蓊鬱山穀中,清澈的泉水汩汩流淌。一株藏黃芪的花蕊上,一隻小蜜蜂正在靈活敏捷地采集花粉。
以高原青山為(wei) 背景板,小蜜蜂們(men) 在五彩繽紛的花叢(cong) 間上下飛舞,宛如一隻隻金色的花間精靈。
蜜蜂在藏黃芪上采蜜。受訪者供圖
這裏何以成為(wei) 蜜蜂生活的樂(le) 園?
西藏山南坐擁喜馬拉雅南麓原始森林,水源純淨,陽光充足,生長著2000多種藥本蜜源植物,稱得上是“黃金蜜源地”。
“不僅(jin) 如此,西藏獨特的氣候讓蜜蜂得以遠離蜂蟎病,這種蜂的疾病會(hui) 給養(yang) 蜂生產(chan) 造成嚴(yan) 重損失,甚至引起蜜蜂的全群死亡。”夜伴蜂聲西藏蜂蜜負責人張亮富介紹說,“但在這裏,蜜蜂的蜂蟎病會(hui) 自然痊愈,無需農(nong) 藥與(yu) 抗生素等。”
2016年夏天,正經曆創業(ye) 困境的張亮富帶著20個(ge) 蜂箱和一頂帳篷來到了山南野外的山穀裏,養(yang) 蜂、釀蜜。每夜,他聆聽著蜜蜂的嗡嗡聲入睡。
“時間長了,從(cong) 蜂群的振翅的頻率中,我似乎能聽出來它們(men) 每天收成如何,蜂群是興(xing) 奮的還是鬱悶的。”張亮富一邊笑著解釋,一邊用手溫柔地扇趕著身側(ce) 的蜜蜂。
工作人員正在查看蜜蜂狀態。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如今,張亮富已有了8000多個(ge) 蜂箱。但是照看一遍全部蜂場需要80多天。於(yu) 是附近村民也承包起養(yang) 蜂產(chan) 業(ye) 中的部分環節,日常照看蜜蜂,驅趕牲畜和野生動物等工作。產(chan) 業(ye) 每年帶動增收600餘(yu) 萬(wan) 元,老鄉(xiang) 們(men) 的致富道路更寬了。
而且在手機應用程序的幫助下,養(yang) 蜂更加智能化。以前一個(ge) 人照看100箱,現在可以照看600至1000箱,效率提升了好幾倍。
藏黃芪、紅景天、錦雞兒(er) 、藏黃連、狼牙刺……老鄉(xiang) 們(men) 不僅(jin) 養(yang) 蜂,而且還主動種植了許多蜜源植物。“想不到,蜜蜂產(chan) 業(ye) 不僅(jin) 提高了綠化,還點綴了村落。”張亮富自豪地說,“小蜜蜂把本地的生態價(jia) 值轉變為(wei) 經濟價(jia) 值。”
蜜蜂文化主題生態體(ti) 驗園一景。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2023年,蜜蜂文化主題生態體(ti) 驗園成立。在200多畝(mu) 的蘋果園裏,孩童執著家長的手識辨植物,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製作蜂蠟,親(qin) 子遊、研學遊、休閑遊等為(wei) 這裏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如今,蜜蜂已經飛進五六十個(ge) 村莊,借助西藏獨特的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我們(men) 希望有一天蜜蜂能飛進更多村落,讓蜜蜂產(chan) 業(ye) 造福更多當地百姓。”張亮富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