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商報聯合阿裏公益啟動“夢想+”大學生助力計劃

發布時間: 2024-06-18 09:16:00 來源: 西藏商報


部分獲獎學生群像。


“夢想+”大學生助力計劃分為(wei) 三個(ge) 部分。

  2024年高考已落幕,又一批年輕學子即將迎來圓夢時刻。然而,考上大學並非奮鬥的終點,對於(yu) 那些誌在通過讀書(shu) 改變命運的逆境學子來說,更是新的起點與(yu) 挑戰。

  即日起,本報聯合阿裏巴巴公益發起的“夢想+”大學生助力計劃(原名:勵誌學子追夢計劃)正式啟動,項目旨在通過人人參與(yu) 的方式,喚醒和帶動更多社會(hui) 愛心力量一起助力逆境學子上大學,目前正在麵向全社會(hui) 招募“夢想+”公益合夥(huo) 人。今年暑期,項目將重點為(wei) 剛收到錄取通知書(shu) 的逆境準大學生籌集並發放勵誌獎學金。

  他們(men) 是“小鎮夢想家” 

  也是曾經的你和我

  “夢想+”大學生助力計劃的前身是天天正能量“勵誌學子追夢計劃”,該計劃於(yu) 2021年由阿裏公益“天天正能量”項目聯合全國近百家主流新聞媒體(ti) 共同倡議發起,三年來已累計助力349名勵誌學子圓大學夢,覆蓋全國25個(ge) 省份248個(ge) 縣域,其中73%來自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鄉(xiang) 鎮學生占比達77%。本報報道過的拉貢措、紮西達瓦等多位學子曾入選該計劃。

  家住昌都市江達縣崗托鎮矮麥村的拉貢措,2023年高考,她超過一本分數線35分,卻報考了專(zhuan) 科院校,最後被成功錄取。她希望自己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將來替父母撐起一片天。

  紮西達瓦來自昌都市邊壩縣金嶺鄉(xiang) ,左眼幾乎看不到光明的他,在2023年被西藏大學錄取,並選擇臨(lin) 床醫學專(zhuan) 業(ye) 。經曆艱難淬煉,烈日下綁鋼筋的少年,完成了超越自卑、超越自我的蛻變。他靠著知識與(yu) 不懈努力,慢慢靠近遠方的星辰大海,成就著自我,也必將激勵無數經曆心靈困境的孩子。他希望大學畢業(ye) 後,自己走上社會(hui) 再去幫助那些跟自己一樣的人。

  次仁桑珠出生在日喀則市定結縣薩爾鄉(xiang) 雪村,2023年高考後被複旦大學錄取。他希望大學畢業(ye) 後回到家鄉(xiang) 找一份工作,幫助舅舅照顧三個(ge) 弟弟妹妹,讓他們(men) 不再因上學沒有學費而苦惱,為(wei) 家鄉(xiang) 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3年高考,久米次仁取得了文科全區第二名的好成績,並收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shu) 。久米次仁最大的願望就是,大學畢業(ye) 後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xiang) ,建設美麗(li) 的家鄉(xiang) 。

  次仁尼瑪的家在昌都市左貢縣紮玉鎮巴藏村,父母因病相繼去世,2023年高考,作為(wei) 一名藝術生,他音樂(le) 成績取得了全區第四名的好成績,被西藏大學音樂(le) 學專(zhuan) 業(ye) 錄取。他希望大學畢業(ye) 後,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回饋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入選該計劃的學生,均由媒體(ti) 記者走訪核實,他們(men) 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的精神,經媒體(ti) 報道後感動了很多人,也激勵了很多人。然而,經過項目組回訪發現,這些羽翼未豐(feng) 的少年在順利進入大學後,仍需麵對很多現實的困境。有的節衣縮食、營養(yang) 不良,有的占用學習(xi) 時間兼職,甚至出現自卑、敏感、焦慮等身心健康問題。此外,就業(ye) 也成了他們(men) 的困擾,在職業(ye) 發展和人生選擇上,他們(men) 很容易陷入被動和迷茫……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夏天“勵誌學子追夢計劃”升級為(wei) “夢想+”大學生助力計劃,項目模式從(cong) “一次性資助”升級為(wei) “全學段全方位幫助”,即在繼續幫助大一勵誌學子過渡升學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在讀大學生的持續幫助、臨(lin) 畢業(ye) 生的自我提升就業(ye) 幫助等,希望能夠助力勵誌學子們(men) 更從(cong) 容自信地迎接新生活、新挑戰,全麵發展,勇敢追夢。

  在項目管理和執行上,“夢想+”大學生助力計劃采用數字化技術鏈接資助人和受助學生,確保善款100%給到學生,資助人可通過個(ge) 人公益賬戶追蹤善款流向,全流程公開透明。此外,項目堅持“以獎代助”,引導學生更好地自我接納和認可,資受雙方還可在互不建立聯係的前提下進行互動,共享成長的喜悅與(yu) 感悟。

  人人參與(yu) 才是大公益

  超2.5萬(wan) 人已經在行動

  2023年,為(wei) 響應網友呼聲,項目聯合杭州嘉互助學基金會(hui) 首次嚐試開通互聯網愛心公募,短短數月已有超2.5萬(wan) 人自發為(wei) 勵誌學子捐款,還有人千裏寫(xie) 信為(wei) 學子們(men) 加油鼓勁。

  一位名叫孫爽的女士,她在網上看到重慶勵誌學子楊同學的報道後深受觸動,又恰逢自己收到一筆獎金,剛好有餘(yu) 力,當即捐出10000元。楊同學事後在感謝信中表示:“我會(hui) 永遠記得當年有一個(ge) 名為(wei) 孫爽的人,向窘境的我伸出了援助之手。”而孫爽也爽快回信:“不用有什麽(me) 報恩的壓力,重要的是咱們(men) 民族‘俠(xia) 義(yi) ’精神不能丟(diu) !”

  一位名叫葉珺的女生,看到江西勵誌女孩佳琦的報道後,給這位千裏之外素未謀麵的“妹妹”寫(xie) 了一封信,“我本來不輕易跟別人說自己的經曆,但是看到佳琦的情況後特別感同身受,我覺得將自己的心聲傳(chuan) 達給這個(ge) 小妹妹很有意義(yi) 。”

  “公益不是一個(ge) 人做很多,而是每個(ge) 人都做一點點。教育公平四字的背後,我們(men) 每個(ge) 人能做的還有很多。希望‘夢想+’可以成為(wei) 一個(ge) 連接愛心的平台,讓更多堅信知識改變命運的孩子能夠和有愛與(yu) 力量的人相遇。”阿裏巴巴公益基金會(hui) 副秘書(shu) 長金旼旼表示。

  今年高考分數揭曉在即,項目升級為(wei) “夢想+”大學生助力計劃,除繼續重點獎勵剛考上大學的勵誌新生每人1萬(wan) 元“勵誌獎學金”外,之後學生在本碩博直到臨(lin) 畢業(ye) 期間,如有困難仍可繼續申請“護航獎學金”(5000元/人/年)和“發展獎學金”(2500元/人/次)。為(wei) 了能夠讓更多學子獲得獎學金,今年項目繼續聯合杭州嘉互助學基金會(hui) 開通公募渠道,公募款將100%用於(yu) 獎勵勵誌學子。

  這個(ge) 夏天,阿裏公益攜手本報再次發起助學行動,在此誠邀您來當“夢想+”公益合夥(huo) 人,用多種方式參與(yu) 公益,一起助力逆境學子上大學。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