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的索朗卓嘎是西藏山南雅魯藏布江畔加查縣人,由於(yu) 要經常往返拉薩和加查之間,拉林鐵路的複興(xing) 號動車上經常能看到她的身影。
在拉林鐵路通車三周年之際,她向記者回憶首次乘坐高原複興(xing) 號:“2021年我還在讀大學,暑假第一次乘坐了高原複興(xing) 號動車從(cong) 拉薩回家,不到兩(liang) 小時,車費才63塊錢(人民幣),方便、安全。”
6月24日,高原複興(xing) 號動車停靠在拉薩站,準備出發。馬生明 攝
2021年6月25日,西藏拉林鐵路開通運營,複興(xing) 號動車組也同日在西藏“開跑”。拉林鐵路起自拉薩,經山南後到達林芝市,超90%的線路在海拔3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魯藏布江。
索朗卓嘎說,拉林鐵路通車前,從(cong) 加查到拉薩,需要先到山南再轉車,全程大概七八個(ge) 小時,車費也遠高於(yu) 火車票。
她介紹,如今村裏的信眾(zhong) 也經常坐著動車去朝佛;藏曆新年時,加查當地農(nong) 牧民也是坐著動車去拉薩或山南購買(mai) 年貨;自己的父母從(cong) 加查先後坐過動車、普速列車去過林芝。
6月21日,來自拉薩的160多名中學生結束了為(wei) 期六天的乘坐複興(xing) 號主題研學活動。“我們(men) 計劃今年組織三批學生繼續開展研學之旅,拉林鐵路通車以來,拉薩市教育部門已開展五場次研學活動,惠及學生千餘(yu) 人。”帶隊老師羅追曲平介紹,火車承載了西藏人的希望和夢想。
39歲的羅追曲平與(yu) 鐵路的緣分早在18年前青藏鐵路全線開通時就已結下。當時還在河北石家莊上大學的他,乘坐了第一趟進藏列車。十幾年後,他又帶著學生乘坐火車去不同地方。火車成為(wei) 孩子們(men) 實踐生活的重要載體(ti) 。
1月4日,西藏拉林鐵路複興(xing) 號動車組列車長劉文靜幫助重點旅客乘車。(資料圖)高楠 攝
“同學們(men) ,我們(men) 高原複興(xing) 號的玻璃是防紫外線的,車內(nei) 有兩(liang) 套供氧設備,這是彌散式供氧口,這是緊急供氧口……”高原複興(xing) 號動車組列車長劉文靜每回值乘如遇學生,都會(hui) 向他們(men) 介紹車內(nei) 設施設備,進行互動。
35歲的劉文靜在青藏鐵路工作數年,有豐(feng) 富的高原乘務工作經驗,2021年10月來到拉林鐵路。近三年,她帶領班組乘務員把提升旅客乘車體(ti) 驗作為(wei) 工作重點:利用大區間對車內(nei) 衛生死角進行清理,日常加強乘務員形體(ti) 、服務用語培訓,把微笑服務貫穿始終。
作為(wei) 拉林鐵路運營三年的見證者,劉文靜說,現在西藏廣大農(nong) 牧民乘客乘車輕車熟路。
夏日的西藏天高雲(yun) 淡,6月23日一大早,加查縣嘎吉村村民邊巴次仁趕往火車站,他準備帶著2斤幹蟲草去山南市看看行情。
加查縣是山南有名的蟲草大縣,每年4月至6月是采挖季,采挖蟲草是一項辛苦活,農(nong) 牧民要在山上吃住兩(liang) 三個(ge) 月。此前,加查蟲草銷售主要靠商販上門收購,路徑單一。邊巴次仁說,拉林鐵路通車後,很多散戶、遊客直接到當地購買(mai) ,或者農(nong) 牧民直接坐著動車去拉薩、山南等地銷售。
加查縣除了蟲草,還產(chan) 核桃、蘋果等農(nong) 產(chan) 品,以及石鍋、木碗、木勺等手工產(chan) 品,過去“養(yang) 在深閨無人識”,現在逐漸被大眾(zhong) 所熟知。
6月25日,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介紹,通車三年來,拉林鐵路共運送旅客303.7萬(wan) 人次、貨物78.3萬(wan) 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