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野保員在安撫受傷(shang) 的母藏羚羊(6月14日攝)。新華社發(旦增攝)
6月14日,西藏那曲市尼瑪縣境內(nei) 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無人區”深處,在野生動物專(zhuan) 業(ye) 管護隊臨(lin) 時宿營地附近,一隻在藏羚羊遷徙路上等候已久的野狼撲向遷徙的藏羚羊群中一隻懷孕的母羊,咬向肚子和脖子。激烈掙紮的藏羚羊掙脫後,靠著最後的一點力氣跑向野保隊營地,野狼不敢靠近營地而不得不離去。野保隊員看到在風雪中掙紮的母羊,把它運回營地進行救助。但由於(yu) 傷(shang) 勢太重,肚皮被咬開且內(nei) 髒嚴(yan) 重受損,野保隊員隻能將母羊的肚皮縫上之後,按照慣例將受傷(shang) 的母羊抬放在羌塘大草原。
藏羚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每年5月至7月,藏北羌塘草原的雌性藏羚羊進入遷徙繁殖季。在母羊前往產(chan) 羔地的關(guan) 鍵時期,一路上狼、棕熊等猛獸(shou) 伺機而動,遷徙之路危機四伏。
第二天清晨,記者再次來到野保隊員放置受傷(shang) 母羊的地方,它的生命已經逝去。而一大群懷孕的母羊從(cong) 這裏經過,迎著朝霞向著產(chan) 仔地走去,步履不停。
倒在羌塘大草原上受傷(shang) 的母藏羚羊(6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旦增尼瑪曲珠 攝
草原上伺機而動的野狼(6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旦增尼瑪曲珠 攝
草原上伺機而動的棕熊(6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旦增尼瑪曲珠 攝
6月15日清晨,在西藏那曲市尼瑪縣境內(nei) 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無人區”深處,受傷(shang) 的母藏羚羊已經死去。新華社記者 旦增尼瑪曲珠 攝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野保員在查看受傷(shang) 的母藏羚羊(6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野保員在查看受傷(shang) 的母藏羚羊(6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受傷(shang) 的母藏羚羊(6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野保員在查看受傷(shang) 的母藏羚羊(6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一群藏羚羊因感覺到危險而開始奔跑(無人機照片,6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草原上伺機而動的野狼(6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草原上伺機而動的野狼(6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草原上伺機而動的棕熊(6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6月14日,在西藏那曲市尼瑪縣境內(nei) 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無人區”深處,一群藏羚羊迎著朝陽,行進在遷徙路上。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6月14日,在西藏那曲市尼瑪縣境內(nei) 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無人區”深處,管護隊員用塑料布為(wei) 受傷(shang) 的母藏羚羊搭建簡易帳篷擋風遮雪。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6月14日,在西藏那曲市尼瑪縣境內(nei) 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無人區”深處,一群藏羚羊迎著朝陽,行進在遷徙路上。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6月15日清晨,在西藏那曲市尼瑪縣境內(nei) 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無人區”深處,受傷(shang) 的母藏羚羊已經死去。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野保員把救治後的母藏羚羊放回野外(6月14日攝)。新華社發(旦增攝)
一隻野狼奔向遷徙藏羚羊群中一隻懷孕的母藏羚羊(6月14日攝,視頻截圖)。新華社發(達瓦多吉攝)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野保員上前查看受傷(shang) 的母藏羚羊(6月14日攝)。新華社發(旦增攝)
一隻野狼奔向遷徙藏羚羊群中一隻懷孕的母藏羚羊(6月14日攝,視頻截圖)。新華社發(達瓦多吉攝)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野保員在救治受傷(shang) 的母藏羚羊(6月14日攝)。新華社發(旦增攝)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野保員把受傷(shang) 的母藏羚羊抬到臨(lin) 時營地附近(6月14日攝)。新華社發(旦增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