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阿裏地區康樂新居:“村民”到“居民” 搬出新生活

發布時間: 2024-07-26 09:13: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獅泉河,從(cong) 岡(gang) 仁波齊北麵的冰川湖發源,自東(dong) 向西一路迤邐,即將與(yu) 噶爾河匯合之際,在平坦的藏西高原上緩緩地繞了一個(ge) 彎,孕育出了阿裏地區發育最好的一片紅柳林,繼而誕生了獅泉河鎮這座藏西重鎮。

  獅泉河鎮的東(dong) 部是阿裏地區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點——噶爾縣獅泉河鎮康樂(le) 新居,來自地區5個(ge) 縣、22個(ge) 鄉(xiang) 鎮的3200餘(yu) 名搬遷群眾(zhong) 在這裏生活。走進其中,統一規劃、獨棟獨院的居民樓映入眼簾,一應俱全的基礎設施和幼兒(er) 園、物業(ye) 管理中心、商鋪等功能完善的配套設施,讓這座矗立在獅泉河畔的城中之城,成了阿裏地區城鎮建設的樣板、致富增收的典範、安居樂(le) 業(ye) 的榜樣。

  搬遷照亮新生活

  搬進康樂(le) 新居的新房子,搬遷群眾(zhong) 石確達布第一時間就將領袖像掛在了客廳最醒目的地方。

  “做夢都沒想到能住上這麽(me) 漂亮的樓房,由衷地感謝黨(dang) 、感謝政府。”提起剛搬進新居時的心情,石確達布十分激動。

  對於(yu) 搬遷群眾(zhong) 來說,搬遷不僅(jin) 僅(jin) 是得到一套新房、換一個(ge) 生活環境,更是一次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康樂(le) 新居居委會(hui) 主任阿諾告訴記者,政府為(wei) 了讓搬遷群眾(zhong) 真正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把就業(ye) 增收作為(wei) 頭等大事來抓,目前已推薦479名搬遷群眾(zhong) 到地區環衛公司、阿裏大酒店、保安公司、噶爾縣產(chan) 業(ye) 園區、康樂(le) 新居綜合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單位工作,培訓困難群眾(zhong) 400餘(yu) 人次。

  石確達布在合作社的安排下,在安置點配套產(chan) 業(ye) 項目阿穀卓巴服飾有限公司從(cong) 事管理工作,每月工資3000元,還多次前往陝西參加技能培訓。

  “搬遷之前,我在距離獅泉河鎮800公裏的措勤縣達雄鄉(xiang) 一所加油站工作,每月工資有1500元,當時已經很滿足了,不曾想搬到康樂(le) 新居之後,能有這麽(me) 好的工作和增收機會(hui) 。”石確達布說。

  電商拓寬致富路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晚上7點回到家後,格桑卓瑪終於(yu) 有時間處理自己的事情了。看著院子裏已經打包好的十幾件快遞,她略帶疲憊的臉上掛著笑容:“累,但是很充實,感謝電商平台給我帶來的創業(ye) 機會(hui) 。”

  格桑卓瑪是康樂(le) 新居婦聯主席,搬遷之前,她是阿裏地區噶爾縣左左鄉(xiang) 一名地地道道的牧民,冬季家庭收入來源主要依靠養(yang) 殖牲畜和售賣畜產(chan) 品,夏季她則跑到工地上打零工,辛苦一天隻能賺50元。

  當記者問到搬遷以後生活有什麽(me) 變化時,格桑卓瑪說:“變化太大了!房子寬敞明亮,家裏通上了水電網。不過最大的變化還是謀生之道,現在隻要有一部手機,不出家門也可以賺錢啦!”

  2020年,格桑卓瑪發現許多好友在微信朋友圈售賣各種各樣的東(dong) 西,讓她萌生了試一試的想法。懷揣著對電商行業(ye) 的憧憬,格桑卓瑪多次參加了地區婦聯組織的電商培訓,收獲頗豐(feng) 。

  說幹就幹。培訓剛結束,格桑卓瑪便開始在網上開起了自己的小店,她把學到的電商技能用到了生產(chan) 經營中,不斷積累經驗,逐步讓自己的電商事業(ye) 步入快車道,銷售的商品數量越來越多,僅(jin) 2023年,格桑卓瑪通過網上銷售就賺到了30餘(yu) 萬(wan) 元,成為(wei) 康樂(le) 新居電商行業(ye) 的“明星”。

  “電子商務非常切合我們(men) 這邊婦女同誌的就業(ye) 需求,作為(wei) 康樂(le) 新居婦聯主席,我一定會(hui) 帶動更多婦女投身電商領域,幫助廣大婦女搭建更加廣闊的創收平台。”格桑卓瑪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

  幸福路上幹勁足

  走進戰堆在康樂(le) 新居的家,很難相信他曾經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裏嶄新的家具和各種電器一應俱全,牆麵、地板也進行了一番精致的裝修,小康氣息撲麵而來。

  搬遷前,戰堆一家4口擠在一間不大的土坯房裏,過著逐水草而居的傳(chuan) 統牧民生活,年收入僅(jin) 夠維持溫飽。2016年春天,在萬(wan) 物複蘇的季節,戰堆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在噶爾縣委、縣政府的安排下,他們(men) 全家搬進了康樂(le) 新居。

  采訪間隙,戰堆換上了一身保安製服,準備前往阿裏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值班。“這個(ge) 工作是當時政府專(zhuan) 門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安排的,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我很珍惜,也很感激。”說起現在的生活,戰堆一臉的喜悅。

  誌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2023年,戰堆靠多年的積蓄為(wei) 家裏添置了一輛新車。“現在累一點也沒事,我還年輕,政府幫助了我這麽(me) 多,我也要靠自己的雙手富起來,用實際行動來報答黨(dang) 和政府的恩情。”戰堆說。

  如今,加上各種國家補貼,戰堆家一年共有8萬(wan) 餘(yu) 元的收入,全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了。

  從(cong) 偏遠貧瘠到安居樂(le) 業(ye) ,從(cong) 勉強溫飽到小康生活,如今,康樂(le) 新居搬遷群眾(zhong) 正邁著昂揚的步伐,走在幸福美好的新生活道路上。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