幸福院正式運行以來,積極組織開展“最美夕陽紅 情暖老人心”“點亮希望 關(guan) 愛行動”“健康晚年 運動同行”等係列主題活動,聆聽老人的心聲,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為(wei) 他們(men) 送去最溫馨的問候和最貼心的服務。
可以說,農(nong) 村幸福院養(yang) 老模式已逐漸成為(wei) 西藏各級關(guan) 愛老年人事業(ye) 的重要方式。
此外,在兜底養(yang) 老服務工作方麵,西藏累計建設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ang) 中心,對有集中供養(yang) 意願的特困人員提供集中供養(yang) 服務,切實做到“應納盡納、應養(yang) 盡養(yang) ”。截至2023年底,已有6200名有意願的特困老年人實現了集中供養(yang) 。同時,拉薩市、昌都市先行先試,探索深化公辦養(yang) 老機構改革,切實推動機構養(yang) 老服務提質升級。
西藏先後出台《關(guan) 於(yu) 推進養(yang) 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西藏自治區養(yang) 老服務機構星級評定辦法(試行)》等係列政策措施,逐步建立以居家為(wei) 基礎、社區為(wei) 依托、機構為(wei) 補充、醫養(yang) 相結合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推動全區養(yang) 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同時,為(wei) 保障服務到位,西藏建立《養(yang) 老服務機構護理服務規範》《養(yang) 老服務機構醫療保健服務規範》等18項西藏自治區養(yang) 老服務機構地方標準,推動養(yang) 老服務標準化建設。
“十四五”期間,西藏將為(wei) 3505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並每戶給予3500元的補助經費,進一步改善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居住條件和提升生活質量,提升老年人居家養(yang) 老的安全性、便利性,不斷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