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活力西藏|雪域高原長出“金果果”

發布時間: 2024-08-02 14:52:00 來源: 人民網-西藏頻道

  夏日的西藏,晨風微涼。拉薩機場高速旁的青稞、玉米、小黑麥與(yu) 遠處的碧水藍天連成了一幅充滿希望的綠色畫卷。

  這裏是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xiang) 。曲水,藏語古稱“吉麥”,意為(wei) “河流交匯之邦”,是雅魯藏布江、拉薩河、曲甫河的交匯處,水網密布、土地肥沃,適合農(nong) 作物生長。


圖為(wei) 曲水縣才納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區。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走進才納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區,溫室大棚鱗次櫛比,棚內(nei) 果蔬飄香。在草莓采摘區,香甜的果味撲鼻而來,一顆顆鮮紅、嬌豔欲滴的草莓藏在層層疊疊的藤蔓之下。產(chan) 業(ye) 工人正在采摘、包裝草莓,準備發往拉薩、山南的大型商超。除此之外還有車厘子、聖女果、芫根等可供市民遊客深入園區體(ti) 驗農(nong) 場采摘的樂(le) 趣。


圖為(wei) 才納園區工作人員在草莓采摘區采摘草莓。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但在過去,當地村民種植的主要農(nong) 作物隻有青稞。“土地再肥,晝夜溫差大,那些對溫度需求高的植物也沒辦法養(yang) 活啊!”村民央金卓瑪回憶道。

  為(wei) 改善農(nong) 作物的生長環境,提高對溫度、濕度的精準控製,才納鄉(xiang) 依托政府支持、江蘇泰州援藏專(zhuan) 項資金,建成了單體(ti) 1畝(mu) 的溫室72棟,單體(ti) 3畝(mu) 的溫室60棟,智能連棟玻璃溫室137畝(mu) 。至此,草莓、火龍果、番茄、車厘子等多種水果便在才納紮了根,結了果;紅掌、蘭(lan) 草、繡球、多肉等多種花卉也在這安了家,開了花。


圖為(wei) 智能連棟玻璃溫室內(nei) 盛開的紅掌。人民網記者次仁羅布 攝

  園區先後還與(yu) 河南農(nong) 業(ye) 大學、自治區中科院拉薩地理科學與(yu) 區域發展研究院、中科院拉薩農(nong) 業(ye) 生態試驗站、拉薩市高原生物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以創新引領的方式帶動高原農(nong)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


圖為(wei) 螺旋式管道無土栽培。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據了解,早在2021年,河南農(nong) 業(ye) 大學便依托曲水縣才納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區,全麵開始了科技援藏工作。2023年3月,河南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楊建平帶領7位專(zhuan) 家團隊,把該大學的成果穩步推廣到西藏,總示範麵積200餘(yu) 畝(mu) ,包括小黑麥、鮮食玉米、油菜、彩粒小麥。

  西藏獨特光照資源和溫度條件,為(wei) 農(nong) 作物特別是玉米提供了高產(chan) 條件。楊建平驕傲地告訴記者,“今年,我們(men) 的玉米種植技術推廣到了山南,目前長勢良好。”

  “以前種出來的玉米口感不佳,大家也沒有食用玉米的習(xi) 慣,直到試驗田裏長出了又大又甜的鮮食玉米,我們(men) 才知道這片土地也可以結出‘金果果’。”曲水縣才納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區的工作人員普布旦增感慨道,不僅(jin) 如此,試驗田裏的玉米杆也能作為(wei) 牲畜的飼料,極大地解決(jue) 了群眾(zhong) 飼養(yang) 牲畜的口糧問題。

  近年來,才納國家級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區在多年的運維摸索中,逐步實現了一、二、三產(chan) 業(ye) 的融合發展,狠抓農(nong) 業(ye) 現代化,助力當地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目前,園區已建成3000畝(mu) 綜合體(ti) 驗區,集融合田園休閑、花海觀光、藏藥康養(yang) 、科譜教育、文化體(ti) 驗等於(yu) 一體(ti) ,才納正闊步走向農(nong) 旅結合發展的快車道。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