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挺立邊關最前線——記駐藏某部“模範邊防連”

發布時間: 2024-06-19 10:10: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一輪明月高懸天際,月光映照下的哨塔莊重威嚴(yan) ,“前哨”兩(liang) 個(ge) 金色大字在月光下熠熠生輝。崗樓,哨兵;鳥鳴,水流;雪山、密林……構成一幅獨特的藏東(dong) 邊陲風景。這裏是西藏軍(jun) 區某邊防團三連的一處前哨。

  “我們(men) 堅守在邊防最前線。”曾被原成都軍(jun) 區授予“模範邊防連”榮譽稱號的三連,如同永不生鏽的鋼釘,牢牢駐紮在祖國西南邊防線上。

  

  在連隊一個(ge) 哨所旁,岩石中頑強地生長出一棵雪鬆,它的根係伸進狹小的岩縫,枝頭結滿鬆果,算不上粗壯的樹幹蒼勁有力,來到三連參觀的人看到後都驚歎不已。“大家稱呼它‘紮根樹’。”在三連指導員範國福看來,這正是一代代三連官兵紮根邊防、戍守邊防、建功邊防的精神象征。

  三連誕生於(yu) 烽火硝煙中,70多年來,先後參加大小戰役戰鬥上百次,1951年10月1日連隊官兵將第一麵五星紅旗插上西藏邊防。近年來,該連先後榮立集體(ti) 二等功3次,連續7年被西藏軍(jun) 區表彰為(wei) “踐行強軍(jun) 目標標兵連隊”。

  今年元旦,連隊發起倡議,在辭舊迎新之際給自己或者家人寫(xie) 一封有關(guan) 新年願景的書(shu) 信。新兵孟興(xing) 立在強軍(jun) 故事會(hui) 上分享了自己寫(xie) 給媽媽的信:“親(qin) 愛的媽媽,在我們(men) 連隊有一棵神奇的樹,它完全長在石頭裏,一看到它就給人一種堅韌頑強、不懼風雨的感覺。我也要像它一樣,在這裏紮根、成長,在邊防線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

  在“紮根樹”旁邊的岩石上寫(xie) 著四個(ge) 醒目的大字:耳聰目明。在連隊一級上士張天德看來,作為(wei) 堅守在最前線的邊防軍(jun) 人,提高警惕、瞪大眼睛,不放過任何一幀畫麵、一個(ge) 信號、一個(ge) 情況,為(wei) 祖國和人民擦亮眼睛、守好邊防、確保安全,正是這四個(ge) 字的深刻含義(yi) 。

  雖然三連駐地自然環境惡劣,但張天德和戰友們(men) 都很留戀這裏。有段時間,他被上級抽調執行任務,可離開沒多久,就向戰友傾(qing) 訴說,想回連隊了。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如今,張天德早年帶的兵有的已經當上連隊主官,有的成為(wei) 機關(guan) 參謀,也有的返鄉(xiang) 創業(ye) ……可無論走到哪裏,大家都難忘老連隊,都為(wei) 生命中有這段衛國戍邊的光榮經曆而自豪。

  6月上旬,一批來自五湖四海的“00後”新兵在結束新訓後被分配到三連。他們(men) 將在腳下這條邊防線上曆練成才,一如哨所前的那棵“紮根樹”。

  

  連隊下士何學政忘不了連隊的一次強軍(jun) 故事會(hui) 上,連隊排長、一等功臣趙海永分享自己4次參加“厄爾布魯士之環”國際軍(jun) 事比武,將五星紅旗插上歐洲之巔的故事。

  “我們(men) 的信念隻有一個(ge) ,那就是為(wei) 祖國贏得榮光。因為(wei) 走出國門,我們(men) 就代表中國。”趙海永揚威國際賽場的經曆,觸動著連隊每名官兵的心靈,激蕩著全連官兵為(wei) 勝利而戰、為(wei) 榮譽而搏的壯誌豪情。

  連長高兆軍(jun) 介紹,三連的兵無論走到哪裏,都是以最硬的作風、最高的標準、最嚴(yan) 的紀律立標杆、樹形象。下士袁少川是連隊的訓練尖子。2023年,他第一次走上分區軍(jun) 事體(ti) 育運動會(hui) 比武賽場,當時的他在雙杠曲臂伸課目上已經可以輕鬆做到400個(ge) ,沒想到這個(ge) 成績在比武場上隻獲得了第二名。比武結束的那晚,袁少川沒有休息,獨自來到器械訓練場,開始為(wei) 來年參賽做準備。

  經過艱苦訓練,一年後的他再次走上同課目比武場,並以640個(ge) 的絕對優(you) 勢奪得雙杠曲臂伸課目冠軍(jun) 。

  在三連,官兵對於(yu) 榮譽有著更深刻的理解——站在最前線、處在最前沿,提高軍(jun) 事本領、練好手中武器,在突發邊情、緊急情況時有效應對、決(jue) 戰決(jue) 勝,就是最大的榮譽。

  偵(zhen) 察班長、二級上士黃鵬,在2023年團年終軍(jun) 事訓練抽考中取得綜合成績第一的好成績。他對連隊陣地更是爛熟於(yu) 心,沒事就愛研究琢磨掩蔽部、不同火器射擊位、走向及長度。

  進入陣地、占領陣地、轉移陣地……連隊定期組織的戰備演練,使得官兵們(men) 人人熟記陣地編成、熟悉戰鬥崗位、熟知處置程序。

  與(yu) 此同時,三連還擔負著繁忙的巡邏任務。每次任務前,連隊都會(hui) 組織官兵重溫邊防政策法規,修訂各類方案預案,構想不同典型場景,充分研判風險隱患,加強針對性訓練演練。

  巡邏中,大家保持通信聯絡暢通,借地形地貌行進,按戰鬥編組推進,依任務組織協同,不間斷實施指揮。巡邏歸來,第一時間進行複盤總結,查找差距不足,提出破解之策,使得每次巡邏都有收獲和進步。

  “像這樣的巡邏在連隊再平常不過了。”一級上士張天德踏雪巡邊16載,參加大小巡邏110多次,積累了豐(feng) 富的武裝巡邏經驗。

  連隊負責的幾個(ge) 巡邏點位地勢險要,巡邏分隊要從(cong) 山腳爬到山頂,一些地方坡度近70度,上山時要手腳並用才行。盡管異常辛苦,可每次巡邏任務下達後,無論老兵還是新兵都踴躍申請,積極參加巡邏任務。

  

  豔陽五月,在連隊開展的一次軍(jun) 事訓練創破紀錄中,偵(zhen) 察班長黃鵬再次刷新自己保持的軍(jun) 事地形學最好成績。作為(wei) 指揮基本技能之一的軍(jun) 事地形學,是令很多軍(jun) 士“頭疼”的一個(ge) 課目,“學起來都懂,用起來不會(hui) ”是不少人的共同感受。

  實際上,黃鵬剛來到連隊時,訓練成績並不“搶眼”,還經常“吊車尾”。連隊熱火朝天的訓練氛圍讓他如坐針氈。他四處尋找資料、研讀研學,很快實現了後來居上的逆襲。

  在三連,包括兩(liang) 位主官在內(nei) 的幹部中,近一半是大學生士兵提幹。從(cong) 士兵成長為(wei) 軍(jun) 官,他們(men) 更懂得如何貼近戰士、溫暖戰士。

  基礎體(ti) 能是下士何學政的弱項。在麵臨(lin) 軍(jun) 士選晉的那一年,連隊專(zhuan) 門安排訓練尖子溫熙和他結成對子。經過幾個(ge) 月的反複練習(xi) ,何學政的體(ti) 能成績有了明顯提高,並順利通過了軍(jun) 士選晉軍(jun) 事考核。

  去年6月的一天,當時還是列兵的雲(yun) 鄧次仁的母親(qin) 突發腦溢血不幸去世。得知消息後,連隊第一時間向上級請示,安排一名班長全程陪同他,立即趕回家處理母親(qin) 後事。

  一個(ge) 月後,連指導員範國福接到雲(yun) 鄧次仁的父親(qin) 打來的電話。老父親(qin) 雖然漢語講得並不流利,但那一句“共產(chan) 黨(dang) 萬(wan) 歲”卻清晰而堅定。歸隊的雲(yun) 鄧次仁全身心投入工作,他說,要用實際行動回報連隊的關(guan) 心。

  “我們(men) 把戰士放在心上,戰士就會(hui) 把連隊放在心中,就能凝聚起連隊建設的澎湃動力。”這些年,無論是麵對艱巨的巡邏執勤任務,還是激烈的比武競賽,全連官兵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展現出了強大凝聚力和戰鬥力。

  夜已深,學習(xi) 室的燈依舊明亮。中士蘇建飛正帶著幾名戰士,一起研究某型無人機訓練操作說明書(shu) 。

  今年年初,聽說連隊配發某型無人機後,蘇建飛找到連長主動請纓,帶頭鑽研無人機操作使用要領。那段時間,蘇建飛每天都學到很晚,努力背記無人機的性能參數、整理編寫(xie) 操作手冊(ce) ,直至能熟練操縱無人機飛行。

  四

  6月初的一個(ge) 周末,連隊幹部如同往年一樣,主動到駐地沙馬村對接插秧的時間安排和人員分配。秧苗青嫩翠綠,長勢喜人,抬眼望去,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如一塊塊綠寶石,點綴鑲嵌在祖國西南邊陲。而“天德班水稻田”就位於(yu) 這一片梯次分布的水田中央。

  “天德班水稻田”,是一級上士張天德所在班每年為(wei) 村民插秧和收割的一片稻田。在張天德看來,這是軍(jun) 民共建的責任,也是軍(jun) 民情深的見證。

  村衛生室擔負著為(wei) 老百姓日常就醫開藥的任務,免不了會(hui) 遇到一些突發疾病、重大傷(shang) 情的救治。在衛生室負責人曲吉旺姆看來,自己雖然參加過醫療護理專(zhuan) 業(ye) 培訓,但畢竟不是科班出身,有的病還是拿不準。三連營區離村子不遠,遇到疑難病症和突發傷(shang) 情,曲吉旺姆首先想到的便是請求連隊軍(jun) 醫幫忙。

  曲吉旺姆的話道出了邊境百姓對邊防軍(jun) 醫的信任。三連軍(jun) 醫李德軍(jun) 到這裏不到一年就成了全村家喻戶曉的“名人”。

  一年夏天,村裏幾名村民上山誤食毒蘑菇中毒,情況危急。在獲知消息後,連隊迅速派出軍(jun) 醫和戰士上山救援。官兵們(men) 沿著陡峭的山路把百姓一個(ge) 個(ge) 背下山,並送往團衛生連搶救。

  “全都搶救過來了!”回想起當時那一幕,村幹部次旺多吉內(nei) 心深處始終充滿感激之情。對人民子弟兵的這份恩情,村民們(men) 更是銘記於(yu) 心、時時念起。今年3月,二級上士覃炳強因訓練時韌帶拉傷(shang) 住院治療。出院歸隊當天,村民益西旺堆帶著5斤土豬肉和20個(ge) 土雞蛋專(zhuan) 程到連隊看望他,並囑咐他好好休養(yang) 。

  每次老兵退伍,沙馬村村民都會(hui) 自發來到連隊門口,為(wei) 老兵們(men) 獻上潔白的哈達和美好祝福。每逢春節和藏曆新年,村裏百姓也會(hui) 精心排練民族舞蹈,來到連隊與(yu) 官兵載歌載舞、一同聯歡。

  “軍(jun) 民一家親(qin) ”是三連官兵與(yu) 沙馬村群眾(zhong) 魚水情深的一個(ge) 縮影。“正是因為(wei) 與(yu) 人民群眾(zhong) 建立了血濃於(yu) 水的深情,才有了今天牢不可破的鋼鐵邊關(guan) 。”範國福如是說。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