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拍攝的納木錯湖底402.2米深度湖泊岩芯樣品。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12日18時35分,在海拔超4700米的納木錯中心湖區,多國聯合科考隊經過不懈努力,成功在湖底深度402.2米的地方獲取了湖泊岩芯。這是我國首次在青藏高原大湖鑽探中成功突破400米的深度,打破了2020年納木錯湖泊鑽探153.44米的最深鑽探紀錄,對我國湖泊鑽探與(yu) 古氣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yi) 。
7月12日拍攝的納木錯水上鑽探平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通過湖泊岩芯開展的不同時間尺度的古氣候重建研究,可以讓我們(men) 深入了解過去的氣候環境狀況,本次湖泊鑽探為(wei) 破譯青藏高原過去百萬(wan) 年以來氣候環境變化研究提供新的科學依據。”納木錯湖泊科考負責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王君波說。
7月12日拍攝的納木錯水上鑽探平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納木錯位於(yu) 青藏高原腹地,是全國水容量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麵積超過1000平方公裏的湖泊中海拔最高的湖泊。納木錯是一個(ge) 封閉湖泊,湖泊中的水流不出湖盆,是整個(ge) 流域的最低處,因此是流域內(nei) 岩石、土壤、植被、河流及人類活動等信息的聚集地,具有重要科學研究意義(yi) 。
7月12日,鑽探隊員提取納木錯湖底402.2米深度湖泊岩芯樣品。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7月12日,鑽探隊員提取納木錯湖底402.2米深度湖泊岩芯樣品。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納木錯湖泊科考負責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朱立平介紹,此次納木錯湖泊岩芯鑽探,是迄今為(wei) 止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ICDP)中海拔最高的鑽探項目,鑽探平台及主要鑽探技術人員均來自我國,采集的湖泊岩芯將在我國永久保留。此次鑽探深度取得突破,為(wei) 我國今後湖泊鑽探高水平研究奠定了基礎,提高了中國科研人員在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記者田金文、劉洲鵬、邱星翔)
7月12日,科研隊員和鑽探隊員取出納木錯湖底402.2米深度湖泊岩芯樣品。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7月12日拍攝的納木錯湖底402.2米深度湖泊岩芯樣品。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7月12日拍攝的納木錯湖底402.2米深度湖泊岩芯樣品。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7月12日,科研隊員在登記納木錯湖底402.2米深度湖泊岩芯樣品信息。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7月12日,科研隊員在登記納木錯湖底402.2米深度湖泊岩芯樣品信息。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7月12日,科研隊員在登記納木錯湖底402.2米深度湖泊岩芯樣品信息。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7月12日,科研隊員和鑽探隊員在慶祝納木錯湖底402.2米深度湖泊岩芯樣品成功采集。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