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持續推進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不負綠水青山 盡展生態畫卷

發布時間: 2024-06-14 09:17: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陽光灑滿了草地,靜謐的時刻,忽聞幾聲鳥鳴,山裏藏著無限活力與(yu) 生機。這裏便是拉薩南山公園,坐落於(yu) 拉薩河南岸,與(yu) 雄偉(wei) 的布達拉宮隔河相望。

  南山公園是實施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的成果之一,更是西藏深入踐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縮影。十餘(yu) 年接續植綠,昔日荒山已蔥蔥鬱鬱,“綠色家底”不斷增厚。身處其中,可以看到“一茬接著一茬幹”的恒心,“不破樓蘭(lan) 終不還”的信心,更看到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men) ,骨子裏的韌性和守護青藏高原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的初心。

  拉薩南山公園護林員紮西曲培的朋友圈裏有三張照片,分別是2012年、2016年的南山公園和2023年站在南山公園遠眺布達拉宮的照片,第三張是去年國慶更換山頂上的國旗時拍攝的。舉(ju) 國歡慶之日,記者和紮西曲培一起爬到南山公園的至高點,這裏是俯瞰整個(ge) 拉薩的絕佳登高處。

  放眼望去,滿目皆綠。山頂垃圾不易清運,返程時他總是背著幾十斤的塑料瓶一路“風馳電掣”。偶爾穿插幾句“以前這裏光禿禿的,種了樹後才有了這些小動物”“我很熱愛南山,我會(hui) 在這裏種樹到生命最後一刻”……幾乎每一個(ge) 聆聽過他在南山種樹故事的人,都會(hui) 對他豎起大拇指。

  簡單的話語濃縮著他8年日複一日的堅守。紮西曲培2016年來到園區工作,當時南山公園的高海拔植樹造林試點工作已開展4年,但山上的樹並不多,冬天刮風時還是容易起揚塵。

  拉薩的樹不好種。2008年,在拉薩大橋的南端,開展樹上山試種成功。2011年,自治區林木科學研究院在拉薩河南岸寶瓶山開展林木苗種試驗,為(wei) 拉薩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的選種和造林模式提供了科學依據。紮西曲培說,在幾乎都是裸岩的南山公園種樹,對挖樹坑的深度和寬度都很有講究,有時候還得帶著電鑽一點點鑽。特別是“客土”這一步十分費勁。“客土”是指非當地原生的、由別處移來用於(yu) 置換原生土的外地土壤,南山公園種樹的土來源很多,大部分來自柳梧、文創園區等地。其實早在2012年,拉薩市就啟動了南山造林綠化工程。南山公園作為(wei) 拉薩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的一部分,是西藏自治區首個(ge) 河穀地區規模化生態建設和修複的代表性工程。

  山上的路不好,車沒法走,人就扛著樹苗往山上運。為(wei) 了解決(jue) 水源問題,2022年至2023年,共在山上建設了累計修建高位蓄水池601座、泵站96座、鋪設輸水管線774.78千米、安裝變壓器210個(ge) 、架設高低壓輸電線路136.776千米,修建道路65條1、30.816千米……經過細致學習(xi) 和科技人員的指導,苗木的存活率一點一點上升了。

  13年轉瞬即逝。截至今年年初,南山公園共實施2012年南山山體(ti) 造林綠化、2013年南山山體(ti) 造林綠化試點項目、拉薩市山地造林環境調控技術與(yu) 耐旱樹種篩選研究等工程項目,造林綠化麵積3521.7畝(mu) ,成活率85%以上,栽植雪鬆、雲(yun) 杉、油鬆、白皮鬆等各類苗木100餘(yu) 種,超百萬(wan) 餘(yu) 株。

  經測算,南山造林綠化成林麵積每年在涵養(yang) 水源、水土保持、固碳釋氧、淨化空氣等方麵綜合價(jia) 值超過410萬(wan) 元……從(cong) 最初的貧瘠,到如今滿山青綠。現在的南山公園,各種樹木錯落有致、鬱鬱蔥蔥,小橋下流水潺潺,遊人三五成群,一片生機盎然。市民遊客熱衷於(yu) 來此打卡,一張張“小小南山,輕鬆拿下”的打卡照是網友的戲謔,更是南山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的見證。

  13年間,南山公園接待的遊客越來越多,峰值期日入園量2萬(wan) 餘(yu) 人。現在,紮西曲培手機裏幾乎都是南山公園的照片,有他和遊客的合影,有他為(wei) 遊客拍的結婚照,有下雪時南山鏡湖前聚齊的攝影師,有林間蹦躂的各種小動物,還有他親(qin) 切地稱呼為(wei) “樹二代”的新苗……在這些照片和視頻中,可以感受到時間的流轉、時代的變遷,感受到拉薩人為(wei) 了種活一棵樹背後的韌性和心中的信仰。

  南山公園點點滴滴的變化,深深地烙印在紮西曲培的心中。當他一個(ge) 人走在這條孤獨巡山道時,他會(hui) 憧憬很多,拉薩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全部完工後的南山會(hui) 是怎樣的景象?幾年前喂過的野生小狐狸應該長大了……

  從(cong) 2012年高海拔植樹造林試點在南山啟動,到2015年“綠色圍城”工程逐步開展,2018年與(yu) 南山遙遙相對的北山也開始綠化行動……再到今天,站在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戰略高度,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正在有序實施新一輪南北山綠化工程,計劃用十年時間完成營造林206.72萬(wan) 畝(mu) ,實現“五年增綠山川、十年綠滿拉薩”的構想,著力將拉薩打造成生態宜居的高原首府城市。

  承載著這一願景,無數綠化人扛起鐵鍬上山造林。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通過實施拉薩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約450萬(wan) 人次農(nong) 牧民參與(yu) 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建設,累計實現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近13.5億(yi) 元,對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cong) 一棵樹到一片林,一代又一代高原人植樹綠化的步伐堅定不移。在廣袤的西藏大地上,他們(men) 用默默無聞的堅守,換來一片又一片綠色。他們(men) 的一鍬土,種下的既是樹苗,也是生態文明的希望;他們(men) 的一桶水,澆灌的既是土壤,也是美麗(li) 西藏的夢想。

  生命不息,植樹不止。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