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青縣尺牘鎮瓦河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天津霍元甲文武學校“精武文化進西藏”活動在昌都成功舉(ju) 辦,昌都市實驗小學學生觀看表演後與(yu) 演員合影留念。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與(yu) 昌都市藏醫院開展遠程會(hui) 診。
天津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援建的阿旺綿羊胚胎育種中心。
今年,昌都市藍天聖潔農(nong) 業(ye) 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參加福州第二十六屆海峽兩(liang) 岸經貿交易會(hui) 。
聚焦民心所向,增進民生福祉
夏季的昌都,草長鶯飛、生機盎然。走進丁青縣協雄鄉(xiang) 穹娜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幢錯落有致的藏式小別墅,與(yu) 一旁綠油油的青稞田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美麗(li) 的畫卷。
沿著幹淨整潔的水泥路來到索郎拉姆家中,主人一邊熱情邀請我們(men) 參觀,一邊感慨道:“從(cong) 沒想過我能住上這麽(me) 寬敞漂亮的房子。”
索郎拉姆說,她曾經居住在傳(chuan) 統的藏式石木結構房屋中,缺水缺電,每逢雨季,還要擔心房屋漏雨、糧食受潮。如今,這些焦慮早已煙消雲(yun) 散。
2016年,天津援藏工作隊聚焦短板弱項,集中力量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優(you) 先安排財政幫扶資金3982萬(wan) 元,投入丁青縣協雄鄉(xiang) 穹娜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項目,助力404戶、1824人盡早在此安家落戶。
為(wei) 了給搬遷戶創造良好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安置點不僅(jin) 完善了水、電、路、光纖等基礎設施,還配備了幼兒(er) 園、衛生室、文化活動室等公共服務設施,解決(jue) 了群眾(zhong) 的後顧之憂。
回顧過去的30年,天津始終高度重視增進民生福祉,采取一係列措施,讓基層群眾(zhong) 真切感受到援藏工作帶來的實惠。
隨著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昌都籍學生圓了大學夢。可每到畢業(ye) 季,大學生們(men) 從(cong) 全國各地回到昌都,卻發現本地的適配崗位少、競爭(zheng) 壓力大。為(wei) 此,天津援藏工作隊不斷致力於(yu) 破解昌都結構性就業(ye) 矛盾。
針對高校畢業(ye) 生,天津市專(zhuan) 門研究製定做好就業(ye) 援藏的若幹舉(ju) 措,采取精準定製的模式,多途徑支持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在津就業(ye) 創業(ye) ,並為(wei) 已在津就業(ye) 的昌都籍高校畢業(ye) 生提供多維度培訓,不斷提高高校畢業(ye) 生的競爭(zheng) 力。
利用自身人力資源優(you) 勢,天津援藏工作隊積極引入天津“職業(ye) 培訓包”培訓模式,轉變群眾(zhong) 就業(ye) 觀念,激發群眾(zhong) “走出去”就業(ye) 的意願。同時,考慮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就近就業(ye) 的意願,天津援藏工作隊通過多方協調,就地建成養(yang) 殖、加工、文旅等多業(ye) 態幫扶車間,推出“企業(ye) +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的經營模式,多渠道開發就業(ye) 崗位。
“十四五”以來,天津市累計提供各類就業(ye) 崗位13454個(ge) 、就業(ye) 援藏資金320萬(wan) 元,成功促成117名昌都籍高校畢業(ye) 生在津穩定就業(ye) ,實現每年在津就業(ye) 人數保持穩定增長。
鞏固產(chan) 業(ye) 根本,搶抓發展機遇
如何精準發力,實現由“輸血式”幫扶向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的“造血式”幫扶轉變?這是一批又一批天津援藏工作隊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麵對前期“輸血”援藏和“支援”招商帶來的投入產(chan) 出邊際效益低下等問題,天津援藏工作隊積極轉變思路,變“支援”招商為(wei) “資源”招商,以昌都之“所有”換昌都之“所需”,促成津昌兩(liang) 地國有企業(ye) 合作,在清潔能源、畜牧業(ye) 、農(nong) 特產(chan) 品等方麵實現優(you) 勢互補、合作共贏。
2019年,天津援藏工作隊積極協助昌都製定阿旺綿羊發展實施方案,全力打造阿旺綿羊全產(chan) 業(ye) 鏈。在天津援藏工作隊的牽線搭橋下,天津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投資7000萬(wan) 元,在昌都建設阿旺綿羊胚胎育種中心,攻克製約產(chan) 業(ye) 發展的科技難題。同時,對昌都市覺擁種畜場和貢覺縣阿旺綿羊擴繁基地進行升級改造,解決(jue) 阿旺綿羊在保種、擴繁、養(yang) 殖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走進貢覺縣阿旺綿羊擴繁基地,一隻隻膘肥體(ti) 壯的阿旺綿羊悠然自得地在棚圈裏吃草。通過推廣“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運營模式,基地目前養(yang) 殖阿旺綿羊4390隻。據基地負責人吳康生介紹,今年上半年,基地已產(chan) 羔1161隻,產(chan) 值58.05萬(wan) 元,存活率93.27%;發放代養(yang) 羊隻1500隻,代養(yang) 資金預估發放40.5萬(wan) 元。
此外,天津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充分發揮運營管理方麵的經驗優(you) 勢,助力昌都市打造“藍天聖潔”產(chan) 業(ye) 。僅(jin) 2023年,完成采購額1110萬(wan) 元,惠及昌都20多家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品企業(ye) 。同時,利用“津洽會(hui) ”“旅博會(hui) ”“西洽會(hui) ”等多個(ge) 展會(hui) 平台,推動受援地農(nong) 副產(chan) 品進入區外市場。
今年5月底,昌都市藍天聖潔農(nong) 業(ye) 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選取藏香雞、葡萄酒、藏香、當歸等300餘(yu) 種優(you) 質農(nong) 特產(chan) 品走進第六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hui) ,促成兩(liang) 地8家企業(ye) 現場簽署2300萬(wan) 元產(chan) 銷合作協議。
不僅(jin) 如此,天津援藏工作隊還促成天津泰達股份有限公司出資1.6億(yi) 元與(yu) 昌都市康電清潔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昌都市康援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對金沙江上遊70萬(wan) 千瓦光伏項目進行開發。天津泰達股份有限公司將提供人才、技術支持,推動昌都本地國企做大做強。
培養(yang) 本地人才,激發內(nei) 生活力
人才是第一資源。30年來,天津援藏工作隊堅持把先進理念、模式和方法引入昌都,一批又一批天津援藏幹部人才立足本職崗位,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在教育、醫療等領域開展“結對子”“傳(chuan) 幫帶”等,實現由“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幫扶轉變,不斷增強各領域內(nei) 生動力。
百年大計,教育為(wei) 本。圍繞“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專(zhuan) 業(ye) 教師”三級人才階梯培養(yang) 鏈,天津援藏教師與(yu) 昌都市實驗小學的本地教師結成師徒幫扶對子,手把手助其轉理念、夯基礎、提能力,助其快速成長、成才,全力為(wei) 受援學校培養(yang) 一支結構均勻、梯次合理的高素質教師人才隊伍。
在天津援藏教師的培養(yang) 下,本地教師在2020年昌都市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榮獲1個(ge) 一等獎、2個(ge) 二等獎;在第六、七屆昌都市小學聯盟教學競賽中榮獲8個(ge) 一等獎,並獲得優(you) 秀組織單位稱號;在全區教師技能大賽中榮獲1個(ge) 三等獎。
為(wei) 將天津的教育資源優(you) 勢輻射到昌都全市,天津援藏教師在昌都市實驗小學開設展示課60多節,到全市11縣區送教送培200餘(yu) 人次,與(yu) 天津6所優(you) 質小學簽訂共建協議,並開展線上教研80餘(yu) 場,獲得了各學校師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
“一年半的時間很短,我還想做更多工作,所以我選擇第二次奔赴高原,繼續為(wei) 這裏的學生和老師做點實事。”去年12月,天津醫學高等專(zhuan) 科學校教師儲(chu) 媛媛完成專(zhuan) 技人才中期輪換。今年2月,她主動請纓,再次來到昌都市職業(ye) 技術學校,開啟第二個(ge) 為(wei) 期一年半的援藏之旅。
先進的教育理念可以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學,而一流的醫療團隊則可以圓百姓健康夢。天津援藏醫療隊借助天津醫療和人才資源優(you) 勢,結合昌都本地實際,建立“一對一”結對人才培養(yang) 機製,努力為(wei) 昌都培養(yang) 一支“帶不走”的醫療人才隊伍。
在昌都市藏醫院援藏的鄭向前一直將“師帶徒”援藏教學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他說:“隻有醫務人員的技能提升了,才能更好地開展醫療工作,造福當地群眾(zhong) 。但醫療技術的提升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我們(men) 堅持連續不斷開展‘師帶徒’援藏教學工作,努力把高水平的技術留在昌都。”為(wei) 此,鄭向前要求帶教老師和學員們(men) 簽訂帶教協議,並定期進行考核。
天津市第十批援藏幹部、昌都市衛健委副主任周蕾介紹,天津市先後派遣549名醫護人員到昌都援藏,建立154個(ge) “師帶徒”教學關(guan) 係,麵對麵、手把手帶教當地醫務人員熟練掌握崗位所需的專(zhuan) 業(ye) 技能。
除了“師帶徒”,天津援藏醫療隊還通過專(zhuan) 題授課、實戰培訓等方式培訓本地醫務人員7100餘(yu) 人次。同時,組織昌都市縣鄉(xiang) 三級衛生係統管理和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分6批次赴天津開展醫療衛生教育學訪合作項目,組織本地醫療衛生團隊80餘(yu) 人赴天津參加衛生管理及專(zhuan) 業(ye) 技術培訓學習(xi) 。此外,還邀請天津衛健委、天津疾控中心、天津醫科大學等20餘(yu) 名專(zhuan) 家到昌都進行結對幫扶、義(yi) 診、查房和專(zhuan) 業(ye) 培訓,進一步提升昌都本地醫務人員的醫療管理水平和專(zhuan) 業(ye) 技能。
三十年風雨兼程,千百人前赴後繼。站在新的起點上,廣大天津援藏幹部人才將繼續勇擔初心使命、矢誌艱苦奮鬥,用奮鬥和實績描繪壯美畫卷,為(wei) 推動昌都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